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回家系列之三——路途遥远,小心腿肿

曾几何时,祖国的交通还不像现在这么发达,我从广州第一军医大学回黑龙江老家过年,需要连续坐56个小时的火车,虽然不至于买挂票,但硬座仍然是穷学生的不二之选,每次上厕所要提前20分钟挤过去,等到下火车时双腿像灌了铅一样,最明显的症状就是腿肿。

过年回家系列之三——路途遥远,小心腿肿

其实,腿肿的道理很简单,长时间坐着,水往低处流,于是就造成了体位性的水肿。

过年回家系列之三——路途遥远,小心腿肿

当年少不更事,并没将腿肿当成什么大事,随着学习医学知识的不断深入,才知道这种水肿造成的损伤不容小觑。

首先,"流水不腐,户枢不蠹",长时间的下肢血流不畅易形成深静脉血栓,这些栓子如果脱落,随血流进入脑血管就会造成脑梗,进入冠脉就会造成心梗,进入肺动脉就会造成肺梗,而这些都是危及生命的。

其次,长时间的水肿、浅静脉扩张,易造成静脉瓣扩张、关闭不全,最终导致下肢静脉曲张;另外,长时间水肿、血流不畅,还会造成肢体远端缺血、缺氧,对脉管炎及糖尿病晚期患者尤其会造成不可逆的损伤,甚至肢体坏死。

过年回家系列之三——路途遥远,小心腿肿

其实我们身体本身就具有一种预防水肿,使"水往高处流"的能力,这就是肌肉泵作用。所谓肌肉泵是通过肌肉的收缩、舒张形成挤压力,使其间的静脉容积缩小、扩大,同时静脉瓣具有单向限流的作用,使受挤压的血液可以向近心端流动。

过年回家系列之三——路途遥远,小心腿肿

因此长途旅行的乘客可以通过收缩、舒张下肢肌肉促进血液流动,从而减轻下肢水肿。大家可以根据自己所处的具体环境选择以下方法:

第一,静态收缩。这种方法适合所处空间较为狭小的乘客。虽然腿部姿势不方便有太大改变,但可以通过肌肉的绷紧、放松来减轻下肢水肿。

第二,坐位屈伸运动。这种方法适用于有一定空间但不便站立的乘客。具体操作方法就是在保持坐位不变的状态下,进行屈伸脚踝、屈伸膝关节的运动。

第三,正常行走。走路虽然看似平常,却是一项需要调动下肢各块肌肉的复合运动,因此如果每隔30-40分钟能起身散步5分钟,可以有效缓解下肢水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