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手机壳做到亚马逊智能开关NO.1麦嘉智能转型只靠“信任”两字诀

这是一个靠工厂思维成功转型的非典型智能转型故事。

乍看之下很矛盾,凡是企业转型,无不极力抹除过去的思维习惯,破旧立新,大动作引进新血,为组织换血,例如:《华盛顿邮报》被亚马逊收购之后,大量招聘软件工程师,开发数字新闻工具,从而转型成功。但是麦嘉智能成功转型的关键,竟是用工厂思维做智能硬件生意,获取客户信任,进而在美国亚马逊卖到智能开关领域的第一名,斩获2018年购物季多个细分领域的第一。其自主研发的智能调控开关在亚马逊上曾卖到连续三个月第一位。

究竟麦嘉智能是怎么做到的?

东莞制造老兵,抢进智能居家市场

“做工厂的关键,资金不是问题,我们的供应链和客户如果愿意支持你,你就算拿一百万,也可做一千万的事情。”麦嘉智能首席智能官姜友德说,谈起麦嘉智能的智能转型之路,他谈最多的不是技术或商业模式,而是信任。


从手机壳做到亚马逊智能开关NO.1麦嘉智能转型只靠“信任”两字诀


麦嘉智能首席智能官姜友德

姜友德出身于典型的东莞工厂加工行业,不到二十岁开始从模具学徒做起,到结构工程师,到拥有自己的模具注塑厂。2012年开始,和许多广东一带的工厂一样,他赶上了苹果手机热潮,做苹果手机外围商品如:手机壳、ipad保护套等商品,成功获利养活了几百人的工厂。但好景不常,短短几年内,苹果手机销量趋缓,中国本土品牌智能手机崛起,冲击iPhone销量,光是2019年第二季,当季iPhone营收就年减15%,iPad更是找不准自己的定位,在手机与电脑之间尴尬的难以获得持续增长。

姜友德开始寻找出路,15年,他尝试了当时红极一时的VR(虚拟实境)和平衡车,但是并不成功,不仅没有成功找到新的获利方程式,甚至还亏了一大笔钱。

直到16年,看到智能音箱如Google Home和亚马逊Echo的风口,姜友德才决心进入智能家居市场。

智能家居,已经谈了好几年,向来商业嗅觉敏锐的东莞工厂老板们,早已注意到这个趋势,却迟迟没有动作,原因就出在工厂和品牌设计端之间的隔阂与断层,两者相互不信任。

姜友德分析,东莞工厂老板虽然精于生产,但普遍对于互联网的敏锐度不高,通常是看到爆品后,才开始接单、跟风、出货,相反地,就在隔壁的深圳,创业氛围活络,对于科技趋势较为敏感,往往是创意硬件产品的起源地,但对于如何说服规模高达上千人的工厂,一起豁出去接单生产创新的IoT产品,这是深圳的创客们所不熟悉的,制造和研发之间的沟通隔阂,间接导致物联网的普及速度变慢。

“到最后还是人的问题,东莞的老板如果年轻十岁的话,那么物联网就会普及得比较快。”姜友德说。

最后是智能音箱的成熟给了他信心,研调机构Strategy Analytics预估,到2020年年底,拥有智慧音箱的美国家庭将会比没有智慧音箱的家庭更多,智慧音箱普及率越过50%的门槛。麦嘉智能这个定位为智能硬件的品牌于是才正式于2017年诞生,开始瞄准智能开关、智能灯泡、智能插座等产品,攻打海外的智能硬件市场。

信任,才是最强的竞争壁垒

但从制造工厂转做研发智能硬件和自有品牌的企业,谈何容易?

姜友德第一个要克服的难关,是从以前的他所擅长的管理工厂,转为学习管理消费者,意即M2C,直接掌握市场脉动。

为了了解市场需求,麦嘉智能下足功夫,在美国市场发问卷,了解消费者的使用习惯,并且将消费者的反馈迅速加入产品迭代中,增加消费者的参与感。


从手机壳做到亚马逊智能开关NO.1麦嘉智能转型只靠“信任”两字诀


麦嘉智能于2017年香港环球资源展展位

但更难的,是把这些用户需求反馈给渠道商和供应商,让他们根据这些需求生产商品,这就是许多硬件初创团队难以跨越的门槛——将市场需求和供应链结合,顺利出货,在这一环节,麦嘉智能有其先天优势,原本就出身工厂世家的姜友德懂得工厂语言,更懂得如何取得客户的信任。

“我们比客户更懂用户。我们现在的客户,他们的需求是在我们的辅助下才清晰的。”姜友德说,这和以前被动接需求生产模具的方式是完全不同的。

麦嘉不吝于和渠道和合作伙伴分享他们对于市场脉动的洞察,当来自各个领域的合作伙伴都前来敲门,询问他:“到底什么是智能家居?我们能怎么结合?”时,姜友德总是毫不藏私,和来自各行各业的工厂老板们分享他对物联网的观察,一起交流讨论。

这在传统制造业并不常见,以往传统制造业老板们往往闭门造车,相互提防,同样出身自工厂世家的姜友德却坚信,在现在智能家居发展的这个初早期阶段,建立和客户之间的信任,共同教育市场,是最重要的。

“我们不指望这个市场没有竞争,我们挡不住别人进来这个市场,但如果客户已经是我们的了,他要离开我们,这是需要理由的。”姜友德如此分析麦嘉智能的优势,广东地区的工厂擅长打群架,中国制造速度举世闻名,因此现阶段指望透过技术创新创造差异性优势,是不切实际的。

“重要的是,有愿意信任你的客户。”姜友德说,“他如果愿意信任你,他愿意投资你一起开发产品。这种时候,生产也好,开发也好,都已经不是问题了。”

难题:转型自己做,还是跟别人做?

转变了过去的制造和接单模式还不够,麦嘉智能很快就遇到了更大的困难:缺乏IoT创新人才,没有足够资源开发软件。

在这个时候,姜友德遇见了涂鸦智能,一家定位为全球化AI+IoT平台的公司。17年,姜友德开始思考转型,在深圳和涂鸦智能仅仅谈了一下午,立刻就决定合作。原因很简单,涂鸦智能提供完整的从0到1智能解决方案,麦嘉智能无需自己花钱开发模块、云和App,而且指示明确,对接快速。

“创业之初,我们也想过自己搞App和云,但是后来过了两三个月,我就打消这个念头了。因为一旦出货量大了,消费者手中的设备每天用,服务器的量越来越大,还要软件升级,还要debug,这个投入有点大,需要自己去处理这个bug,还要紧急维护,这可能不是那些做服务器的公司可以帮你解决的。”姜友德说。

他不是没有同时间比较过其他公司,但其他公司明显较不理解市场需求,劈头就问:“你做过智能产品吗?”姜友德心想:“如果我做过,我需要找你们吗?”最后选择涂鸦智能,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涂鸦智扮演的是平台角色,态度是互利共生,不吝于介绍客户和渠道资源给麦嘉,服务响应速度极快,和传统制造业不同。


从手机壳做到亚马逊智能开关NO.1麦嘉智能转型只靠“信任”两字诀


麦嘉智能于2018年香港环球资源展展位

姜友德笑说,涂鸦面对的是超大量级的客户,比客户更着急把市场做起来,所以和涂鸦合作很有安全感。而近年来涂鸦自从推出Powered by Tuya,用同一个App打通超过全球3万种产品后,他发现有越来越多客户会主动询问他是否兼容涂鸦App,说明涂鸦的平台影响力已逐渐在行业内发酵。

风口:就在明年

有趣的是,麦嘉智能为了把控公司智能转型的方向,还特别设立了首席智能官(Chief AI Officer)一职,麦嘉智能现阶段已All-In智能家居,在其他公司,负责智能化转型的可能只是一个部门,但在麦嘉,整个公司都团结一致围绕着首席智能官的策略指引。

首席智能官的日常任务包括疏理最新市场动态、决定产品定位、制订公司的智能战略、考核公司智能产品的销售业绩等等,工作范围可谓包山包海,权责也十分大。

姜友德说,“首席智能官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因为智能就是我们的全部。”

展望2019年的物联网市场,姜友德认为今年智能家居不会出现太大的风口,但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大企业入局,留给中小企业的时间已经不多。线下教育消费者依然十分重要,让大家对智能家居有感,市场才能真正起飞,他预估,2020年的市场机会会比2019年更好,用信任两字诀行走江湖的麦嘉智能,正养精蓄锐等待风口的到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