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在哪裡?一篇讓你獲得幸福感的誠意文章

據美媒CNN報道,聯合國3月20日發佈了2019年《世界幸福報告》顯示,芬蘭連續第2年獲得“全球最幸福國家”稱號,中國由2018年的86位下滑至93位。該項報告對全球156個國家和地區進行調查分析,排名指標包括收入、自由、社會支持、健康及壽命等因素。


不難發現,咱們的幸福排名與國家的經濟地位、國際影響力是極端不匹配的。需要指出的是,我國國民的自由度是位於世界靠前位置的,比如工作自由度,我們可以選擇不同的職業,也可以去不同的城市工作。婚姻的自由度,我們可以單身,也可以結婚,還可以假離婚(中國特色,離完了還能再結回來)。


我們差在哪兒了呢?


第一體現在社會公益活動上。


中國做公益的人數比例相對偏低,這裡面恐怕有我們文化的緣故,傳統觀念提倡做好事不留名,真正做慈善的人會選擇低調地做好事,也就很難發揮榜樣的力量去影響別人,從而造成了一種假象:好像我們沒什麼人去做公益。同時,我們的富豪捐贈比例也非常靠後,有錢人不願意把錢拿出來支持公益事業。


幸福在哪裡?一篇讓你獲得幸福感的誠意文章


第二是我們的社會信任度偏低。


大家肯定都有這樣的經歷,看新聞時裡面的評論各種奇葩回覆層出不窮,基本都是負面的,這種人俗稱“鍵盤俠”。“鍵盤俠”就是那種不明情況的,將對方的動機、意圖視為有敵意傾向的人。這是一種社會心理障礙,類似於小孩子的逆反心理。


第三就是主觀上對幸福感的理解有偏差。


你是否記得,當年央視記者採訪民眾,讓他們回答一個問題叫“你幸福嗎?”有的人回答:“為什麼”,還有的人回答“什麼是幸福”,讓人很是無語。


我們有時候會發現網上有這種文章在流傳,時常以一種很“喪”的基調“比慘”,當然有的是為了搞笑,但要是總以這種基調來看待生活,勢必會助長那種不求上進混日子、見不得別人比自己好的消極心理,好像追求幸福是一件愚蠢的事情。


那麼幸福到底是什麼呢?


從生理學的角度上來說,幸福是真實存在的,有物質、生理基礎的。事實上,在我們體驗到負面情緒諸如焦慮、恐懼的時候,大腦的杏仁核作為負面信息的加工中心會充血,產生出不愉快的情緒體驗。相反,當一個人體驗幸福感時,杏仁核停止活動,身體會分泌與幸福感密切相關的神經遞質,如內啡肽,多巴胺,催產素,血清素等。

幸福在哪裡?一篇讓你獲得幸福感的誠意文章


從本質上來說,幸福與人性的意義(昇華感)密切相關,幸福體驗一定伴隨著對人生深刻的理解和滿足感


那怎樣獲得幸福感呢?


1、良好的人際關係


哈佛大學曾經用75年的時間對724個人進行跟蹤觀察得出了一個令人意外的結論:讓人擁有健康快樂、和長壽的秘訣不是財富、名望以及成就,而是良好的人際關係。那些和親戚、朋友以及鄰居相處融洽的人的身心健康狀況明顯好於離群索居、不善交際的人。孤獨寂寞有害健康。研究同時發現,並非擁有朋友數量越多越好,質量才是關鍵。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交流,更多的是給彼此帶來心靈上的慰藉。


2、做自己喜歡的事


你是否有這種體驗,當你專注於自己喜歡的事時,時間彷彿靜止了一般,你能體會到前所未有的興奮和充實感。這就是“心流”,也叫做“高峰體驗”。這是一種有意義的快樂。假如恰巧你所從事的工作就是自己喜歡的,那麼你的生活質量會更高,也就實現了自己的價值和生命的意義。

幸福在哪裡?一篇讓你獲得幸福感的誠意文章


3、控制負面情緒,引發積極情緒


  • 心理學家發現,撫摸接觸身體會產生愉悅的感覺,這裡面既包含了與別人之間的身體接觸,也包含了對自己的身體接觸。你可能想不到,即便是你為別人鼓掌也會產生積極的情緒。
  • 寫作傾訴。經研究發現,二戰期間遭遇迫害的猶太人,假如他們通過寫日記的方式去書寫、記錄他們的遭遇,會比沒有這麼做的人擁有更加積極的心態。
  • 觀察體味真、善、美。以一種欣賞的角度用心去觀察美好的事物,這好比讓你的視角聚焦在了更加有意義的地方。比如美麗的圖片,一首唯美的歌曲,甚至是親手做的一飯一蔬,都值得你反覆回味。
  • 微笑。大家都知道,人的情緒是會傳染的,一個人真實的發自內心的笑容也會感染到別人。所以,千萬不要吝惜自己的笑容。假如你確實笑不出來,看一看別人微笑的照片也是極好的。


馬克吐溫一百多年前曾說過:“時光荏苒,生命短暫,別將時間浪費在爭吵、道歉、傷心和責備上。用時間去愛吧,哪怕只有一瞬間,也不要辜負。”


幸福在哪裡?一篇讓你獲得幸福感的誠意文章


參考文章:

《求解幸福》 彭凱平


如果覺得好,歡迎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