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场中,像这样使用迁移思考能力,让你从优秀走向卓越

一、迁移思考的价值

强者都具备极度开放的头脑,能与不同层次的人交流,能把不同领域的观点灵活应用,华为总裁任正非就是一个这样的人。

早在2012年,任正非就提出用物理学中的“熵”概念指导公司经营;在制定组织战略时,又借鉴了战国时期李冰建造都江堰时提出的“深淘滩,低作堰”理念。

任正非在一次内部会议上说:

所谓深淘滩,就是不断地挖掘内部潜力,降低运作成本,为客户提供更有价值的服务;


而低作堰,就是节制自己的贪欲,自己留存的利润低一些,多一些让利给客户,以及善待上游供应商。

任正非的这种迁移思维能力,为华为在进行战略决策时,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考视角。它常常能让华为的决策在前瞻性上快人一步。这也是今年华为在面临巨大挑战时,能迅速祭出备胎计划、鸿蒙系统两张王牌,迅速应对挑战的关键。

在职场中,像这样使用迁移思考能力,让你从优秀走向卓越

我们普通人,同样能用迁移思考能力解决身边的问题。

在公司的一次“区块链”业务交流会上,数据工程师老熊向客户解释区块链的概念。老熊是技术大牛,对业务也很精通,他的介绍逻辑清晰,论证清楚,但客户就是听不懂。

看着越来越尴尬的气氛,坐在一旁的销售经理老王赶忙救场,用了一个生动的故事,让客户对区块链有了一个大体的认知。

要说技术销售经理老王和老熊肯定没法比,但他只用了一个生动的故事,就把生涩的技术讲得让外行也能听得懂,他用的就是迁移思维

无论是华为的任正非,还是销售经理老王,他们思维的特点是,能找出不同事物之间的共同点。他们就好像一个翻译官,能够把两个行业的人难以理解的东西,用自己的话说出来,让煤老板理解华尔街,让华尔街理解程序员,让程序员理解煤老板这就是迁移思考能力带给我们的价值

在职场中,像这样使用迁移思考能力,让你从优秀走向卓越

二、道,是迁移思考的基石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天人相应”,世间万物的所有事情,仿佛都可以用一个“道”字来解释。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是一个包容性非常强的母体,基于一个“道”字,演化出了阴阳,阴阳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最终构成了整个中国文化的基石。

道,是事物的底层逻辑,只有掌握了底层逻辑,才能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穿梭,灵活应用,达到草木竹石皆可为剑的境界。

知识迁移的第一步,是学习不同领域的知识,而更关键的是,在理解不同领域的知识后,找出各领域间面临的相同问题

在很多时候,对某个领域来说是全新的的问题,而在另一个领域可能已经有成熟的解决方案了。只是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划分也越来越细,每个专业创造了很多专业术语,这些术语构成了每个专业间的专业壁垒,所以才会有隔行如隔山的说法。

拿西医与中医来说,西医把人体拆散来看,它几乎把人体所有器官都分为单独的科室,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中医把人体看做一个整体来看,头痛可能医脚,脚痛可能医头。

举这个例子不是为了讨论中西医孰优孰劣,而是为了说明很多时候,专业间的壁垒不是天然的,而是人们自己设置的,既然人们能设置壁垒,那么自然也就能打破壁垒,让知识进行融合,也许能获得意想不到的结果。事实上,近年来医疗行业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在很多医院都开始设置全科医生,尝试开创一种全新的医疗服务模式。

在职场中,像这样使用迁移思考能力,让你从优秀走向卓越

三、如何培养迁移思考能力

  • 1、用批判性思维审视现有的思考

批判性思维是美国学者查德·保罗提出的,它是对思考的再思考。而大多数人的思考,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思考方式。

这种思考方式是受社会、文化,生活等各方面的环境影响,在潜移默化之中形成的。它的特点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

因此,要做到迁移思考,就必须意识到自己现有思维方式的局限性,并努力突破这种局限,建立起新的思考框架,以便从更多的维度理解这个世界

  • 2、建立迁移思考能力的关键

针对知识迁移的学习方法,重点在于用新认知刷新、完善刷以前的认知。

风清扬传授令狐冲独孤九剑,为什么要先教他招式,再让他忘记?

原因是要让他领会“道”,忘记“术”。因为只要有招,就能被拆招,就有失灵的时候。只有随时根据敌人自行变化招式,才能“无招胜有招”。

所以,在运用迁移思考时,重点不是记住了多少概念,而是重点体会、寻找两个领域间的共同点

这个过程是非常痛苦的,因为学习本来就是反人性的,要做到迁移思考,更是要不断跳出舒适区,去快速学习其他领域的知识,这个过程更加痛苦。

在职场中,像这样使用迁移思考能力,让你从优秀走向卓越

  • 3、用第一性原理重构认知体系

要做到迁移思考,最重要的一步是调整心态,把第一性原理和类比思维能力相结合,用于更新自己的认知上

第一性原理是量子力学中的一个概念,意思是在进行科学计算的时候,无需任何以前的经验参数,从头算起,最终得出接近于宇宙本质的原理。

有硅谷钢铁侠之称的埃隆·马斯克,在一开始制造特斯拉汽车的时候,遇到了非常多的困难。其中一个是电池成本的问题,按照当时的技术做出来的电池,成本非常高。

面对这一难题,马斯克运用了第一性原理,回归到事物的本源去思考问题。把电池制造的各个部分重新分解研究了一遍,最后可以说是重新发明了电池,造出了续航能力高,且成本比以前低得多的电池。

因此,我们在进行跨界学习的时候,也应该用第一性原理的方法,用空杯心态去学习新的知识,然后运用类似思维,发现不同专业间知识的连接,重构自己的认知体系。

在职场中,像这样使用迁移思考能力,让你从优秀走向卓越

在重构认知体系的过程中,对应的学习方法也要有所改变。我们可以回想一下自己上学时的情况,每一门课只要上课认真听讲,并保证一定的练习,考个80分是很容易的,但如果想考90分或者95分以上,要付出的精力将会成倍的增长。

在重构知识体系的时候,我们只需考80分就能支撑我们做迁移思考。这时,我们需要用到财新主编王烁提出来的“二八学习法则”

。也就是争取用20%的精力,去了解某一个领域80%的知识。

要做到、做好迁移思考,主要和我们的思维模式有关,所以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常见的三种思维方式:手艺人思维、艺术家思维、科学家思维

  • 【手艺人】思维模式

手艺人做事的特点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做。你问他为什么能做好,他也说不上来,也总结不出啥道理,反正事情到他手上,就能干好。

中国古代的手艺人,大多是这种思维模式。大多数人都是根据经验做事,没有形成具体的数据。有时候,徒弟问师傅为什么要这么做,师傅也说不上来,把它笼统的总结为“唯手熟尔”,因此传了几代后,一些工艺逐渐失传。

因此,可以把手艺人思维模式的特点总结为:根据经验法则找到解开问题的答案,做出决策。

在职场中,像这样使用迁移思考能力,让你从优秀走向卓越

  • 【艺术家】思维模式

艺术家做事,常常不讲逻辑,凭感性和直觉做事。比如,画出来的画具有强烈的个人特点,有时候灵感来了,画出一幅杰作,但你让他照着这幅杰作再画一幅,他却很难再画出来。

因此,可以把艺术家思维模式的特点总结为:根据直觉找到答案,做出决策。

  • 【科学家】思维模式

科学家的做事风格是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所有的过程都要量化和控制,所有的决策都来源于数据、事实、分析、假设验证、逻辑。

因此,可以把科学家思维模式的特点总结为:根据事实和逻辑求出最优解,做出决策。

要做到迁移思考,需要综合应用以上三种思维模式。既要有艺术家敏锐的观察能力、又要有手艺人的工匠精神,还要具备科学家的思辨与模型提炼能力。

在职场中,像这样使用迁移思考能力,让你从优秀走向卓越

四、迁移思考的实际应用

  • 巧用锚定效应谈薪资

很多毕业生在找工作谈薪资的时候,一般都会被问到对薪资的期望。对此问题,含蓄型的人会说“我相信公司有合理的薪资安排”,比较直接的人会直接说一个自己期望的数字。

在我参加的一次面试中,一位毕业生的回答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说:

我在学校专业排第三名,我和一二名的同学关系很好,最近我们几个人都在找工作,一个同学拿到了月薪一万五千元的offer,另一个是一万三千元,我相信贵公司对我也会有一个合理的薪资安排。

听了他的回答后,我想了一下,然后突然意识到,他这个回答用的是行为经济学中的“锚定策略”

在工作中,锚定策略也可以用在项目建议书中。比如你为了让领导或客户,接受你的方案。可以在主推方案之外,再准备两套备选方案供选择。通过对比,能促使领导或客户选定你的主推方案,同时也能体现你的专业性。

当然,这样做的前提是你的主推方案的确是当下的最优方案,否则的话很可能弄巧成拙。

在职场中,像这样使用迁移思考能力,让你从优秀走向卓越

  • 用产品思维,充分展现自己的能力

产品设计学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叫:用户触点,就是连接用户和产品的关键点

。比如智能手机的用户触点是屏幕,微信支付的用户触点是微信红包,音箱的用户触点是它所发出的声音。

把这个概念迁移到工作中来,就延伸出营销触点,文案触点等。客户、同事、领导就是通过这些点,来感受我们的专业能力与敬业精神

营销/服务触点,就是销售/服务人员的言谈举止。这也是为什么航空公司、酒店等很多服务行业,都很注重对员工进行礼仪培训的原因。

我们熟知的海里捞,正是通过这个触点,向客户提供全方位的贴心服务,最终获得了客户的认可。

文档是我们日常工作中与客户、同事、领导交流的重要触点。比如项目计划书、项目方案、日常邮件、招投标材料等都是以文档的形式呈现的,可以说一份文档就是一个产品

文档触点包括,文档的排版,结构的安排,内容的呈现,甚至纸张材质等。

在做文档的时候,可以借鉴产品思维中的用户画像、使用场景、用户体验地图等要素。把文档当做一个产品进行打磨,通过文档向客户呈现自己的价值。

在职场中,像这样使用迁移思考能力,让你从优秀走向卓越

五、结语

迁移思考能力,有点像我们常说的举一反三。但举一反三是单维度的,而迁移思考能力是多维度的,他需要从不同领域的知识,或是已有的解决方案中,找出可供借鉴的方法。

在我们探究事物之间的联系时,我们可能需要在手艺人思维、艺术家思维、以及科学家思维等不同的思维方式之间切换,才能最终发现共同的那个“道”,我想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大道同源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