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中日戰爭的幾點看法


甲午中日戰爭的幾點看法

1894年中國還是清朝的時候,在朝鮮發生了東學黨起義,請求清政府出兵幫助鎮壓,李鴻章派遣淮軍由水陸兩個方向入朝作戰,日本此時也乘機派兵到朝鮮,蓄意挑起與中國的戰爭。

一,中日兩國朝堂的對比。

此時的中日兩國都經過近代化改革,清朝主要是建設北洋海軍跟經濟上與軍工上的洋務運動。政治層面上經過鎮壓太平天國等農民起義運動,皇帝直接領導的軍隊八旗軍綠營軍與蒙古騎兵反而是變弱到可以忽略不計。以李鴻章等洋務派為代表的地方實力派手中卻是掌握著淮軍等私人武裝反而是戰鬥力最強,於是乎清朝此時是一個強枝弱乾的局面。此時的清朝光緒皇帝親政已經五個年頭,當時慈禧太后在朝中仍然有相當大的影響力,朝中形成帝黨與後黨還有清流派三股勢力。光緒皇帝急需要一場戰爭的勝利來確立自己在朝中的絕對權威。但是光緒皇帝此時對於日本的瞭解程度依然停留在碎爾小國,中國天朝學生的時候,倒是李鴻章作為北洋大臣對於日本現在的變化了解更為清楚。於是帝黨跟清流派主戰,李鴻章等地方實力派則主和。光緒皇帝希望通過跟日本的戰爭削弱李鴻章的軍事實力以增強自己的影響力。李鴻章則不希望自己的淮軍實力受到損失。李鴻章曾寫下“一萬年來誰著史,八千里外覓封侯。”此時的中國則是君弱臣強,大臣間互相鬥爭。光緒皇帝的老師是戶部尚書翁同龢,掌握著清朝的財務支配,跟李鴻章有私人恩怨。李鴻章的北洋海軍需要戶部尚書翁同龢的財政撥款,於是翁同龢便百般刁難,阻止北洋海軍購買新的戰船跟火炮。李鴻章的敵人,除了日本,還有帝黨。戰前的清朝主戰派對日本沒有進行詳細的調查。戰略目標也只是禦敵於國門之外,打退日本野心就好。

此時的日本經過還政天皇的倒幕府運動與明治維新,從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教育民生等領域進行了全面西化的改革,明治天皇從地方實力派各個藩手中收回了軍隊,軍隊也進行了全面軍事改革。從軍工到軍事編制軍事訓練都跟西方列強學習。制定了開拓萬里波濤的宏偉國策,任用伊藤博文為首相。伊藤博文曾寫下“計利應計天下利,謀名當謀萬世名。”一副君明臣能,國運蒸蒸日上的景象。相比清朝內部矛盾激烈,制約海軍發展,日本是君臣同心捐款籌錢購買新型軍艦。日本明治天皇及皇后帶頭捐款,大臣官員也主動捐獻工資的一部分。上下同心發展軍事實力。戰前日本朝野已經制定了征討清國方略,讀者有興趣可以自己百度一下。裡面詳細提到了清朝的內部情況,一國十八省已經是變成了十八個小國,其主要作戰對象是李鴻章的淮軍陸軍跟北洋海軍。制定的戰略目標則是全殲北洋海軍,擊敗淮軍攻入清朝國境,水陸並進兵臨北京迫使光緒皇帝簽訂城下之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