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陝州城《鐘鼓樓》

走進風景區一直往西,就能看到北邊一個景點,它就是陝州鐘鼓樓,有叫譙樓。此樓始建於唐代,樓高19米,寬37米,是古代進行瞭望報時和報警專門建築的。樓下是一條長達18米的拱形洞朝南,洞兩邊有一副對聯:四面雲山三面水,半城煙樹半城田。高度概括了陝州古城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宜人自然風貌。洞頂有45根粗大方木橫排,代表著《河,陝,汝道》19個縣。這19個縣河南府10縣:有洛陽,偃師,鞏縣,孟津,登封,新安,澠池,宜陽,永寧,嵩縣。陝州4縣,陝縣:靈寶,閿鄉,盧氏。汝州5縣:臨汝,魯山,寶豐,郟縣,伊川。洞頂橫木上掛著七,八個小木籠,籠內裝著靴和帽。清官留靴,贓官留帽,代表老百姓對官員評價。對為官一任是不是清廉進行公示的好方法。登上鐘鼓樓,可以看到高大寬敞的廊道,東西兩面牆上鑲嵌著十幾塊薄石碑。上邊刻有歷代名人書法家的筆跡,也記錄著每個時代修鐘鼓樓:洞人物銘傳。在靠北邊的正牆上,有一塊較大的石刻,是武則天於676年東去洛陽路過陝州時留下的墨跡。可惜的是這件珍貴文物在日本侵華日軍佔踞陝州城時被毀,具體內容無據可查,延續2000多年的陝州古城,的的確確毀滅了。1995年緊靠鐘鼓樓西邊原來的女子中學,建築國際大鵬酒店,我跟著封丘建築隊幹了45天,在此期間多次和年老人聊天。把原來祖父所知道的情況內容記錄,收集多方面資料和很多作者精點內容,彙集隨便速寫發表,本人只上五年級,文化水平有限。有過幾年國際大鵬酒店二期工程,在原來的西邊建築,我趁中午去鐘鼓樓,門票十元,祖父是居住陝州城南街做鑄銀生意,字號和興樓。由於我現在年紀大,記憶力差,有時夜間睡不著覺,沒開電燈,可能文字有打錯,靠著記憶都是在手機上編寫修改,沒有底稿,不突發表水平,讓原來居住陝州城的人們和未知陝州城的人,多瞭解陝州城兩千年來的風雲變幻,為後人留做紀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