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問忠臣和良臣有何區別?魏徵的回答揭示了人性的最大弱點

對唐朝歷史比較熟悉的朋友都知道:魏徵原來是為唐太宗之兄——“隱太子”李建成效力的。玄武門之變後,唐太宗李世民知道他有才,所以不計前嫌起用了他。被李世民起用後,魏徵受命招撫原來李建成、李元吉勢力較集中的河北地區各州縣。在招撫河北州縣的過程中,魏徵未經請旨就釋放了齊王李元吉的舊屬李志安以及隱太子李建成的舊屬李思行。直到完成招撫使命回京後,才把這一切向李世民奏明。李世民聽了很高興,因為他明白:魏徵這麼做其實是替他延攬人心。


唐太宗問忠臣和良臣有何區別?魏徵的回答揭示了人性的最大弱點



雖然李世民對魏徵的做法沒意見,但朝中某些小人可就不這麼想了。他們紛紛上奏摺誣衊魏徵結黨營私、意圖不軌(原話是“阿黨親戚”)。俗話說“三人成虎”、“積毀銷骨”,攻擊魏徵的人一多,李世民也不免動了疑。於是,他指派近臣溫彥博調查此事。溫彥博調查後的結論是沒這事,但同時也在李世民面前指責魏徵說:“徵為人臣,不能著形跡,遠嫌疑,而被飛謗,是宜責也。”大意是:“魏徵作為大臣,為皇帝辦事的時候不能避嫌,本身就有責任。”於是,李世民命溫彥博前去申斥魏徵。

魏徵受到申斥後,來到李世民面前解釋說:“臣聽說君臣一心,如同一體。我作為臣子,在處理公事時,哪能光想著避嫌呢?”李世民聽後,很不高興,說:“行了,朕明白了。”魏徵接著叩頭解釋說:“希望陛下使我成為良臣,別讓我成為忠臣。”李世民聽了這話,吃驚地問:“良臣和忠臣有什麼區別嗎?”


唐太宗問忠臣和良臣有何區別?魏徵的回答揭示了人性的最大弱點


魏徵解釋說:“歷史上的稷、契(稷是后稷,傳說他在舜時教人稼穡;契,傳說是舜時掌管民治的大臣)咎陶(此人是堯帝時的賢臣,主要功績有制定刑法和教育,幫助堯和舜推行“五刑”、“五教””)等在賢君聖主手下幹出一番事業的人都是良臣;歷史上的龍逢、比干(分別是夏代和商代的大臣,都因向進忠言而被昏君所殺)等只得了個忠名的大臣都可以算作忠臣。良臣不僅自己能留下美名,還能讓君主國祚長久;凡是做了忠臣的,一般都是遇上了昏君,到頭來落得個身死族滅,只留了個忠名。”李世民聽後說:“解釋的很好,當皇帝的人如何才能成為明君呢?”


唐太宗問忠臣和良臣有何區別?魏徵的回答揭示了人性的最大弱點


魏徵回答說:“只有善於聽取多數人的意見,不偏聽偏信才能成為明君;如果只信任一兩個人就往往成為昏君。比如,秦二世只信趙高,天下崩潰了;梁武帝只信朱異,侯景作亂了;隋煬帝只信虞世基,結果天下的老百姓紛紛造反了,他還不知道。”

魏徵的這些話雖說是對唐太宗李世民說的,但對我們普通人又何嘗沒有借鑑意義呢?當今,很多年輕人之所以誤入“傳銷團伙”,老人之所以被“保健品騙子”所矇騙,實際上就是因為人性存在的一個大弱點——偏聽偏信。如果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不盲目信任某個熟悉的人,始終堅持學習新的知識、新的事物,那麼我們就必然能夠看清一切騙子的伎倆,自然而然地心明眼亮起來,不是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