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投資 我的投資理念

本篇文章為我在雪球app創作的文章,閱讀量達到62萬,並選入今日話題系列。我希望分享此文到今日頭條給更多讀者分享我的投資理念。

2001年9月4日,經證監會批准,華安基金獲批准成功推出中國第一隻基金。這不僅意味著更豐富的投資品種,還意味著中國的金融市場正逐漸變得系統化、全面化、成熟化、自動化。

從此以後,ETF基金廣受投資者青睞,證監會向美國成熟的基金體系學習,後續推出多種基金:行業基金、指數基金、混合基金和貨幣基金。

初識基金

第一次接觸到這個全新的投資產品——基金,源自巴菲特的推薦,在接受CNBC電視採訪時,巴菲特也強調:對於絕大多數沒有時間研究上市公司基本面的中小投資者來說,成本低廉的指數基金是他們投資股市的最佳選擇。

於是我邁出了打開新世界大門的第一步。我先是在支付寶的螞蟻財富瞭解了基金,畢竟是個小白,只會點開一些主頁的推薦基金。因為我喜歡科技,尤其是美國的MAGA四巨頭,所以一個以一筆錢投資美國科技巨頭的標語吸引了我點開那個基金——納斯達克100指數。

第一筆場外基金投資

我索性在2019年的9月份投資了一筆錢,但是市場恰巧在我進場時開始了一段理性回調。因為是小白嘛,過了一段時間就撤出下車了,然後市場開始了新一段上漲。後來我在書中知道我就是那個典型的韭菜。

不過在我讀完@銀行螺絲釘的《指數基金投資指南》後,其刷新了我對基金的一切看法。現在簡單概括下:1. 長期持有一隻好基金,並按時定投基金才能分攤成本,逢低建倉,等待反彈。2. 選基金要基於自己的判斷,選擇在自我能力圈範圍內的基金投資,不盲目跟從推薦、熱門基金。(今天的話題,後面仔細講一講)

隨後我與自己約定每週定投一筆錢到納斯達克基金。

基金投資 我的投資理念


後來收益率達到了18%-20%左右我記得,反正就是很自豪哈哈哈(韭菜的心理活動)。

接下來我自認為走上了開掛投資之旅(埋下伏筆哈哈哈。。耐心讀完唄)

下面正式進入我個人對基金的理解與分析(如有不足,多多指教)

一、基金分類

基金分為寬基和行業基金。

寬基是覆蓋多個行業的基金,具有投資面廣、持倉豐富多樣等優勢;行業基金顧名思義投資的是特定行業,如醫療基金,只投資醫療板塊的股票。另外被動基金也就是指數基金,也是寬基,如滬深300,一筆錢就可以直接投資大盤指數,買的是國運!投資的是國家!

二、基金配置

我將基金不同配置分為3類,保守型、穩健型和激進性。

保守型投資策略

想要保本並追求一定的資產增值的投資夥伴們可以選擇這個投資策略。

保守型投資主要配置債券、貨幣基金。這裡介紹一個大家都熟知也都用過的產品——餘額寶。餘額寶背後其實就是貨幣基金,靈活取用,在開通餘額寶的時候我們要自己選擇貨幣基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

另外一個,債券,債券可以選取雙債混合,長短債都有的債基。債基一般把8到9成以上的前買入到債券,其他一部分買入股票來放大收益,還有一筆可能就是現金或者銀行存款理財。這樣的基金一般在股市下跌的時候上漲,股市上漲的時候保持正常上漲趨勢。大家可以關注下招商的雙債混合基金。另外以提高收益率,可以適當買入一些混合基金來放大自己的收益。

投資整體建議:7-8成買入債券或貨幣基金,其餘分配到股票、混合或者指數基金。

穩健型投資策略

我覺得穩健型投資人追求的就是進一步的成長。

穩健投資者可以買入大盤指數基金,比如滬深300、上證50等等。我們拿最近比較火的創業板舉例子。創業板指自2月3日一度補回缺口並繼續上漲,成為最快反彈的指數。創業板指到前幾天最高點有接近20%的漲幅。如果買入相對基金,可以獲取可觀的收益。

長期來看,穩健投資者可以買入大盤指數基金,並根據點位來判斷投資策略。因為長時間以來大盤圍繞3000點徘徊,構成足夠豐富的投資策略。比如2800點位一下可以增加定投,2500點位左右可以增加定投力度。

一句話總結,國家長期都是上漲的,大盤永遠守住3000點也皆有可能,買入指數基金就是買國運。

激進投資策略

我自己就是這樣的投資者,成為激進投資人或許需要時間過渡下,才能有主管判斷力去選擇自己要投資的行業。說到這裡,激進投資可以配置一些行業基金,當然要基於自己主觀判斷去做。拿近10年最賺錢的行業——醫療,來舉個例子。畢竟我是9月份接觸的基金投資,所以過了幾個月的實踐得真知的行動後,我對基金有力比較系統的理解。於是開始接觸行業基金,當時醫療處於低估值區間,受各種因素影響。但我相信春季流感高發,疫苗有爆發的潛力。所以在11月份開始定投醫療,到現在有19%的收益,看下收益曲線,典型的微笑走勢。

基金投資 我的投資理念


總結:激進策略投資者可以配置行業基金,抓住機會與市場熱點來獲取不錯的收益。債券的配置可以自行安排。

三、如何才能選出好的基金

現在我們正式進入基金選擇的階段。

首先如果你要選擇一個被動基金,也就是指數基金。比如滬深300,上證50,那麼就比較輕鬆一些。因為不同的滬深300基金都是以滬深300大盤走勢為參考,那麼我們該怎麼篩選?

1. 選擇跟蹤誤差小的基金

跟蹤誤差越小,我們就越能得到與大盤收益接近的收益率。我們可以看看博時滬深300指數A的跟蹤誤差,最下面寫到0.11%

基金投資 我的投資理念


再看看景順長城的滬深300,跟蹤誤差0.20%

基金投資 我的投資理念


很明顯第一個基金在跟蹤面上比較有優勢。但這不能作為我們唯一的判斷

2. 基金規模

基金規模越大的基金意味著基金公司的規模化,規模越大一般投資成本越低。而且也意味著有更多的人願意並相信基金經理,投資到這個基金,所以基金規模一定程度上意味著這個基金很受歡迎,也大大降低了基金退市的風險

3. 基金經理過往業績

在這裡我想以劉格菘過往業績作為參考。大家可以看到劉格菘掌管很多基金,而且業績也不錯,比如小盤混合,可以看到在18年底的走勢比較抗敵,在年後的走勢更不用多說,漲的非常猛。而擁有如此出色業績的基金經理,發佈新基金一天就能突破數十億的買入,受投資者追捧就不足以為奇了。

4. 管理費用&手續費

基金投資分為申購和贖回,一般都會有申購贖回費用,不過一些平臺會把申購費用降的很低。一般基金長期持有就不會收取或者收取很少的贖回費用,就是賣出費用。另外我們要看基金的管理費,所有基金的檔案中都會標註每年的管理費,當然了越低越好,越低越有利於保護已有收益。

5. 基金持倉

一般我們還要看基金的持倉,比如拿我最近關注的新能源為例子。我發現富國新能源基金和信達澳銀新能源產業股票都是新能源主題基金,但是怎麼選呢?索性我打開了富國新能源的基金持倉,發現有鈷業股票的持倉,而我最近得知鈷業受到寧德時代與特斯拉合作的利空,那麼我可能會深思熟慮其他方面再決定。而我發現其他基金沒有鈷業持倉,我索性會選擇後者。結果就是那些鈷業股票連續跌停導致收益不好。不過最近鈷被特斯拉作為長線重要資源,或可受到利好影響。

四、我心中的基金王中王

首先是場外基金

1. 中歐醫療健康混合A(理由:疫情影響,相關板塊利好,口罩需求增長,有投資潛力。另外醫療創新是全年投資邏輯)

2. 信達澳銀新能源產業股票(理由:持倉收益高,效果好,持倉股票均為高潛力精選股票,並看好2020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與佈局)

3. 廣發小潘成長混合(LOF)(理由:基金經理業績好,表現佳,小盤成長股有十足潛力,看好未來增長)

其次是場內基金(需要證券賬戶才能投資)

1. 科技50 - 515750(理由:反彈強,自2月3日到現在反彈力度大,成分股成長價值高)

2. 半導體50 - 512760(理由:2020年貫穿全年的投資邏輯)

3. 消費50 - 159928(理由:相信消費業2季度的回暖與爆發增長)

五、致謝

謝謝您用心讀完我的投資分享!

感謝雪球平臺給我成長的平臺,在這裡我見證了自己的成長與雪球的成長。

@雪球 @雪球活動 @雪球徵文 @科技50ETF @5GETF @半導體50ETF @消費 @不明真相的群眾

$科技50(SH515750)$ $半導體50(SH512760)$$消費50(SH51565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