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類裂變玩法全攻略(上)

5類裂變玩法全攻略(上)

每天一招,學會增長!歡迎來到2分鐘增長商學院

裂變,是很多增長崗位的夥伴或者老闆非常關注的,因為能夠通過低成本的方式獲取流量。

之前,我分享過《一個老土的裂變活動,為什麼帶來30萬粉絲增長?》,詳細拆解了我們自己的公眾號,如何0成本批量獲取精準用戶。

同時分享了做裂變的底層思維模型:裂變四要素

當你準備做一個裂變活動,最首要的任務,是想清楚4個因素:第一、動因:用戶為什麼要來參加這次活動,他來是想幹什麼,這需要深刻的定位洞察。

第二、種子用戶:你第一次投放要吸引哪些用戶,他們是誰,在哪裡,是從朋友圈、公眾號還是用戶群去冷啟動。

第三、激勵誘餌:什麼激勵可以撬動他們來自發參與。

第四,邏輯閉環:最重要的是你要想清楚這個裂變能不能形成閉環,在你停止了主動推廣之後,用戶是否能自己轉動起來,也就是新用戶能否變成老用戶再次發起活動?他們發起活動的動力是否夠強,操作難度是否夠低?這樣才能形成閉環才能一圈一圈擴散開去。

這4點做好了,基本就可以引發一個裂變,至於後面裂變到什麼程度,就要看執行細節和運氣了。

從這個模型出發,我們再來拆解一些,今年比較火的裂變活動,希望可以幫你結合自己的業務,產生貼合自己的玩法。

玩法一:測試類裂變

測試類裂變,玩法基本相似,拋出用戶有興趣的話題,引導參與測試,最後得出關於用戶自己的測試結果。但重要的是,怎麼提起用戶的興趣?怎麼形成閉環?

我們在自己公號上,做了一個“我的人生金字塔”的小互動,活動上線當天,淨增粉絲12000+,活動上線5天,新增粉絲28000+,這裡簡單覆盤一下。

5類裂變玩法全攻略(上)

前期準備:

1、通過跟設計師將海報儘量設計得簡單明瞭,使用戶可以一下抓住重點,從而刺激用戶進行分享。

2、文案設計上,準備了3個問題,確保不會因為問題太多,導致用戶無法進行下去。其次,在最後彈出海報環節,附加了一句“快分享到朋友圈或你的朋友看看準不準吧!”刺激用戶去主動分享。

3、尋找種子用戶群體,根據一些數據的分析,我們得出,玩測試活動較多的人群,性別女性偏多,20-45歲之間的群體更願意嘗試去測試。所以我們在尋找種子用戶群的時候,將重點放在了寶媽群、業主群等群體之中。

活動進行中:

活動剛開始上量的時候,粉絲增長速度並沒有很快。我們分析可能在用戶測試過程中對用戶產生了一些門檻,從而是用戶放棄繼續測試。

所以我們在之前讓用戶輸入文字的基礎上,利用技術手段,讓用戶在測試時輸入文字的動作改為了可以使用戶直接點擊測試的選項,從而減少了用戶的操作成本。改動後,粉絲增長速度提升了近2倍。

形成閉環的重要設計:

活動平臺是公眾號,引導到公號內答題,且生成分享海報。

網易今年5月份推出了一個測試“飼養手冊”的裂變,甚至因為太火被封殺。他們的核心邏輯是:

第一,主題新穎有趣,並能激起用戶共鳴感和互動欲;

第二,針對每位用戶的個性化結果文案必須十分準確;

第三,交互簡單、理解門檻低;

第四,高品質且貼合主題的吸睛設計。

測試類裂變總結:找準種子用戶,強化“觸發物”的設計,自我檢測,層出不窮。

玩法二:公益類裂變

2017年,騰訊公益搞了一個“小朋友畫廊”的H5,2018年,輕鬆籌又做了一個“特殊小朋友關愛手冊”的小程序,這兩個活動,都曾一度刷屏。

在公益類裂變中,核心的一個因素在於,刺激用戶的動因。這裡要講到一個重要的心理模型“利他效應”,指的是用戶出於對他人的關心、愛護、尊敬等,而自願付出更多有利於他的行為。

因此,在這一類的裂變活動中,要用細節展現受益人群為什麼值得幫助,以及充分強調用戶參與進來,對他人的好處。比如,騰訊的活動中,畫作的呈現儀式感很強,還加入了聲音和互動,而購買人的名字體現得很顯著。在輕鬆籌的活動中,還羅列了愛心排行榜。

第二個要素,降低門檻,讓用戶的施惠行為更容易發生。騰訊的活動,用戶購畫只需要一元,一鍵分享按鈕寫的是“讓愛擴散”,很暖心的文字。

5類裂變玩法全攻略(上)

公益類裂變總結:增強參與動因,塑造“利他效應”,點擊可及的“公益”屢試不爽。

今天總結了兩類裂變活動,下期我們接著聊一聊,補貼類、免費類、借勢類裂變,分別怎麼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