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維權,你為什麼那麼難?

相信大家近日都在各社交媒體上看到一篇名為“《網易裁員,讓保安把身患絕症的我趕出公司。我在網易親身經歷的噩夢!》”的文章,而今天我就想和大家談談,為什麼,勞動維權會如此艱難。

1. 眾人的“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和“落井下石”。

每當有關於勞動糾紛的新聞爆出來的時候,我們絕大多數人都是抱著一種看熱鬧的心態在圍觀,絲毫沒有給當事人一些實際的幫助,反而有時候還會“苦口婆心”的勸當事人:“沒有幾個錢的,人大公司高薪養著一大幫法務,你一個人鬥不贏他們的,即使最後你贏了,但這個過程是漫長的,你在此期間所耗費的精力和金錢遠遠超過你索賠的金額”等等諸如此類的話語,明面上看起來,對方是在勸我們要“量力而行、適可而止”,但仔細推敲起來,說這種話的人,非蠢即壞!且不論勞動維權的過程是否漫長和是否會產生精神和經濟上的損失,單單是這些話,就有可能打消原本要申請勞動維權卻意志不堅定的人。也許對方是真的為我們好,但如果我們人人都抱著一種“鴕鳥心態”,事不關己高高掛起,那如果將來有一天我們自己被“

暴力裁員”的時候,又該怎麼辦?那時候,我們會不會咒罵曾經被我們引以為傲的“大公司”?會不會暗罵前來“安慰”自己的朋友,只知道抱著膀子說風涼話,卻提供不了絲毫幫助?會不會後悔之前他人反映維權艱難的時候,自己沒有奉上一點綿薄之力呢?我想,答案是肯定的吧?

勞動維權,你為什麼那麼難?

我們回想一下以前發生的事情,今年的1月31日,移動零售服務商有贊在其年會上公開宣佈實行“全員996工作制”的時候,沒有人敢公開奮起反抗,大家都“聰明的”選擇了默不作聲,等待“他人為自己出頭”,這種做法,真的很聰明,可是等到了嗎?沒有就連象徵著國家公權力的勞動監察部門介入後,也是草草收場,資本們並沒有受到一絲一毫的影響。

勞動維權,你為什麼那麼難?

同年4月11日,互聯網電商巨頭——阿里巴巴的創始人馬老師在阿里巴巴內部交流活動上公開宣講“996是福報”的時候,大家“不傻了”,學聰明瞭,敢在知乎、脈脈等社交平臺上匿名反抗了,但現實工作中,還是該怎樣就怎樣,依然期望別人來做這個出頭鳥,結果呢?也沒有人站出來公然反抗,資本更加竊喜。

勞動維權,你為什麼那麼難?

直到今年,經濟總體下滑,暴力裁員之聲四起,大家依然沒有人敢公然站出來與資本對抗,也許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理由。但是,事情發展到今日這個地步,資本敢違法、暴力裁員,甚至不想支付一毛錢的賠償金,這些都是我們每個人當初“默不作聲”,做出的“聰明”選擇,可以說,資本們的胃口,是被我們大家一點一點喂大的。

雪崩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面對資本們暴力裁員的時候,沒有一個人是無辜的。

2. 勞動者自身的知識面匱乏,缺少對《勞動法》等相應法規的基本瞭解。

勞動維權,你為什麼那麼難?

大家平時在工作中,除了hr等人力資源部門會較為頻繁的接觸到這些法律法規外,我想我們大部分人平時都不注重這些法律法規,一方面可能是覺得自己不會被裁員,學了之後也用不上,浪費時間;另一方面則是覺得法律條文晦澀難懂,看了也不一定能看懂,故而選擇放棄學習。其實大家這樣想真的是大錯特錯了,《勞動法》不像其他法律條文那樣晦澀難懂,只要認真學習,就可以讀懂,而且大家如果平常不多做一些知識儲備,等到裁員的時候,臨時抱佛,靠百度來的法律法規,又豈能與公司專業的法務相對抗?古人云:“居安思危,未雨綢繆”,只有儘早熟讀相應法律法規,才能在與公司的談判之中不落下風,建議大家在工作之餘,不妨多看一看《勞動法》等相應法律,正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3. 害怕下一家公司會背調,會因自己“曾有過勞動仲裁”而拒絕錄用

勞動維權,你為什麼那麼難?

相信有不少小夥伴在面臨公司裁員的時候,都會聽到hr的這樣一句話:“不讓你拿N+1是為了你好,你想想,你因為此事與公司不歡而散,對簿公堂,你的下一份工作,會錄用一個“和公司作對的人嗎”?”涉世未深或者擔心會影響下一份工作的小夥伴,絕大部分都會被hr的這句話唬住而放棄主張自己的合法權利。孰不知,主動放棄主張自己的合法權利,影響到的不僅是自己,更為後續被裁員的小夥伴主張權利無形中增加了困難,正如文中提到的那樣“嚴選、考拉、郵箱等部門被裁員的小夥伴們都沒有要賠償金,為什麼你一定要呢”?看到了吧,我們大家放棄主張自己的權利,公司非但不會感念我們的退讓,反而會當做“勝利的談資”來繼續“威脅恐嚇”下一位被裁員的小夥伴。我可以毫不猶豫的說,事情發展到今天,大多數資本敢公然違反《勞動法》等相應法規,暴力裁員,不給任何賠償的做法,是我們每個人“忍氣吞聲”換來的結果!可是,當我們退讓之後呢?難道下一份工作就不會有被暴力裁員的風險嗎?我想並不見得吧?那當下一家公司的hr又以類似的說辭來勸我們放棄主張自己的權利的時候,我們又該怎麼辦呢?繼續退讓?繼續放棄自己應有的權利?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勞動法》真的就形同虛設了。

勞動維權,你為什麼那麼難?

最後,借用魯迅先生曾經說過一句話與大家共勉:“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蟲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裡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後如竟沒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倘若有了炬火,出了太陽,我們自然心悅誠服地消失,不但毫無不平,而且還要隨喜讚美這炬火或太陽,因為他照亮了人類,連我都在內。

勞動維權,你為什麼那麼難?

真誠的希望,後續大家在面對資本們暴力裁員的時候,都可以勇敢的對資本們說“”!也希望我們每個人在遇到勞動維權的小夥伴時,能給予更多的幫助和曝光,而不是抱著膀子說風涼話,只有這樣,《勞動法》和勞動行政部門才不會成為“擺設”。

本人是法律專業,在勞動糾紛領域較有經驗,大家如果需要諮詢或者幫助,可以點文章底部的“瞭解更多”聯繫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