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說話成就一生

在生活中,說話要分場合,要有分寸,才能獲得好的人緣。否則的話,你在社會中將寸步難行。

南朝時,齊高帝曾與當時的書法家王僧虔一起研習書法。有一次,高帝突然問王僧虔說:“你和我誰的字更好?”

這個問題比較難回答,說高帝的字比自己的好,是違心之音;說高帝的字不如自己,又會使高帝的面子掛不住,弄不好還會招來殺身之禍。王僧虔的回答很巧妙:“我的字在大臣中最好,您的字在皇帝中最好。”皇帝就那麼幾個,而臣子卻不計其數,王僧虔的言外之意很清楚。這樣既不會委屈自己,說些獻媚的假話,又顧及了皇帝的面子,為自己免去了一場麻煩。

皇帝領悟了其中的言外之意,哈哈一笑,也就作罷,不再提及此事。

他之所以能化解自己的尷尬處境,是因為說話時能適當的把握分寸。同樣,在當代社會想要受歡迎,做個會說話的人,就必須懂得掌握說話的分寸!

那麼哪些地方需要注意呢?

  1. 別人的隱私

在與他人交際中,為了避免引起別人的不快,一定要注意是否涉及對方的隱私。具體地說,在日常交際中,應該避免問以下問題:

(1)工作情況及經濟收入

(2)家庭情況及存款

(3)夫妻感情

(4)女性的年齡體重

  1. 在什麼位置說什麼話

如果實施建築設計師,那麼在公司的業務會議上,你就應該從設計師的角度出發表達自己的觀點;如果是普通職員,那麼就應該說職員該說的話,千萬不可搶了上司的風頭,更不可頤氣指使,對其他員工呼來喝去;如果你是以安慰者的身份和朋友聊天,那麼就應該好好開導對方。

在什麼位置說什麼話非常重要。如果你不能明白在交往中你所處的地位,就像是一輛沒有目的地的火車,又怎麼能發揮自己的語言才能和個人魅力呢?

  1. 不要言及他人的缺陷和不幸

每個人都有一些缺陷或是不想提及的病痛或者傷心的事情,和他人交往時,我們應該儘量有意避免提到這些事情。否則,勾起他人傷心的回憶或者傷人自尊,你就等著收拾自己弄出的爛攤子吧。

  1. 不要抱怨和發牢騷

抱怨和牢騷是無能的和虛弱的表現。不要時常抱怨,更不要隨意對同事和不熟悉的人發牢騷,小心落入別人耳朵裡,你連申辯的機會都沒有。況且他們也沒有理由聽你發洩你的壞情緒。

  1. 有些問題不宜刨根問底

如果你問對方一些問題,對方回答的很模糊籠統,甚至有意迴避,你最好就別再問下去了。如果對方想讓你知道,他一定會主動說出來的。此外,你在問類似問題的時候也要把握好尺寸,要學會適可而止。

  1. 不要隨便承諾

當別人求你辦事的時候,一定不要一口答應,要顯的為難一些,並且說可以幫忙但不一定會成。這樣的話即使是事情沒有辦成對方也不會埋怨你。也不要隨口承諾他人什麼,因為一旦你做不到就會失去最重要的東西——信任。

一個廣受歡迎的人,一個聰明的人,應當看場合說話,看人說話,俗話說就是“到什麼山上唱什麼歌”。沒一句在適當時機、對適當對象所說的話,都是靠日積月累的經驗得來的。記得要學會少說話,多察言觀色,謹言慎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