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紅燈籠高高掛:管窺舊俗新年所蘊含的精粹文化元素〔下〕

大紅燈籠高高掛:管窺舊俗新年所蘊含的精粹文化元素

——謹以此文獻給所有不忘先制舊俗的龍之傳人

Ⅱ. 舊例除夕諸習俗背後所蘊藏的深層文化內涵

舊例年除了上述的10大通行的習俗外,各地還有不少獨具地方特色的區域性年俗,但限於篇幅我們不能一一引述。況且,有的年俗隨著時代的發展已經成了被淘汰的落後元素,譬如「試年庚」,——古時許多地方有在除夕夜聚賭的習俗,所謂的「試年庚」意謂在大年夜博彩可以預測新一年的運程,宋‖陸游《歲首書事》雲:"呼盧院落譁新歲"自注曰:"鄉俗歲夕聚博,謂之試年庚"。[17]——諸如此類的「負能量」習俗如今是不宜提倡更不宣揚的,以此,關於舊例新年的習俗我們就此「點到為止」,不作更多的贅述。

大紅燈籠高高掛:管窺舊俗新年所蘊含的精粹文化元素〔下〕

1

舊例除夕諸習俗最初的的主題文化元素其實只有一個字:火

在上文,我們簡略地介紹了舊俗年的一些習俗和「講究」,那麼,那些一直流傳至今的舊習俗與老講究具體都有著哪些深刻的文化內涵包孕其中呢?也就是說,那些早已亡其思想內核至今只是徒存形式的習俗或講究,其最初的文化元素或者說深層寓意到底是什麼?

事實上,在前文所述及的10大新年習俗中,除了「除歲」與「饋歲」這兩個年俗外,其它舊例無一不與「火」有著密切的關係:祭祀燃燭上香,年夜飯的明火火鍋,燒松盆、「焚歲火」,長明燈等等直接與火有關聯的習俗自不消說,這是「明火」;就是「貼年紅」、「壓歲紅」、「滿地紅」,——燃放連響炮仗之後灑落滿地的大紅紙屑——以及大紅燈籠,甚至就是舊時大姑娘、小媳婦那清一色的大紅色調的新衣裳,等等,舉凡新年的一切紅色基調的文化元素,其實也都只有一個徵象,那就是火——不過,這種「火」都是「寓火」,而非真火。

大紅燈籠高高掛:管窺舊俗新年所蘊含的精粹文化元素〔下〕

在這裡,需要特別提及的是舊時家家戶戶大門口那一對大紅燈籠,這是舊俗年無論如何不可省略的一道程序。舊時,往往夜幕尚未降臨,許多人家就急不可耐地將燃上燈燭的大紅燈籠高高掛起,有時到夜半時分還要添油或換燭呢。大紅燈籠是「滿堂紅」,與燃放爆竹後的「滿地紅」交相映襯,可以製造出一種上上下下、紅紅火火的新年效果來。大紅燈籠之所以是一對,除了講究對稱性的形式美之外,另一個含義是取兩火為炎之意。炎字的甲骨文與今文並無大異,也是雙火成炎,謂火熾盛義。

通過上面的簡略分析,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舊俗年特別崇尚的是「火」,「火」可以說是農曆新年最核心的主題元素,「火」不但成了類宗教式的偶像物,受到歷代人的崇拜,而且火還要多、要旺,最好是各處都演繹成「雙火成炎」之勢,——譬如,凡是燃點蠟燭,幾乎都是成雙成對的,少有單燭獨火的情景。

那麼,古代中國人為何如此鍾情於「火」,為何要將一個重要節日渲染成全國上下一片火紅的盛大場景來?一個常識是,智慧的古人不可能僅僅只是出於圖個吉利、添點年味,或為了討個好年彩而憑空「創造」出上述那一系列的「火紅」新年元素來。換言之,民族節日往往是民族文化的高度濃縮,任何節日習俗都有著其特定的歷史源起與文化背景,尤其是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中國的傳統節日!尤其是幾乎凝聚了整部中國宏大歷史的農曆新年這個特別的節日!

如是,一個疑慮是,如此多的火到底有著怎樣深刻的寓意呢?它試圖要將何種重要的文化元素融合進新年這個特定的節日呢?帶著這個疑惑,我們接下來便對這種「紅火」新年的內涵性文化元素作一個嘗試性的剖析。

2

焚東木以旺黃土:陰陽五行論如是說

歷史是週期性的流轉輪替,古人對此謂之曰:風水輪流轉。這其實就是現代人所熟知的歷史週期律。東學在18世紀之前曾經是世界唯一的主流文化統,一個為現代人所完全陌生的歷史「長鏡頭」是,那時的乾坤是方方正正的,東學西漸是那個時代的主題。鄭和下西洋所帶去的中國文明一度令整個西方世界震撼不已。然而,三百年河東,三百年河西,現在的傳統文化是今非昔比,在西學崛起之後,它更多地被視作為東方世界的「封建糟粕」而遭到冷落。不過,古老中國高維文化統的諸多理念或理論都是現代科學既無法證偽也無法解釋的「絕學」,它的科學內核並不因為東學暫時的式微而有所泯失,不信,我們就來看看上述關於舊俗新年「一片火」的真實寓意,相信它足以徹底顛覆你的認知力和想象力:

我們知道,中國人居於「日出之地」,日出之地五方為東,五行為木,五季屬春。這是常識,隨便一箇中國人都懂,不過,你可能不太注意的是,中國人是黃種人,黃種人五方居中,五行屬土,是為土德人。《尚書·洪範》曰:"土爰稼穡﹝指農耕﹞",也就是說,土德人——黃種人在陰陽五行理論看來更適合於從事農業生產,換句話說,一切與土有關的正業都是黃種人的優勢行業,這也是為什麼古代中國曆朝歷代的統治者都重農抑商的真正原因所在。然而,一個詭異的歷史現象是,黃種人並不居於更適合自身繁衍生息的「中央之土」,而是選擇了東方的甲乙木之地為世居地。如此,按照五行生剋律的邏輯,東木與黃土相剋,——所謂相剋,隋‖肖吉《五行大義·論相剋》雲:"克者,制罰為義,以其力強能制弱,故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 東土之地或不利於黃種人的長遠發展,也就是說,東方甲乙木之地對土德人來說是一種相剋地,於黃種人、於黃種人的主業都極為不利。

大紅燈籠高高掛:管窺舊俗新年所蘊含的精粹文化元素〔下〕

那麼,這將如何是好?如何讓炎黃子孫得已在東方這塊神奇的土地上世代長盛不衰地繁衍發展下去?古老的中國人極具智慧,這點「小事」卻也難不倒他們。諳熟五行生剋律的先人們,採用了一種"火焚木以生土"的平抑法來加以破解之,即利用除夕這個舊年新歲流轉交替的特殊夜晚,藉助過年這個民族性的重大節日,在黃種人族群的聚居地裡來一場全境域的、規模極其宏大的「篝火晚宴」,以熊熊烈火焚燼東木的寓意來取象「旺火焚東木以生黃土」這樣一個深刻的文化內涵。這就是舊俗除夕夜守歲——「焚歲火」、「守歲火」以及長明燈等「火」習俗最初的源起和最直接的動因,儘管這僅僅只是一種象徵性的儀式。而後,這種理念或寓意逐漸波及到每一個農曆新年的儀式上,最後演變成了後來的以「大紅大火」為核心內容的新年主基調。

言及於此,可能依然還是有許多人不能理解「焚木生土」這個儀式之於黃種人的特殊意義,我們或可以通過更深入一點的分析,來理解古人對破除五行相剋地的大智慧。

大紅燈籠高高掛:管窺舊俗新年所蘊含的精粹文化元素〔下〕

運用五行相生相剋的一般原理,第一步,先假金以克木,——舊時「焚歲」之木柴多取原木先用鋸子進行截段,後用斧子劈成柴塊,這便是取金克木之寓意;第二步,借火焚木以生土,即土賴火生,火生或火旺就意味著土生和土旺,而生火者木也,木焚則火生。以是故,為了達到土生和土旺這一根本目的,用重火焚旺木便成了唯一的可行路徑。當然,這裡面的玄機還遠不止於此,焚木以生土、旺土還是相對淺層次的寓意,一個更深層的含義是,在借火焚木的同時,復假火以克金。我們知道,火能生土、亦能克金,只是,黃種人為何在焚木旺土的同時還要克金?金,五方主西,五季為秋,主斂聚與收穫,為了防範或克除西金收割東土的「麥子」,那麼,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借火以克金,火旺則金克。當然,火旺同時意味著土旺,土旺則「土多金埋」。五行理論認為,金賴土生,——離開中土,西金什麼也不是——但土多則金埋,即土極旺時金便自然而然地被沉埋於盛土之中。認識到這一點,我們才能更深刻地認識到古老的五行絕學的精妙所在:一個「火」,即能旺土又可克金,在這個意義上說,居於東木之地的黃種人比世界上任何其他民族都更需要一把熊熊烈火。所以,火對黃種人來說甚至是不可或缺的一個生存元素。

此外,木雖能克土,但土重則木折。在這個層面上說,土只能強不能弱,——土弱逢木,必為傾陷——只能旺不能衰。那麼,土如何才能極強、極旺呢?木能生火,但火多則木焚,而土賴火生,盛火焚重木則必將生土、肥土與旺土。土旺復又得水,水多木漂,得水不但利於克木而且能夠疏通百事、潤澤萬物。還有,水多潤澤以生木,而土旺亦複利於木盛,木愈盛則火愈烈,木盛火烈復又更利於生土、肥土和旺土,如此循環往復、生生不息,則黃種人將世代以世之主人屹立於東方而不倒,四面臣服、四方歸附,正如《三命通會》所云:"惟土主信,重厚寬博,無所不容,以之水則水附之而行,以之木則木託之而生,金不得土則無自出,火不得土則無自歸,必損實以為通,致虛以為明,故五行皆賴土也。土旺,則中央之土是核心,金、木、水、火皆歸附之,而土弱,則眾皆相輕。"

3

五行學說到底是「封建糟粕」還是中國古人的高維絕學?

那麼,五行學說到底是「封建糟粕」還是中國古人具有科學理性精神的思想成就呢?換言之,上述的五行相生相剋說有沒有一定的現實可信度?今年是庚子年,傳言中的一個似乎並不怎麼吉利的年份。該言論的持有者所依據的是前幾個庚子年都是「是非年」,譬如,公元1840年為庚子年,這一年爆發了第一次鴉片戰爭;1900年也是庚子年,這一年,是老少鹹知的「庚子國難」年:八國聯軍侵入北京;1960年還是庚子年,這一年,美國醞釀了一場聲勢浩大的侵越戰爭,——越南人與中國人同宗同源,都是黃種人,——儘管全面侵略戰的發動延遲了一年,但肯尼迪在當選總統之後的1960底年就已經開始醞釀這場大規模的侵略戰。當然,1960年的中國還是一個令人談之色變的饑荒年,……因為史上的種種巧合,所有,有人便說,每當六十甲子輪迴到庚子這一年,很可能就是天下自然災害的多發年,大規模的突發事件或也更為頻繁。這還有《地母經·庚子年》的預言詩可以佐證哪——

詩曰:

太歲庚子年,人民多暴卒。

春夏水淹流,秋冬頻飢渴。

高田猶及半,晚稻無可割。

秦淮足流蕩,吳楚多劫奪。

桑葉須後賤,蠶娘情不悅。

見蠶不見絲,徒勞用心切。

卜曰:

鼠耗出頭年,高低多偏頗。

更看三冬裡,山頭起墓田。

大紅燈籠高高掛:管窺舊俗新年所蘊含的精粹文化元素〔下〕

不過,所謂的庚子多難說未必就是實情,史上的庚子年無以計數,卻也未見得都是多災多難的年份。在筆者看來,一個更貼近史實的情形是,正如前面所引述的《三命通會》的「土德核心論」:"土旺,則中央之土是核心,金、木、水、火皆歸附之,而土弱,則眾皆相輕。"近代中國在滿清政府的統治下積貧積弱,因為「土弱」至極,所以,四鄰才敢「眾皆相輕」、相繼以武力欺凌中土。

基於這種認識,我們認為,不惟是庚子年,對中國人來說,所有的年份都儘可能地多講究一些舊例年的老習俗是為一種更好的選擇。不管你對前人的智慧是信還是不信,作為「黃皮膚」的一員,更透徹地理解「火能生土」這個五行論的核心思想,對你個人也好,對整個黃種人族群也好,都將有莫大的好處。所以,將舊例新年的這一把「火」燒旺、燒足,即給除夕增添濃濃的喜慶氣氛,又能燒紅、燒旺來年的整個「土運」,何樂而不為呢!

當然,現在即使家在農村也已經不能隨便砍伐樹木來「焚歲」了,那是一種對森林植被的破壞,是不宜提倡的。個人的建議是,「寧可信其有」者大可用盛大的燭光夜宴來取代守歲和焚歲,特別是家中農村房屋寬敞的。燭光也是明火,四門八戶遍燃燭光也算是一種獨具浪漫情調的「紅火新年」。除了明火之燭,在不禁放炮仗的地區,最好也開心地放它幾個。爆竹最初的象徵是春雷滾滾,閃電起、雷聲作意味著春天來臨、大地開始鬆動,即所謂的鬆土,鬆土正是春耕的前奏。所以,一個小小的爆竹往往也是寓意深刻,而且還有著多元的含義在其中。

當然,另外還有更重要的「一把火」就是大紅燈籠高高掛,能用明燭之火更佳,不能用燭火用燈泡取代也未嘗不可,只是不要省略了這道程序為宜。

大紅燈籠高高掛:管窺舊俗新年所蘊含的精粹文化元素〔下〕

【結語】:

「又是一年將盡時」,在這個舉國同慶的歡樂節日裡,如果我們秉持著「寧可信其,不可信其無」的看法,那麼,這或許與跳大神、驅邪捉鬼、抽籤占卦等等「迷信」活動有所不同的舊例新年習俗,我們應該加以繼承、發揚和光大,讓通紅的「歲火」燃遍整個東土,這不但是每一個炎黃子孫個人的事情,在更寬泛的意義上說,它也是整個「黃皮膚」共同的使命所在:旺土、強土以使中土成為世界的核心和世人最終的歸附之地!

【後記】

我們在前文說過,大宋朝亡國之後許多流傳了數千年之久的舊例先俗所蘊藏的文化內涵基本上都隨之而湮滅了。而一些更為古老的習俗其內裡的文化寓意甚至早在春秋時代就已經失傳了,也正因為如此,《詩》、《書》、《禮記》等古籍也不見有相關的記載。所以,本文關於舊例新年習俗所蘊含的深刻文化元素的粗淺分析,純屬個人的主觀見解,沒有可考的文獻資料可以佐證之,它代表的僅只是個人的一孔之見,不信者之原也不足為信。此外,本文作為「拋磚」之言,我們真正期望的是,希望能夠引出陰陽五行絕學之大家來對此做一個更為詳盡精妙的詮釋。

————————————————————————————————

參考文獻

[1] [2] [3] [5] [6] [8] [9] [11] [15]參見百度百科·《除夕》

[4] [7] [10] [12] [13] 參見百度百科·除夕·TA說《千年瓣的年味兒:宋代人過除夕的十四種"姿勢",比現在熱鬧多了》作者:浩然文史

[16]轉引自地藏論壇網的網文《印修偈語》

PAGE

1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