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歷史複習備考策略,看到你就賺到了!家長們快收藏

高考複習之路,這短暫的一段時間,可能是大多數人人生中最為博學的時刻,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解的了數學,算的了物理,背的了古文,說的了英語。

高三歷史複習備考策略,看到你就賺到了!家長們快收藏

進入高三,對於歷史等文科而言,如何在已有知識基礎上迅速完善提升自己的考試能力成為首要任務。那麼,高三歷史在這僅剩的140多天內要怎麼複習呢?下面和師兄一起來看看吧!

夯實基礎,構建體系

構建屬於自己的知識框架

首先樹立通史為本的意識,以時間為歷史基本框架,以國別、政治經濟文化、現代化史觀、文明史觀為輔助,構建清晰和等級化了的知識體系。如魏晉南北朝,高考考試範圍所聯繫的一定出不了孝文帝改革、南方經濟開始發展、九品中正制、民族融合這四大角度,再輔佐以政治經濟文化的識別,無論所給材料如何變換,學生都基本能夠完成所需知識的清晰定位。具體的實現形式上,學生可以以時間為主線,將時段內所有知識點排布一遍,也可以送到老師處加以指導完善,儘量背誦識記,掌握基礎知識。

重點知識突破

高考雖然沒有必然規律,但總有一些蛛絲馬跡可尋,如當年的週年大事、重要領導人的講話、前些年高考沒有考的重要考點都應該是我們準備的重點。如2020年高考恰逢哪些整數年的歷史事件紀念,這些事件需要特別準備。此類重點準備五六個,可以幫助你自己對知識進行有效整理。

高三歷史備考複習方法

高三歷史複習備考策略,看到你就賺到了!家長們快收藏

第一輪複習

第一輪的複習目標是要重視基礎知識,突出主幹知識。這一階段的核心是“迴歸教材”。要全面閱讀教材,查漏補缺,徹底掃除知識結構中理解上的障礙。在這一基礎上,對知識進行梳理和歸納,使知識系統化。同時配以單元訓練,提高應用能力。

第一階段的複習應強化對歷史教材熟讀,並牢記其中的重點內容。理解是增強記憶的秘訣。反覆琢磨,是加深記憶的好辦法。

第二輪複習

第二輪複習要明確重點、難點。深刻理解每一個知識結構及其知識點中的重點,突破難點,把握知識結構內部之間的聯繫。同時進行解題訓練,提高應戰能力。在掌握住基礎知識的前提下,為了提高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必要進行關於知識的整合、遷移和運用的訓練。

關於知識的整合和遷移的方式,大體上有以下幾個方面:

總結重要的歷史專題

例如

(1)中國古代政治軍事史: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發展,中國古代選官制度,中國古代賦稅制度,重要兵制,重大戰事。

(2)中國古代經濟史:古代生產技術的進步,江南經濟開發,商品經濟的發展,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貨幣發展。

(3)中國古代文化史:中國古代科技史,中國古代思想史(儒家思想發展史),科舉制度發展史,文學藝術發展史,政治經濟背景對文化發展的影響。

將教材上的知識依據一些專題重新組織起來,最好不要做成流水賬的樣子,高考不會出那樣低水平的問題,應該根據歷史發展的內在特點,找到發展的重大階段和規律性的東西。

可以把中國近現代史分為屈辱史、抗爭史、探索史,世界近現代史部分分為資本主義產生髮展、國際關係、國際共產主義史等專題。

高三歷史複習備考策略,看到你就賺到了!家長們快收藏

把握歷史發展的階段特徵

在歷史發展過程中,會呈現出明顯的階段性來,這些階段性呈現給我們一個一個重要的歷史橫斷面,這些橫斷面既是我們認識歷史重要依據,相應的也就會成為考查我們歷史知識和對歷史現象認識的重要切入點。

這一階段的複習主要是要求我們正確的劃分歷史階段,然後根據中國古代史、中國近代現代史、世界近代現代史的不同特點來確定應該從哪幾個領域分析其特徵。

中國古代史通常包括政治、經濟、民族關係、對外關係、文化五個方面。中國近代現代史的近代史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前)可以從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中國社會政治經濟的變化、中國人民的救國和革命鬥爭三個方面來分析;建國以後部分主要從政治、經濟等方面分析。世界近代現代史部分主要是三條線索:資本主義發展史、殖民地問題和民族解放運動、社會主義運動;而其中的資本主義發展史涵蓋了世界近現代史的大部分內容,在每一個階段,可以根據情況涉及政治、經濟、國際關係、科技文化幾個方面。

把握熱點與歷史知識的有機聯繫

一方面要聯繫時政熱點,以史鑑今,史為今用,以歷史知識、觀點為基礎,使熱點和歷史知識之間做到有機的聯繫;另一方面應針對題型變化、能力要求提高的趨勢,在具備掌握歷史知識的基礎上,加強能力的培養和訓練,通過剪報、閱讀、摘記、寫概要等方法擴大知識面,拓寬視野,開闊思路,提高文字表述能力。

第三輪複習

進入第三輪複習,也就是傳統意義上的衝刺階段複習。這一階段的複習過程中,應合理地分配時間和精力,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具體到歷史科的複習就應該:

抓牢基礎知識,將“該拿的分”都拿到

每年都會有一些考生在考完後為丟了“應該拿的分”而捶胸頓足。這些應得分題,依據考生的實際水平,完全有可能答對,但若考生對其中的基礎性知識識記欠準確,也極有可能丟分。因此,衝刺階段仍然應該以基礎知識為主,多做一些背誦和基本概念、基本定義方面的梳理工作,將掌握得不是很準確的內容記準記牢。
有針對性、計劃性做練習題,講究實效

要在老師指導下,針對教材的重點,易考的熱點,自己的薄弱點,加強針對性訓練,做到缺什麼補什麼。側重對選擇題的訓練,因其不用書寫,可以在短時間內做相對較多的試題;選擇題是分數最大的題型,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其他類型的試題,則需要有選擇地做一部分。為了節省時間,簡答題只要寫上三言兩語的要點。回答題可只寫審題角度,歷史小論文也要練習,但寫上四五篇即可,不必用過多精力。

完整地做幾套近幾年的歷史高考題

“熱身賽”對考生很有幫助,一方面,能夠幫助大家進一步掌握答題思路和技巧;另一方面,也有助於考生熟練把握答題節奏。此外,考生還可以通過實戰積累心理調適的經驗。遇到不會做的題怎麼辦、遇到模稜兩可難以選擇的題怎麼辦、怎樣化解緊張情緒等。

但瞭解了這些複習方法還不夠,對於高三的考生來說,由於時間緊任務重,更需要系統、成體系的複習指導,這樣對考生的複習才會事半功倍。

高三歷史複習備考策略,看到你就賺到了!家長們快收藏

課程特邀北師大實驗中學孫玲玲老師精心打造,課程結合新課標和高考考綱的要求,在落實知識的基礎上,準確把握高考命題趨,為繁重的高三考生提供高效、系統的複習指導

孫玲玲

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高級教師,北京市中學理事學科骨幹教師。

著有多部學術著作,有多篇論文公開發表並獲得北京市一等獎。

課程分為三輪複習,共150講

第一輪為通史複習(1-94講)

重在梳理、落實考綱中的主幹知識,強化時空定位、重點概念和階段特徵,為繁雜的一輪複習提供全面、細緻的複習準備。

第二輪為專題複習(95-140講)

重在打通中外,力求中外關聯、貫通古今以求鞏固基礎、深挖考綱,建立知識、認知和能力三位一體的專題知識體系,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能力。

第三輪為熱點複習(141-150講)

緊抓時政熱點和長效熱點,用歷史知識和歷史視角分析、解讀熱點,使每一位高三考生學生能準確把握和梳理高考的重點熱點和學生的薄弱點,提高複習效率。


全面、系統的高三歷史複習計劃

超實用的複習方法

分析高考長效熱點,準確把握高考動向

提高應試水平和歷史學科綜合能力

歷史80分不是夢

高三歷史複習備考策略,看到你就賺到了!家長們快收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