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特殊假期裡,新媒體人集體懷念“咪蒙”

“咪蒙”“離開”微信大號界一年多了,

新媒體人時不時會“想起”它。

獨一無二的行文風格,

驚世駭俗的價值觀點,

無可撼動的“江湖”地位,

令無數寫字人不能望其項背!


在清明這一特殊假期裡,

新媒體人更是無限緬懷,

這個曾經叱吒新媒體界的“大號”!


任何一個新媒體人(編輯、文案、運營)

都或多或少聽過這樣的工作指示:

讓你寫個10萬+怎麼就這麼難?

看看曾經咪蒙是怎麼做的?

你們怎麼一點都沒學來?

也聽過很多這樣的奇思妙想:

我們今年先定個小目標:1個億,

很容易就完成的。


從這些話中,我們可以聽出幾層意思:

咪蒙寫文是有套路的,且可學

大部分人都學得會

成功是很容易的

一年賺1個億很容易

隨口一說就能實現

老闆什麼都可以不做

不用做戰略規劃、決策指導

更不用去研究用戶心理和預期

只要員工學一學咪蒙,粉絲自然而然就來了

錢自然而然就到賬戶上了。


雷軍先生在新產品上線時,會親自參與內側

直到最完美的那一版上線

各位老闆們,都不學一學麼?


我有一個朋友,

工作時被老闆多次要求以“咪蒙”作為榜樣,

苦新媒體工作久已,

相信很多新媒體人跟她一樣。

我覺得,當這些老闆們提起“咪蒙”時,

不是真心把“它”作為標杆式存在,

只是想提醒員工

“你看,我知道咪蒙,我有多牛逼!”

儘管過去這麼久,新媒體世界日新月異,

可咪蒙老師的地位在新媒體人心中,

仍是“神”一般的存在。

賦詩一首

如果,

你是新媒部負責人,

不要張口閉口,用“咪蒙”式數據要求下屬。

真的,一點都不NB,很油膩,

保持愚蠢,你隨時有可能被超越

如果,

你是新媒體員工一枚,

不要被部門負責人用“咪蒙”迷失心智

這恰巧證明,ta可能並不懂新媒體

保持理性,你隨時有可能超越ta

如果,

你是老闆,誓以咪蒙為榜樣

那就,你說了算

你說什麼都對~


我朋友工作幾年,雖然經歷了不同的公司,但都屬於新媒體大行業範圍。經常會向我吐槽:公司要求我們,要以咪蒙為標杆,做一個公眾號就能養活一個公司!工作很難開展~


新媒體(主流的:雙微一抖)無非有兩種性質,企業自媒體和媒體號。


用新媒體的方式為企業做自家媒體,是為公司的品牌及業務轉化服務的,這樣的號目的性較強,尤其是對於一些小公司來說。


有些公司業務做得很好,但是企業自媒體賬號運營得較差,這樣其實關係不大,如果想要入局新媒體的話,是很容易做起來的;

有些公司本身業務做得極差,又沒有專業銷售團隊,更不想花錢做推廣,只想著依靠企業自媒體吸引業務,形成銷售轉化,這樣的售賣方式除非自身產品從構想、設計、售賣、售後自成體系,且創新性較強,通過自媒體超強的內容及文案的輸出,實現冷啟動,再通過強有力的社群及私域流量運營,持續引入精準流量,帶動業務運轉,否則很難做。


某些大企業,本身就具備很強的渠道能力,它不依靠自媒體的方式拉業務,這樣的自媒體其實承擔的是品牌維護和用戶服務的目的,也能做得很好;而小企業什麼都沒有,自媒體本身的作用其實很有限,依靠的就是你砸多少錢去做廣告,這是最快的方式!


企業自媒體號,終歸是為企業自身服務的,並不是粉絲越多越好,應該考慮的是粉絲的聚焦,最終是要轉化的,用轉化率作為考核指標最合適。如果1萬粉,0轉化,那完全沒有意義!


媒體號,就是做成大號或者垂直領域的號,打造大v(咪蒙們)或者某個領域的意見領袖(凱叔講故事、武志紅等)。通過做強做大粉絲,從而帶來不菲的廣告收入。這種號,和傳統媒體形成對立。可以說,新媒體的廣告收入,狠狠打擊了傳統媒體的收入佔比。


最早做起來的微信公號大V們,其實都是從傳統媒體或者體制內過來的,他們都有一個特長,擅長寫作。從而在移動互聯網剛起步階段,便躬身入局。現在其微信大號地位很難撼動!比如,十點讀書、視覺志等等!


現在,如果想做個類似的號,想要有這樣的成績,怕是比登天還難;但有些垂直領域的微信號,雖然做得比較晚,成績還是很不錯。這裡有很多影響因素在,我在這裡就不再贅述!


但如果某個人看到“咪蒙們”通過內容名利雙收,就眼紅入局,想靠內容(現在的短視頻也算)賺得杯滿缽滿,最終怕會黯然收場。


一批抱著這種心理的老闆,定時定點丟一些別人有策劃看點、數據滿意的微信文丟在新媒體群裡,言外之意“看吧,做不出這樣的效果來,就不配為新媒體人。”


這實際上說明,這位老闆或部門負責人也不懂,群友們大可不必驚慌,就當做是過眼雲煙吧。如果你能勇敢懟一句:拜託,先讀懂業務,再學“咪蒙”!你才真的值得上一個新媒體人,定會前程似錦!


今天自說自話、碎碎叨寫了這麼多,因為聽朋友嘮叨,最近“咪蒙”這個詞又頻繁出現在工作中,已經產生免疫了!


“咪蒙”老師,

你離開新媒體界這麼久,

新媒體人從不曾忘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