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中國網民規模達8.54億人,成為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新引擎

​經過短短25年的發展,中國網民規模目前已達近9億人,中國已成為名副其實的網絡大國,互聯網+也成為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新引擎。而從支付到購物,從出門到旅遊,互聯網不僅在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也可能改變著每一個普通中國人的命運。


如今中國網民規模達8.54億人,成為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新引擎

9月10日,焦振中作為特別嘉賓參加了一場特殊的活動,焦振中沒有想到,自己十六年前的一次嘗試成為了中國開啟互聯網支付時代的開端。

如今中國網民規模達8.54億人,成為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新引擎

互聯網用戶焦振中:16年前我在淘寶網上瀏覽到一款相機,當時淘寶網的客服給我提供了一個交易流程,由我把買相機的錢提供到一個淘寶網的銀行賬戶上,再由賣家把這個相機發給我,我收到相機之後,淘寶網才會把這個錢打給賣家。

如今中國網民規模達8.54億人,成為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新引擎

如今在中國,每3個手機用戶就有2個使用移動支付,已成為全球最大的移動支付市場,互聯網在改變我們消費方式的同時,讓更多的普通人看到了創業的機遇。五年前,大學還沒畢業的彭瑛其,開始了網上開蛋糕店的創業經歷。五年過去,這家小店從線上渠道拓展到線下,如今已在全國多個城市開設30多家線下門店,年營業額突破1億元。

Boncake聯合創始人彭瑛其:網絡都比較倡導內容創新,然後傳播速度又比較快,所以說我覺得網絡讓我們這種創業型的企業,能用比較快的速度傳播到大眾的視野中去。

借互聯網之力,有人打拼方興未艾的事業,有人則發揮職業生涯的餘熱。52歲的劉德平稱得上是公司裡最年長的外賣騎手了。工作日的午餐時段,他剛剛結束繁忙的送餐工作。

外賣平臺騎手劉德平:這一中午就從11點到1點半之間,能跑22單最多的。有很多外國人,能幫上忙。一敲門或者一打電話,嗨,我的朋友你好嗎?他問你是哪位?我就說我是送外賣的,你的外賣到了,請開一下門。

做外賣騎手工作穩定,收入也不錯,劉德平決定繼續幹下去。他告訴我們,自己已經是互聯網大軍的一員。

外賣平臺騎手劉德平:以前不知道什麼叫互聯網,到現在知道這個東西確實很好。就是讓你在有很大的信息量,而且在信息量的大範圍當中還能讓你賺到錢。

中國成互聯網用戶第一大國

1994年,中國真正意義上接入了互聯網,到今年已經整整25年。25年中,中國互聯網經歷了哪些,並取得了哪些成就?

記者張馨月:1994年中國有了第一條互聯網國際專線,中國有了真正意義上的互聯網。從1994年到2019年,短短25年的時間,中國互聯網經歷從以門戶網站和搜索引擎為代表的只讀互聯網時代,到博客為代表的既可讀又可寫的時代,再到我們現在的移動互聯網時代,中國已經毫無爭議的成為互聯網用戶數的第一大國,8.54億人,比美國和印度加起來的數量還要多,移動支付和電子商務的數量也是全球第一。

如今中國網民規模達8.54億人,成為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新引擎

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整個數字化和信息化和每個各行各業的融合已經是越來越深的。而這恰恰是中國在全球,在這個產業方面最領先的。巨大的市場容量,潛在的人口紅利,給了中國互聯網一片發展的沃土。25年間,從電子支付到無人售貨,從人工智能到萬物互聯,不斷創新的中國互聯網正以更快的速度進行迭代,2019年9月10號,阿里巴巴集團創始人馬雲正式宣佈卸任,新任董事局主席張勇則宣佈了阿里巴巴未來發展的新目標。

阿里巴巴集團創始人馬雲:今天不是馬雲的退休,而是一個制度傳承的開始。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勇:我希望我們的平臺繼續成長,能夠服務超過10萬億人民幣以上的消費規模。

如今中國網民規模達8.54億人,成為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新引擎

中國互聯網巨頭在傳承中持續發力,新生代們也已經展露頭角,小米、美團相繼在香港上市;拼多多僅用了三年時間就敲響納斯達克的上市鐘聲;星夢吧將互聯網與娛樂文化相結合...... 這些互聯網行業的後來者用全新的商業模式打開了一扇扇大眾消費的大門。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我國互聯網普及率達61.2%,網絡購物用戶規模達6.39億,在線政務服務用戶規模達5.09億,佔網民整體的59.6%。2018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31.3萬億元,佔GDP比重達到34.8%。

北京郵電大學教授楊學成:在中國很多互聯網平臺,他們在技術研發方面有了足夠的技術儲備,在商業模式方面,我們中國的互聯網公司對整個世界的互聯網經濟也有很大的推動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