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降世:我才不是個壞孩子

今年的夏天因為哪吒而掀起了一股國漫的熱潮,隨著《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熱映,裡面所蘊含的教育意義也引起了大家的熱議。

這個走起路來拽拽,醜萌醜萌的小哪吒讓所有人都心疼。在電影中,哪吒是個小魔童,調皮搗蛋,破壞力強,脾氣也不好,讓村子裡的人見到他就如驚弓之鳥,躲避不停。

哪吒之魔童降世:我才不是個壞孩子

任何一個人變壞很大程度上都是因為周圍的評論和批評,孩子也不例外。哪吒只是因為生下來是魔童,卻並未做什麼危害村民的事情,每天被束縛在家,但每次偷跑出去都會受到他人的嘲諷,所以漸漸他真的將自己當成一個“壞孩子”,即使是這樣的“壞孩子”還是去救了被妖怪捉走的小妹妹。可是村民不聽解釋,反而對哪吒毒打,一次次的失望,讓哪吒心裡涼了又涼。

哪吒之魔童降世:我才不是個壞孩子

可他真的是眾人口中的那個“壞孩子”嗎?

他不壞,他不僅不壞,他還救了陳塘關,救了那些曾經罵他諷刺他打他的村民們。

哪吒之魔童降世:我才不是個壞孩子

為什麼他會成為“壞孩子”呢?

1父母的陪伴太少

對於李靖夫婦來說,他們對孩子的陪伴是不足的。為了解除天劫咒,李靖上天為孩子尋求辦法。可是天上一天,地上一年,李靖在天上求法卻錯過了孩子的成長。

殷夫人天天忙於降妖除魔,幫助村民,是為了給哪吒創造一個好的環境,為他積福。但也正因為如此,她把哪吒關在院子裡不準出去,也因忙降妖除魔,沒有太多的時間陪伴哪吒,讓哪吒缺少了父母的陪伴和關愛。

哪吒之魔童降世:我才不是個壞孩子

2缺少朋友

從知道哪吒是魔童開始,讓哪吒被關在家裡,三年沒有朋友,沒有玩伴,只能一個人坐在屋頂上看遠處。偶爾偷跑出來,也沒有人玩,甚至還有小孩子往他身上扔東西,好不容易有了敖丙這個好朋友,卻是靈珠和魔丸的錯誤對立。過於孤獨的時光讓哪吒越來越叛逆,也漸漸真的讓他成為了他們心中的小魔王。

哪吒之魔童降世:我才不是個壞孩子

3村民的嘲笑和諷刺

哪吒出生,村民求殺哪吒未果,哪吒小的時候偷跑出來玩,卻被村裡的小孩子往身上砸東西,罵他是妖怪。當小妹妹被妖怪抓走哪吒去救,小男孩帶著村民來說是哪吒抓走了小妹妹。讓哪吒遭受村民們的毒打,明明救人卻被誤解成害人,他怎麼不變成一個“壞孩子”

哪吒之魔童降世:我才不是個壞孩子

影片中父親李靖對哪吒的教育也更貼近當代教育觀,也是讓哪吒不變成“壞孩子”最重要的原因

怎麼樣才能不變成一個“壞孩子”呢

1關心孩子的心理問題

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所以父母在孩子心裡的教育至關重要。李靖夫婦一直將哪吒困在家裡學仙法,卻從未告訴哪吒他們的良苦用心,直到最後才讓哪吒知道他為哪吒做的一切

李靖:“爹一直對你很嚴,知道你心裡有氣,別在意別人的看法,你是誰,只有你自己說了才算。”

哪吒:“別人的看法都是狗屁,你是誰只有你自己說了才算,這是爹教我的”

讓哪吒得到了被信任被愛護的感覺,也讓他有了不認命的勇氣

哪吒之魔童降世:我才不是個壞孩子

2教育孩子要循循善誘

“我是小妖怪,逍遙又自在,殺人不眨眼,吃人不放鹽”。這何嘗不是哪吒對自己的反諷,所有人都在講他是妖怪他自己心裡也認為他是妖怪。這時候就需要父母的引導,需要更多關愛與撫慰。李靖引導他一心向善,用善意的謊言騙哪吒,說“你不是魔丸轉世,你是靈珠轉世,你的意義就是要在將來拯救天下於水火中。”,對於外界的詆譭,他仍然相信自己孩子。

哪吒之魔童降世:我才不是個壞孩子

3教育孩子不要被標籤化

電影裡村民們是最可惡的一波人。就像如今網絡發達的鍵盤俠。他們給哪吒貼上妖怪,魔童的標籤,帶著有色眼鏡去看待他。讓小朋友們也都不跟他玩,故意疏遠欺負甚至於打他。

現代社會,社會暴力和校園暴力屢見不鮮。隨意的就給他們貼上惡意的標籤更是常態,孩子對社會的失望是變壞的原因之一。社會與校園的暴力不僅僅是動作,語言也是一種暴力,甚至更甚與行為。那麼你們呢?處於標籤和被標籤的哪一種呢?

哪吒之魔童降世:我才不是個壞孩子

哪吒是現實生活中千千萬萬個調皮搗蛋孩子的縮影,他們並不是壞孩子,是對自己和對周圍的無可奈何,是對自己的反抗,沒有一個人生下來就是壞孩子的,教育也不能急於一時,壞孩子也不是教育的止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