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遠山區的鄉村如何發展?農村人將何去何從

現在提起農村總是會勾起我們這些從農村走出來人的"鄉愁",有些眷戀和懷舊。現在的農村已經不是我們兒時的那個樣子,泥濘土路換成了水泥路,灰暗的路燈代替了手電筒,機動車換下了自行車,這些都是社會發展的必然,更是社會進步的表現。唯有昔日村莊的繁忙被寂靜代替,老農民把年輕人代替讓人不得其解。社會的發展規律應該是後浪推前浪,但現在大部留守在農村地區的農民是前浪推後浪,年輕人盡數外出,老弱婦孺皆留守村莊,造就了大量的"空心村",嚴重影響了鄉村振興戰略的發展。

偏遠山區的鄉村如何發展?農村人將何去何從

為了改變農村發展的現狀,國家近年來對"三農"的投入力度是前所未有的,為促進農村的改革,農業的發展,農民的增收,是要政策有政策,要錢給錢。在國家利好的政策支持和資金的扶持下,各地也湧現出了很多的"新農村""小康村"。這些地方的農民再也不用辛苦的出遠門打工,孩子也不用送到城裡去求學,小病基本在家門口都可以解決,村莊也恢復了往日的熱鬧甚至比以往更繁華。

偏遠山區的鄉村如何發展?農村人將何去何從

但今天我們說的是偏遠地區農村的發展前景,所謂的偏遠地區就是交通不便,信息閉塞,人居分散,產業結構單一,底子薄發展慢的地區,在交通、環境、文化等各方面都發展遲緩或低下。作為偏遠地區的鄉村,首先地理位置都普遍在遠離經濟發展強勁的城鎮,享受不到城鎮發展所帶來的輻射效應,先天具有自然環境、資源稟賦都是難以改變的約束條件,普遍存在著先天性的侷限和不足,而這些地區的絕大多數鄉村都不具備工業化、城鎮化的可能,產業基本上是以單一的小農業為主,這是絕大多數偏遠地區鄉村振興所面臨的共同問題和挑戰。

偏遠山區的鄉村如何發展?農村人將何去何從

相對於城郊農村或者平原地區農村而言,偏遠地區的農村不僅人均耕地面積更加少,靠近山區導致耕地碎塊化更加突出,農業結構化程度更加單一,農業生產規模更加偏小,人地需求矛盾更加尖銳,這些問題都是實施鄉村振興、農業強國目標所不容迴避的最大現實狀況。

偏遠山區的鄉村如何發展?農村人將何去何從

有些人可能會說都21世紀了,這些地方還是這麼窮沒有發展,肯定是因為這地方農民懶惰或者是愚昧知足而安。其實農村的發展缺的是資金,人才,技術和資源。而廣大農民的精明度和思考力絲毫不比任何企業家弱,只要有了實力、有投資機會和有效的鼓勵支持,農民也是有把黃沙變成黃金的能力。

偏遠山區的鄉村如何發展?農村人將何去何從

對於這些不適合規模化,機械化發展的地區,要適時的引導農民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堅持走品牌化,綠色化,質量化農業,實現由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推進山村單一小農戶農業的高產量轉化為市場需求價值的高效益。偏遠地區的鄉村要大力開發適合本地氣候、土壤、水質條件的農產品,充分挖掘具有地方特色文化,地理和歷史人文的品牌價值,以精緻消費需求為引導,推動農產品由規模化生產轉向優質、高端、特色生產經營化轉變,使各具特色的山區地域資源優勢轉化為市場競爭優勢,破解農產品同質競爭和增產不增收困境,提升產業升級和推動鄉村產業振興。

偏遠山區的鄉村如何發展?農村人將何去何從

只有把偏遠山區鄉村的單一小農戶引入到現代化農業生產的軌道上來,才能解決偏遠地區的鄉村振興問題。才是我國從農業大國走向農業強國的關鍵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