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大業面前發國難財的民國四大家族

抗日戰爭爆發後,時任重慶大學商學院院長的馬寅初發現,中國當時的經濟不僅由於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而遭到嚴重破壞,更為糟糕的是,統治集團中的豪門權貴,在民族危亡的關頭,非但不與人民共赴國難,反而趁機混水摸魚,大發國難財。他把這種情況形象地概括為:“前方吃緊,後方緊吃;前方浴血抗戰,後方平和滿貫。”

為此,馬寅初公開發表演說,揭露“四大家族”貪汙腐敗,甚至提出開徵“臨時財產稅”,以重徵“四大家族”財產,作為抗日經費的主張。結果,蔣介石密令憲兵突襲重慶大學,將馬寅初劫持到息烽集中營關押。

民族大業面前發國難財的民國四大家族

政治評論雜誌《觀察》社長兼主編的儲安平,在《中國的政局》一文中,對這時的國民黨政府抨擊道:“現政權的支持層原是城市市民,包括公教人員、知識分子、工商界人士。現在這一批人,沒有對南京政權有好感。國民黨的霸道行為作風使自由思想分子深惡痛絕;抗戰結束以來對公教人員刻薄待遇,使他們對現政權赤忱全失;政府官員沉溺於貪汙作弊,他們進行種種刁難,使工商界人士怨氣沖天;因財政金融失策以及內戰不停而造成的物價暴漲,使城市市民怨聲載道。” 1949年8月5日,美國發表《白皮書》,用相當多的篇幅批評蔣介石的無能。時任美國國務卿的艾奇遜,把國民黨的慘敗,歸為“其領袖不能應變,其軍隊喪失鬥志,其政府不為人民所支持

民族大業面前發國難財的民國四大家族

蔣介石在檢討國民黨在大陸的失敗時,也表現了自責的精神。

如在《如何紀念國父誕辰》的演講中說:“在今日紀念國父八十六誕辰的時候,不僅主義未行,歷史垂絕,就是整個的革命基礎,都將要在我們手裡毀滅了。不知道大家對此一殘酷的現實,曾經檢討過沒有?在我個人來說,至少我對總理、對主義、對國家以至對我們的民族、歷史,都是一個最大的罪人。因此我每天無論怎樣繁忙,總要抽出一段時間來,作為反省懺悔的功夫。”

蔣介石說:“我們並不是被共軍打倒的,是我們自己打倒自己!”他總結失敗原因:一,內部不能精誠團結,因之予對手以分化挑撥的可乘之機。二,違反國父遺教,大家不以服務為目的,而以奪取為目的。三,喪失了革命的黨德,不能以個人自由與能力,貢獻於革命大業。四,喪失了民族的自信心,不知道民族道德力量和民族精神的偉大。

民族大業面前發國難財的民國四大家族

蔣介石反思自己的軍隊,總結了高級將領的七大缺點:一,本位主義;二,包辦主義;三,大而無當,粗製濫造;四,含糊籠統,不求正確;五,因循苟且,得過且過;六,遲疑猶豫,徘徊他顧;七,主觀自大,固步自封。蔣介石又總結了國民黨的散漫、腐朽:黨內不能團結一致,派系分歧,利害磨擦,違反黨紀,敗壞黨德,以致整個黨形成一盤散沙

大家對於四大家族的貪腐還有什麼看法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