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大秦帝國之崛起》有感,戎馬一生的白起,為何會被秦王賜死


觀《大秦帝國之崛起》有感,戎馬一生的白起,為何會被秦王賜死


說起白起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一代殺神”、“人屠白起”足以顯示後人對白起的敬仰之情;白起一生征戰35載,指揮大大小小的戰爭70餘次;戎馬一生,為秦國拋頭顱灑熱血,殺敵斬將百萬餘人,要知整個戰國期間一共也就2000多萬人,戰國期間總死傷兵士也就200多萬,而白起佔一半。

這是何等的英姿、何等的豪傑,看完此劇我對他的敬仰之情,猶如滔滔江水流之不絕;我本以為爵位至武安君的白起能逃脫英雄遲暮這一命運,可無奈白起最後仍是落得個悲愴之下場,悲哉!痛哉!

本文只結合劇情有感而發,吹毛求疵的朋友切勿太過當真。

長平之戰——吾為誰而戰,吾為君王背殺俘天下之罵名,可吾王卻不曾憐白起之絲毫

通觀此劇,筆者認為使白起和秦昭襄王出現隔閡的原因,便是長平之戰殺俘虜一事,長平一戰秦趙兩國皆傾舉國之力,可是兩國在長平一帶對峙三年,卻沒有一方能夠破局,最後還是白起臨危受命,擔此重則。

在一個個計謀的使用之下,白起依然勝利了,此戰雖為慘勝,可終究是勝了;白起的不敗神話依然在延續,戰前沒有絲毫膽怯的白起,獲勝之後面對這20萬的降軍卻頭痛了。

如若放這二十萬的降軍回趙國,那麼此戰就打得毫無意義,因為此戰兩方傷亡率相差並不大,如若放降軍歸國,休養生息之後又會成為秦軍東進的攔路虎;可若是殺降,有違人道主義,白起便要揹負永世之罵名。


觀《大秦帝國之崛起》有感,戎馬一生的白起,為何會被秦王賜死


如果白起私自放降軍歸趙國,日後還恐秦王會責怪白起,因此白起決定啟奏秦王,讓秦王針對戰俘一事下命令,那麼此事之後果便於白起再無關係,因為白起只是將軍,一切是奉命而為

秦王也是深知這一點,殺俘之事,非同小可,一旦處理不當不說會留下千古罵名;甚至在那個時候還有可能會被其餘列國群起而攻之;可若是不殺,後果也是可想而知;秦王也知道白起心裡想的是什麼,可是這個命令他也不能下。

於是秦王希望丞相范雎下這個命令,可是范雎傻嗎?范雎也不傻,可是君命難為,於是范雎巧妙轉移了秦王的注意力,聲稱這是對白起的考驗,看看白起是不是對我王忠誠,願不願意為我王揹負這個責任。

秦王也認為這是個好主意,於是一旨空詔便到了白起的手中,難道白起不知道秦王這是什麼意思嗎?白起不傻,又豈會不知,他深知這是秦王想讓他揹負這個責任。

我想這個時候的白起心中一定是悲涼的,為了秦國為了君王出生入死,最後卻成為了一個替罪羊;當時心中的痛楚,我想應該是無法用言語表達清楚的;有人說,白起可以不聽君王的意思,裝作不懂;可是君王要臣死,臣子敢不死嗎、能不死嗎?

執行了此命令之後的白起,心中對秦王應是充滿怨恨的,他恨秦王不相信自己、他恨秦王不體諒自己;可是為了秦國能一統天下,白起忍了。

可在白起為了一統天下而滅趙的時候,秦王又聽信奸佞范雎的讒言,一旨詔書將白起調了回來,此時白起對秦王的怨恨再也忍不住了;試想哪個人又不是如此呢?拼死拼活為了君王奮戰一生,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是君王對自己的不信任,試想誰不會心寒呢?


觀《大秦帝國之崛起》有感,戎馬一生的白起,為何會被秦王賜死


這或許就是白起後來告病,不肯再為秦王出力的原因了吧;如果僅僅是怨言,白起還不至於身死;而造成白起被賜死的原因,便是因為白起不能再被為君王所用了。

白起不能為我所用,我留你做甚?

反觀秦昭襄王這邊,也是深知白起的不滿,可這個時候白起仍然是那個戰功赫赫的武安君,手下將軍門生無數;秦昭襄王不敢貿然殺白起,怕寒了武將的心,秦昭襄王也不能殺白起,因為留著殺神白起還有用。

長平之戰過後不久,到白起發揮作用的時候就來了,趙國求和割地並沒有兌現;這個時候秦王已經認識到自己當初聽信范雎讒言,答應趙國求和是錯誤的,想要出兵攻打趙國,可是帶兵打仗又離不開白起,秦王也知道白起生他的氣,可是君王怎麼能認錯呢?

君王是什麼?君王是知錯改錯不認錯,讓秦昭襄王去跟白起認錯,去向臣子低頭,那君王的威嚴往哪擱,王者的顏面往哪擱?

於是秦王要求范雎去探白起的口風,奈何這才是真正的一步錯棋,白起早就對范雎深惡痛絕了,這個時候范雎來找白起,白起又怎麼會給他好臉色呢?

白起一是對范雎反感,二是秦王的這一做法,實在是讓白起心寒,明明知道白起反感范雎,卻還要范雎來下詔給白起,這不是故意拿白起難堪嗎?


觀《大秦帝國之崛起》有感,戎馬一生的白起,為何會被秦王賜死


從白起那裡受了一肚子氣的范雎給秦王覆命,也自然是不會為白起說好話;此時秦王已經有些憤怒,畢竟作為王上,要求臣子做些事情,臣子都不聽話,君王的威嚴在哪?

可是這個時候必須得用到白起,沒有白起打不了勝仗啊,於是秦昭襄王只能親自去白起的府上去求白起,畢竟他是一國之君,能做到這一步便已經不容易了,還想要他認錯嗎?這怎麼可能。

其實這個時候秦王已經是在給白起臺階下了,可是白起太過耿直,並沒有接受秦王的好意,如果這個時候白起聽了秦王的命令,他仍然是那個威風凜凜的武安君,不至於被流放、賜死。

可是劇中白起的一句:我不是狗。讓我收起了,我所有的拙見,是啊!他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是大名鼎鼎的武安君,是馳騁天下的蓋世英雄,怎麼能為了苟且偷生,就對別人搖尾乞憐呢?看到此處我心中感慨萬千:

為人臣子太難了,白起要了尊嚴就要丟掉性命;要想留得性命,便要如狗一般被人呼來喝去;尊嚴與生命只能二選一,而白起選了尊嚴。

看到這裡,我就知道白起最後肯定不能善終,原因無非以下兩點:

首先白起不聽王詔,這已經是犯了大忌,秦王肯定容不下他;

第二白起的威望太高了,人心這個東西是最難把控的;白起雖然現在為秦國忠貞不二,可是誰能保證他以後呢?如若以後白起造反,先不說如今軍隊裡有多少是他的門生,且論帶兵打仗又有誰能是白起的對手。

所以白起不得不死,而且是必須死;但是秦王如果直接下命令殺白起,恐怕又要寒了軍中將士的心;因此他借用范雎的進諫賜死了白起。


觀《大秦帝國之崛起》有感,戎馬一生的白起,為何會被秦王賜死


這便是君王的權衡之術,君王之心深不可測自古以來都不是一句空話;在這段君王和臣子的恩恩怨怨中,很難去說到底誰對誰錯,而造成白起被賜死的根本原因,還是因為白起情商太低,不懂權謀,把所有苦差事都做完也得不到好。

你說白起錯了嗎?白起沒錯,他做的每一件事都無愧於心、無愧於國、無愧於王;

你說秦昭襄王錯了嗎?他也沒錯,他做的一切也都是為了權衡臣子,為了國家穩定。

白起之結局實在是讓我有種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的悲愴之感!這是我關於此事最直觀的感受了,各位讀者你們對此事有什麼看法?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

作者



:一個感性的95後男生;感謝您能耐心讀完此文,希望得到您的支持,敬請您的關注作者:暖陽與夏雨,一個感性的95後男生;感謝您能耐心讀完此文,希望得到您的支持,敬請您的關注




如果不能得到您的關注,那一定是我寫的還不夠好,我會繼續努力,希望茫茫人海,我們能再次相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