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當前,教育機構如何在逆境中求生?



歷年2月份都是教育行業最火爆的招生季,然而今年,因為疫情原因所有的教育機構都不得不進入“暫停模式”。可想而知,教育行業正面臨著嚴峻的考驗。

就像《流浪地球》中所說的那樣,“最初,沒有人在意這場災難,這不過是一場大火,一次旱災,一個物種的滅絕,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這場災難和每個人息息相關。”


2020年初,疫情這隻“黑天鵝”,影響著我們的方方面面,更讓正常上學成為了一種奢望。當到了開學時間卻不能開學,“關”在家裡的學子們,去學校上學成為了“嚮往”。


線上教學雖然暫時性的緩解了停課的危機,但是教育行業面臨的問題只增不減,轉型困境、獲客難、留存難等。


如何開展線上教學應急工作?

面對疫情的突發,大多數機構都顯得手無足措,長時間的停課,課消停滯;緊接著而來的大面積退費、春招難等問題;同時,房租、人力成本都在支出,這種“只出不入”的狀況讓眾多中小型教育機構承受了巨大的壓力,甚至面臨倒閉,如何讓課程繼續,保證線下機構收入?


解決方案


首先,面對一系列的突發問題,機構需要保持積極的狀態進行到應急工作中,並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快速反應轉變思維,第一時間做好安撫工作,並和家長、學生進行溝通,取得大家諒解;通過送服務,送課時、線上公開課等方式儘可能的留住自己的學生。

同時,選擇合適的線上教學工具,快速將線下課程轉移至線上,讓課消轉起來。師資是機構最寶貴的財富,如果老師沒有收入就很可能被別的機構挖走,讓老師忙起來,可以讓一部分老師進行線上錄課,一部分老師參與到與家長、學生的課前課後溝通的服務,以及社群運營等工作中去。

同時,機構在做好以上應急措舉的同時,還要不斷開源節流,才能打好這場持久戰。


如何解決線上獲客難問題?

大家都習慣於做線下,可以駕輕就熟的進行線下招生、線下教學、線下轉化等一系列的運作,但是對於線上如何招生獲客對大部分機構來說是一個盲點。


解決方案


相比線上,線下獲客成本較低,而且大部分都有自己的渠道,線上的成本相對較高,需要進行線上傳播推廣包括競價投放、運營等。

從獲客來說,線上獲客形式多樣化,可以進行線上直播獲客形成轉化、通過線上流量獲客、還有社群獲客,針對特定學員進行社群運營形成自己的私域流量。對於運營這塊,獲得場景視頻有專業的運營團隊幫助客戶做好線上運營工作,做到增值服務,大量的運營工具包供大家參考使用。


教師如何快速適應線上教學?

對於教師而言,有的教師有著幾十年的教學生涯,擁有豐富的知識體系,轉線上後老師們是否適應?是否還能和線下教學一樣輕鬆巧妙的將知識傳授給學生,是值得思考的。


解決方案


針對教師問題,有老師在線下講的很好,到了線上不知道怎麼講,是因為線下教學有交流有互動,掌握性更強,更有穿透力;而線上主要是以乾貨內容的短平快為主,老師在進行線上教學時要不斷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保持課堂的活躍度,巧妙的利用線上教學工具進行線上互動教學

獲得場景視頻以大量的教育行業用戶為依託,聚焦在線教育,專注於場景化的打造,積累了豐富的線上教學經驗,多樣化的線上教學工具供老師使用,更加方便快捷的進行線上教學,幫助老師更好的利用互聯網技術做好知識的傳遞。

疫情當前,教育機構如何在逆境中求生?


如何進行線上體驗?

在此次疫情下,所有的線下機構都受影響,相對學科類的機構,素質教育影響更大,如嬰幼兒教育、營地體驗類、舞蹈音樂類影響最大,他們更注重參與度體驗性,很多時候只有經過體驗才會有轉化。


解決方案


大家也不必過多的擔心,我們可以通過技術手段也能解決一大部分問題,讓學生在家也能進行線上體驗,如小班課,強調強互動,利用1對1、1對多等超強互動教學模式來進行素質教育教學,豐富的線上工具滿足日常教學所需,讓學生在家也能動起來,而不僅僅侷限於線下,哪怕是疫情期間也可以達到很好生源轉化,幫助機構實現正常運作。

目前,有很多美術、鋼琴和素質教育方面的機構正在使用獲得場景視頻的產品,如美術寶,他們本身就是一家做線上的機構,利用獲得場景視頻的雲平臺將文化課搬至線上,藉助平臺技術在疫情期間服務著大量的學員。


平臺技術問題是否能得到保障?

在選平臺時,需要進行大量的對比體驗,好不容易選好一個很滿意的平臺,卻又是狀況百出,短時間有大量學生湧入線上,這導致教育機構在線上超負荷運轉,平臺甚至幾近崩潰聲畫不同步、進不去課堂等現象頻發,導致師生線上體驗都較差。


解決方案


其實選平臺就像選男朋友,得根據平臺技術標準、產品功能標準、場景化標準、服務能力四大標準來參考選型,在保證穩定、功能豐富的同時,還要在關鍵時刻不能掉鏈子,售後服務跟得上。獲得場景視頻從開啟應急服務通道至今沒有出現過大的故障,有著千萬級在線併發的保障。並且,分鐘級響應,突發問題及時解決,

7*24*365服務時刻保障用戶使用安全。

疫情當前,教育機構如何在逆境中求生?

能取得這樣的成果並不是偶然,我們擁有15年的視頻雲技術研發經驗,技術穩定且一流,而且前期在技術上做了很多準備,在突發問題來臨時做到萬無一失,從平臺、技術、架構等各方面提前佈局思考。

團隊協作也是應對這次疫情的關鍵,大家都開足馬力,緊密協作,大年初一投入工作,第一時間成立疫情應急項目組,研發連續通宵,加班加點為客戶服務,並得到了用戶的一致好評。


疫情期間,獲得場景視頻共服務

響應客戶34,000

覆蓋學員8,360萬學員

直播時長累計121,670,000小時

直播在線最大併發8,350,000

直播場次5,200,000

點播累計186,000,000小時

小班課直播間11,660,000節課

數據統計截止至2月10日


面對趨勢如何把握?

經過此次疫情後,我相信大家都不難發現,線上線下結合已是一種大的趨勢,在大趨勢面前,風險和機會是並存的,教育機構如何在競爭中佔據一席之地,需要做好哪些準備?


解決方案


不論線上線下,教研和內容作為“教學之本”需做好,要放在第一點,而機構急需做的就是教師隊伍的建設,名牌老師、思維模式、教學方法

有很好的借鑑性;根據自身優勢打造出產品的差異化、個性化,避免隨波逐流,遇到同類競爭的時候才會有優勢。售前售後服務工作需保障能跟上教學節奏,同時,做好資源、技術、資金等方面的長期準備。


同時,在轉型線上時機構需要對自身的組織架構進行迅速調整佈局,主要包括課程研發、助教、推廣引流、銷售轉化、文案、技術支持等。師資團隊主要進行課程內容的研發和教學;運營人員進行課程內容的運營及線上推廣;班主任助教對學生學習情況實時跟進等,同時,機構也要根據自身不同的發展階段和規模來對組織架構不斷調整優化,只有健全的組織架構才能保障線上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在困境中逆流而上。


此次疫情對教育機構來說是一次“試金”之旅,如何迅速轉變思維擁有成長潛力且遇突發事件依然“臨危不亂”,是每家機構要回答自己的重要課題。但是不變的是,獲得場景視頻將繼續深耕在線學習場景的視頻技術服務這個縱向領域,保障教培機構的線上教學在穩定、豐富的場景下進行,為更多機構提供超出服務預期的增值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