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迷坐不住了!金庸年少時生活的地方,原來這麼美!馬上去!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金庸說,這就是他的青春。但對於中國老中青三代人來說,這又何嘗不是自己的青春呢?

許多人的青春都是看金庸的小說過來的,大俠仙逝,不管你是不是金庸迷,青春都會多多少少留下金庸的記憶,小說、改編的電視劇,但是對金庸這個人你又瞭解多少呢?現實中的金庸是否跟書中一樣是一個快意恩仇的人呢?

正所謂瞭解一個人就要先看一下他的家鄉,他的成長環境。小編也是偶然機會來到了金庸曾經住過的地方,美呆了!

金庸迷坐不住了!金庸年少時生活的地方,原來這麼美!馬上去!

提到金庸的文學作品,很少有人知道,他一生最早公開面世的作品是《一事能狂便少年》。那時受戰亂影響,金庸在衢州市石樑鎮輾轉求學生活,讀高二時他用老師給他取的筆名“查理”發表了這篇文章。

金庸迷坐不住了!金庸年少時生活的地方,原來這麼美!馬上去!

雖然在衢州中學不到兩年,金庸始終記得這塊少年時代求學、生活過的地方。他曾說:“我許多創作靈感來自衢州。”在《碧血劍》中,他數次提到衢州石樑,即衢州一中當年的搬遷之地。2004年10月,他首次回訪母校題下感人的28字:“溫雅豪邁衢州人,同學少年若兄弟。六十年中常入夢,石樑靜巖夜夜心。”

金庸迷坐不住了!金庸年少時生活的地方,原來這麼美!馬上去!

衢州是個很特別的地方,南接福建南平,西連江西上饒、景德鎮,北鄰安徽黃山,東與省內金華、麗水、杭州三市相交。北宋時期,衢州在經濟文化領域達到了空前繁榮,科考進士人數僅次於常州,排名江浙16府第二。難怪金庸能在這片土地上汲取知識,創造自己的文學江湖。

在石樑,有一條母親河——石樑溪。

金庸迷坐不住了!金庸年少時生活的地方,原來這麼美!馬上去!

“山石嶙峋,峭壁巨梁,突兀而出。一條小溪自山間蜿蜒經過,清澈的山泉匯聚成河,水勢漸行漸急,奔向遠方。河邊一條古道,一色的青石板鋪成,沿著起伏的山岡迤邐而行,消失在白雲飄蕩的峰巒之中。”這是金庸筆下的石樑溪。

金庸迷坐不住了!金庸年少時生活的地方,原來這麼美!馬上去!

石樑溪是衢江的一級支流,起源於柯城區七里鄉楊梅塢。多少年來,石樑溪奔湧不息,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石樑人。然而,早年間由於養殖廢水、企業汙水的恣意排放,導致了石樑溪水質發黑發臭。

好在經過五水共治,曾經的涓涓清流重現。如今的石樑溪清澈見底,可謂一堰一景。

金庸迷坐不住了!金庸年少時生活的地方,原來這麼美!馬上去!

沿著石樑溪走走,眼前的溪水碧綠柔婉,在金色陽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清澈透明,幾乎能看清水底下的世界。溪邊樹木蔥鬱,芳草萋萋,儼然一個清靜的世外桃源。

金庸迷坐不住了!金庸年少時生活的地方,原來這麼美!馬上去!

石樑溪沿線共有大大小小的堰壩34座,一個個堰壩風格迥異,美得震撼人心。堰壩之上,一片水波不驚,微風拂過,將水面吹皺,打破了片刻的寧靜;堰壩之下,水珠串成的水簾順流而下。遠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口號,讓人深思。

金庸迷坐不住了!金庸年少時生活的地方,原來這麼美!馬上去!

盛夏時分,常能看到當地人在溪邊洗涮,清涼的河水把暑氣都沖走了。在他們看來,這是他們賴以生存的母親河。潺潺水聲中,他們怡然自得。

金庸迷坐不住了!金庸年少時生活的地方,原來這麼美!馬上去!

這一刻的石樑溪,褪去了著名景點或者水體治理的名號,只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

幾十個堰壩中,有幾個極美。地處麻蓬和靜巖村角接處的海龍堰,清澈的河水沿著用卵石鋪砌而成的壩體奔湧而下,激起層層白色水花,宛如覆了一層雪在其上,唯美亮麗。

金庸迷坐不住了!金庸年少時生活的地方,原來這麼美!馬上去!

要我說,最美的當屬這座位於靜巖村段的司馬堰。

比起海龍堰的規整,司馬堰則多了幾分野趣。堰壩整體採用了上下疊巖的造型,第一眼看上去的感覺就像是蘇州的古典園林。合著靜巖村這樣的名字,讓人無限遐想。

金庸迷坐不住了!金庸年少時生活的地方,原來這麼美!馬上去!

河水沿著錯落有致的巖塊順流而下,形成多級錯落疊水,遠看就像一個個小瀑布似的。仔細傾聽,嘩嘩的水聲不絕於耳,宛如一曲天籟。

抬頭看看四周,青山蒼翠,綠意盎然。再加上白色水花與黑色岩石,好一幅青山綠水的風景畫。

金庸迷坐不住了!金庸年少時生活的地方,原來這麼美!馬上去!

看過石樑溪,我好像讀懂了金庸。正是這樣的錦繡山水,才能孕育出他筆下的那個壯麗世界。斯人已逝,也許我們只有通過他曾經生活、存在過的痕跡追尋一二了。

金庸迷坐不住了!金庸年少時生活的地方,原來這麼美!馬上去!

作為金庸迷,這樣一個山水如畫的美景地,你是不是打算有機會也去一次呢?保證你不虛此行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