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凌晨三點的鬼市,遇見從前的我

在凌晨三點的鬼市,遇見從前的我

在凌晨三點的鬼市,遇見從前的我

通往回家的地下通道,有個穿白大褂的理髮師。每晚收工回家前,他會吹上半個小時的口琴。有時候我回去早,可以聽完整的一首曲。有時候回的晚,只能聽最後飄長的尾音。那些曲子大多我都沒聽過,他自顧自地吹,頭也跟著晃。

在凌晨三點的鬼市,遇見從前的我

這個地下通道據說是北京最早的,兩邊是人行道,中間是汽車道。四壁是沒揭完的小廣告,白色的一條條橫亙著。汽車的尾氣散不盡,無論冬夏,通道里都暖呼呼的。冬天時,流浪貓過了凌晨會在這裡集結,舒服地睡一覺。

在凌晨三點的鬼市,遇見從前的我

路過的人很少去聽,人都急匆匆地,盯著手機。我會站一會兒,閉著眼睛聽。音樂對人的吸引,十分的主觀,一首《在希望的田野上》也能讓我莫名其妙的熱淚盈眶。

音樂能讓一個平凡的時刻變得美妙。

吹口琴的理髮師自稱趙大膽兒,北京人。平生只擅長兩件事:吹口琴和剪頭髮。昨天週三,他把工具收拾回他的小揹包裡。問我要不要去他的秘密基地。

“你去過北京的鬼市嗎?”

“沒有。”

於是和口琴大哥一起去了北京傳說的鬼市,大柳樹集市。

在凌晨三點的鬼市,遇見從前的我

鬼市,是北京的夜間集市。每週三的凌晨兩點以後出現,天亮就集體消失,攤位費10塊錢。

口琴大哥再三囑咐著去鬼市的戒律:

“不能問來路,不能買時間相關的東西。”

在凌晨三點的鬼市,遇見從前的我

先放上一些圖:

一個賣會聊天娃娃的大叔:

在凌晨三點的鬼市,遇見從前的我

在成堆木板裡尋寶的青年:

在凌晨三點的鬼市,遇見從前的我

1986--1990年的各式貨幣:

在凌晨三點的鬼市,遇見從前的我

1980年嗩吶的磁帶:

在凌晨三點的鬼市,遇見從前的我

非常像百達翡麗的手錶:

在凌晨三點的鬼市,遇見從前的我

靠著地球儀的娃娃:

在凌晨三點的鬼市,遇見從前的我

曾經年輕人最愛聽的歌兒:

在凌晨三點的鬼市,遇見從前的我

形形色色的書:

在凌晨三點的鬼市,遇見從前的我

能開機和不能開機的手機:

在凌晨三點的鬼市,遇見從前的我

鬼市聚集著懷舊的少年和老年。我隨機聊了幾個。

家住大興西紅門的陳爺爺每週都要來這裡。左手提著磁帶、右手拎著老算盤,他邊走邊笑。老東西讓他覺得快樂,現實卻讓他感覺害怕。比如今年這個春節,他做了8個菜2個湯,卻是一個人看的春晚。

老伴去世10年了,孩子也在國外。他一個人過著孤獨的日子 。

一些人喜歡鬼市,熱衷懷舊。是因為現實代表著痛苦,而過去幸福而安全。

懷舊是對現實的抵抗。

在凌晨三點的鬼市,遇見從前的我

“這現在啥都發展太快了,太快了!”,只是翻看著小學課本的李姑娘激動地說。

她來鬼市,是因為焦慮。她出生在貴州的一個小山村裡,來到物慾橫流的北京。身邊的姐妹陸陸續續變了,而她卻還和剛來時是一樣,夢想是做一名優秀的數學老師。

每當過得頹靡,李姑娘就要來這裡。同學說她念舊,她說因為這裡的東西都太像她老家。一進這兒,她就保持警惕,提醒自己要記得自己的初心,這一路不能太跑偏。

懷舊有時候是一種對初心的堅持。

在凌晨三點的鬼市,遇見從前的我

吳先生已經半禿了,他記不太清楚自己到底都買了啥。手裡的兩個兜子已經滿滿的。他說,這些東西都能用,他喜歡這些舊東西。這些東西擺在家裡,一進屋,他就會把一天的煩心事兒都擱在外頭。

在凌晨三點的鬼市,遇見從前的我

一路我問口琴大哥,為什麼喜歡吹口琴。他說:“因為我第一個喜歡的女孩兒就會吹口琴,後來我特意學的。那會插隊的時候,因為會吹口琴,當時的知青沒有一個不崇拜我的!”

說起過去,他充滿熱情。

“現在的愛情都沒個樣子了!”他說。

有的人懷舊,是為了給曾經美好的東西一個寄託。

在凌晨三點的鬼市,遇見從前的我

“沉湎過去,會不會就忽略了珍惜現在呢?”我問口琴大哥。

大哥眉毛皺成一個小山,眼珠向上轉,想了幾秒說:“我不知道你說的沉湎是啥意思,我文化水平不高。不過,我媽從小就告訴我,人不能忘本。”

人不能忘本,這句老生常談的漂亮話,卻好像打通了我的任督二脈。

經常有機粉問我,為什麼曾經的友誼漸行漸遠?為什麼刻骨的愛情分崩離析?為什麼工作上的堅持會變成特立獨行?

如今的世界,是不是變成和大多數人一樣的冷漠、自私,隨波逐流,日子就能過的更容易些?

這樣的問題,我也不是沒有困惑過。我是被時代速度拋棄的人,我不如很多人的隨機應變和大步流星。

面對改變,無論是在辦公室政治還是現代社會人對情感的重新定義。我時常因心存困惑而顯得遲鈍。到底什麼是應該變的?什麼又是不應改變的?

在凌晨三點的鬼市,遇見從前的我

改變太容易,難的是不變。古有獨愛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今人卻仍甚愛牡丹

畢業四年,很多曾經的朋友都鮮有聯繫,我們不得不承認,大多數人的友誼是非常短暫的,尤其是女人間的友誼。

我身邊一直保持聯繫的朋友,有不受應試教育摧殘依然保持教育初心的老師,有身在國家機關工作仍舊追求詩和遠方的公務員,有即使身居高位依然對底層工作人員關愛有加的職場精英。我們時常討論,這個世界的變與不變。

堅持的原因也許只有一個,放棄的原因有一籮筐。但是能守得下來的東西,才是構成一個完整人的關鍵。這大概就是老話說的“本”。

什麼是本呢?

小時候我吃奶奶炒的土豆絲,我覺得那是世界上最好吃的土豆絲;爺爺可以把乘法口訣倒背如流,我覺得那是最厲害的技能;還有那個坐落在五線小城市的我的家鄉,曾是我覺得世界上最大最好玩的的地方。

現在我長大了,我生活在最繁華的都市,接觸的人才高八斗。我知道奶奶做的土豆絲其實很普通,爺爺會的乘法口訣也那麼稀鬆平常,那個我出生的小地方落後偏僻又古板。

但是,那些確是滋養我生命的“本”,是我走出無數個“我”所獲得的更新的“我”。那始終是源頭,無論我見過多高的山,多華麗的風景,那些東西始終在生命的最前頭,構成了現在的我。

在凌晨三點的鬼市,遇見從前的我

天微微亮了,我掏出手機,給奶奶發了條短信。“奶奶,我這週末回去!我想你做的土豆絲了”。

End

隨 轉 評

參考答案

關於過去,你有什麼想說的

留言區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