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家不是講道理的地方?

我們知道家是一個講愛的地方,而不是一個講道理的地方,講愛,就是做讓雙方開心,愉悅的事情,講道理就是做所謂正確的事情,也就是說在家庭生活中讓我們更多的去關注家人的感受和而非對錯。家也是每個人身心放鬆的舒適港灣,一個講愛的家是溫馨的,充滿愛和溫暖的。

家庭生活中講愛和講道理分別對孩子有什麼樣的影響呢?假如你有一個三四歲的兒子,有一天你看到他偷偷拿了其他小朋友一個玩具回家。你會怎麼教育他?

先看講道理的方式:

一、你告訴他:“你這樣做是不對的,這是偷,馬上還回去。”

再看講愛的方式:

二、你問他:“寶寶,你拿了小朋友的玩具,你覺得他會不會傷心呢?”

孩子可能這樣答:“我不知道。”

你繼續問:“如果別的小朋友拿了你喜愛的玩具,你會傷心嗎?”

孩子可能會答:“會的。”

“那你覺得你拿了小朋友的玩具,他會像你一樣傷心嗎?”你繼續引導。

“可能會!那還給他吧!”孩子把玩具伸手遞給了你。

為什麼說家不是講道理的地方?

兩種孩子長大後的不同在於:

第一種孩子長大了會是個好人,但不一定有愛。因為他總是拿是非多錯的標準約束自己,同樣,也會以這個標準衡量、看待他人,內心感受是不好的。

第二種孩子長大了有愛,他就很難會成為一個壞人。因為在他看來,壞人和好人的標準其實就是會不會傷害人,也就是心中有沒有愛,他很容易獲得幸福,有能力接收別人的愛,也能更好的愛別人。

這個故事如果有續集的話。。。。。。

一個男人下班回家,推門看到眼前這樣的一幕:老婆半躺半坐的在沙發上看電視,家裡鞋子扔的到處都是,客廳的桌子上擺放的亂七八糟,沙發上扔滿了書籍,報紙,衣服,玩具......

接下來我們看不同教育方式下長大的男人對家庭、情感關係的影響:

第一種家庭教育方式長大的男人:迅速起情緒了。原因是他覺得老婆在家沒事幹,“應該”把家裡收拾乾淨。讓他起情緒的原因其實並不是家裡亂,而是他腦子裡的“應該”,他覺得老婆“應該”打掃卻沒有打掃,於是他有了生氣這個情緒,接下來很容易導致他發脾氣,甚至大發雷霆,然後跟妻子大吵一架。

第二種教育方式下長大的男人,回到家裡看到老婆坐在沙發上看電視,家裡很亂也沒有打掃,他的第一反應是:“她今天怎麼了,心情不好嗎?”

同樣的事情,卻是不同的應對方式,你覺得誰會更幸福?當然是後者!

為什麼說家不是講道理的地方?

因為第一種男人只關注對錯,沒有去關注老婆的感受。當他責怪老婆不應該不做家務的時候,老婆的感受往往是不被愛。通常在男人看來對不對的事情,女人認為這無關對和錯,而是愛不愛的問題。而後者更多關注老婆的心情好不好,而不是有沒有做對,這幾乎是人人希望的理想愛人。

沒有不吵架的夫妻,床頭吵架床尾和是很正常的事情。夫妻之間是平等的無高下之分,當雙方之間發生矛盾、衝突爭吵不休講不清,說不明時,無休止的抱怨和指責對人性和婚姻都具有很大的殺傷力,容易讓對方反目,結果兩敗俱傷,那就不要講不要再說,家是講愛的地方,不是講道理的地方, 搶先說句“對不起”讓對方釋然,讓自己心安,同時傳遞的是對愛侶的肯定和賞識,也顯示了自己的擔當和豁達。

在家裡無論遇到什麼樣的問題與對方發生爭執時,不管誰是誰非,發自肺腑的說句“對不起”,然後給對方一個擁抱,我相信所有的問題都已經解決了一大半,多給對方說“對不起,我愛你”,我相信這也是挽救婚姻的金科玉律,簡單的六個字,看似簡單,但是凸顯了人性需求,是化解夫妻衝突、矛盾,營造和諧婚姻的金鑰匙。

做一個溫暖且有愛的人吧,在家庭生活中對你的愛人、孩子以及其他家人,多一份愛和包容,少一些抱怨和指責,你收穫的不僅僅是歡笑,更多的是幸福。

本文作者:孫麗 國家二級心裡諮詢師;婚姻家庭諮詢師;親子關係導師,擅長領域: 家庭關係 、親子關係、青少年心理、情感、婚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