圩日,承载着多少人的记忆和乡愁。


小时候,总是看着父母掰着手指头算,今天又是某某圩日,然后把珍藏的花生大米等担上,邀人去赶圩。有时候,听赶圩回来的人说,某某圩能多卖几毛钱,更不惜多走几十里路。

圩日,承载着多少人的记忆和乡愁。

那时候,村里还没有通路通车,去赶圩都是要走山路,最近的圩离我家也有十几里路。如果有要出售的东西,父母把它装在箩筐里,挑起去赶圩,如果有要购买的东西,则会扛上一根扁担,扁担的一头用绳子捆两个编织袋,以备不时之需。我记得那时候我父母从圩上买回来最多的东西就是鸡鸭苗、小猪仔和化肥农药等。当然,也会给我和弟弟带回来一些吃的,特别是一串串的糍粑,上面洒了芝麻,特别好吃,让我记忆尤深。所以,每当父母去赶圩,我就跟弟弟期盼着他们能早点回来。

圩日,承载着多少人的记忆和乡愁。

当然,有时候赶圩,父母也会带上我跟我弟弟,每人坐在一个箩筐里,由父母轮流担着,那时,内心是欢喜的,就知道圩上有很多好吃的,还有很多人。回来还跟小伙伴们吹嘘一遍,看着他们期盼的眼光,内心很是得意。

圩日,承载着多少人的记忆和乡愁。

如今,再去赶圩,已找不到当初的感觉,虽然仍旧是人山人海,但内心少了一份期待,少了一份驻足,圩上的东西也不再那么乡土,琳琅满目的商品与超市无异,走马观花,开着车往摊位一停,看需要的直接买走,目的简单而明确,曾经的那份记忆和乡愁或许仅留在记忆中了吧。

圩日,承载着多少人的记忆和乡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