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分享,一个在非标自动化行业磨炼4年的成长经历和颇多感触

同行分享,一个在非标自动化行业磨炼4年的成长经历和颇多感触

12年我从模具行业直接转到自动化行业,做一名机械设计师,我进入的公司也是新转型公司,之前是做模具的,后来看到医疗自动化行业前景比较好也就转型了。

同行分享,一个在非标自动化行业磨炼4年的成长经历和颇多感触

转行后我的基本工资是5000/月;主要任务是做自动化设计,其实仿造别人的设备,绘制一下3D而已。

我知道既然是转行就必须要忍耐,要努力学习,因为你没有经验,没有做过非标设备,因为你对这个新的工作没有一点认知;

面试可以糊弄过去,但是实际工作必须要认真对待,不然你很难转行成功,一般的小公司是不会培养员工的。

我心态调整好久去上班了,前一个星期是仿造设备绘制3D,任务虽然重但是对于我使用过2年的SolidWorks来说没有什么难度,我白天绘制3D,晚上学习非标设备资料,看很多的资料,有气动选型资料、传感器资料、机械结构资料等等!

同行分享,一个在非标自动化行业磨炼4年的成长经历和颇多感触

每天重复着工作,坚持了1个月,把几台设备3D都绘制完成了;再第2月工作情况发生了变化,需要选型,需要计算,需要做实验,需要整理BOM清单等等;

对于这些新鲜的工作内容,我一时间不知道从何下手去做。我试着去请教别人,但是做机械的就我1个,做电器也就一个。

我开始百度资料,我找到了米思米,我看到了很多零件是都是标准件,可以直接选用;但是当后来采购的时候,发现价格非常的贵,根本不是小公司能够接受的!第2月我的工资被降到了4000块,心情特别难受!但是我必须得学会忍耐,必须学会坚持,不然很难达到目的!

同行分享,一个在非标自动化行业磨炼4年的成长经历和颇多感触

我艰难的熬过了半年,我觉得我基本的工作任务都知道怎么去做,如何去做,但是在机械设计这点缺少经验,脑袋变得非常空洞,不知道怎么去设计,不知道怎么去改进,不知道怎么去 构思机械结构,更不用去说如何实现整个设备的布局策划了!

第一条线有贴标、加药、烘干、组装、抽真空、包装、离心等设备;公司开会决定先要自己把加药、烘干、抽真空、组装等主要工艺优化。

仿造别人设备出现的了问题,我不知道怎么处理,我不想就这样的离开这样的学习的机会,我在公司开例会的时候说:“我现在能力不行,但是请给我一段时间,我相信我可以胜任的”. 结果公司还是愿意给我这个学习的机会。

我开始关注行业内的设备,同行的视频,开始研究思考别人的设备,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做是什么目的,结果是什么。

同行分享,一个在非标自动化行业磨炼4年的成长经历和颇多感触

我发现了烘干的问题,我按照自己的想法开始收集资料,寻找符合医疗行业的保温材料,重新设计加热内部循环结构,申请采购部分零件进行试验,公司领导很爽快的答应了。试验的结果很好证明了的我方案。

保证了100个出口的流量以及温度,解决了之前的加热烘干不均问题。

整条生产线的工序流程,还有主要工艺生产要求,了解清楚后,我们开始收集设备问题、总结问题、处理问题,整线从现在我的角度去想,根本就不符合生产要求!

但是当时我们什么都不懂,初入医疗行业,做医疗器械的设备,我们连医疗器械产品分类都不懂;我们把所有的问题收集到了,整天就是想怎么去解决现有的问题,天天这样;

后来我知道整个项目是2条生存线,第一条生产线是购买别人的设备进行仿制,第二条生产线是自己能够完成整线,整个项目周期是12个月;

项目出现了大问题,因为产品出现的问题, 导致振动盘供料不足,合格率非常低,成功率大约80%,一时之间我们也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我们联系振动盘供应商过来帮助处理,但是谁都无法保证合格率,因为产品尺寸问题不容易辨别方向,产量要求也高12000/h!我也忘记了是谁想的办法,使用传感器去检测,然后再进行剔除。

同行分享,一个在非标自动化行业磨炼4年的成长经历和颇多感触

从什么都不懂开始,学习机械结构设计、气动元件、电器元件选型应用以及了解相关原理图的应用我用整整2年的时间,才能勉强能够胜任这设计的职位,期间的艰辛无法言语;

我在14年开始报考学历,提升自己,因为我实践经验比较丰富,理论知识根本不了解!这个社会比你努力10倍的人一样在努力!如果你不努力,你永远会被别人替代!

原来的医疗器械生产线,市场基本饱和,公司生存都很艰辛,公司不想就这样的垮下去,销售的人员开始拓展医疗器械产品,公司又开始进入新的医疗器械产品的产线,定位为中高端生产线。

相关元件选型都是国外的大品牌,公司开始申请设备专利、设备CE认证,ISO90001认证、开展会等等,公司步入新的台阶,我没有选择只能努力的提升自己,因为我不想被替代,因为我知道自己的能力还不行,我开始百度行业相关标准,设计规范流程,下载很多设备视频,下载很多3D设备资料。

我去看了很多次展会,了解很多其它行业的自动化设备,了解了很多电控、气动的产品还有很多厂家,我觉得自己眼界突然的开阔了。我去看了很多医疗器械产品生产厂家。

我觉得我不应该去看,我想起了一句话“眼不见为静”,他们生产厂家生产的环境,使用的设备,以及质控环节,都很差;看了以后我自己都不想使用这样的医疗器械产品。当然国内也有好的医疗器械产品生产厂家,但是毕竟那是少数!

同行分享,一个在非标自动化行业磨炼4年的成长经历和颇多感触

不知不觉我已经忍耐了4年,我积累了很多经验,我学到了好多知识,我有别人所不有的经历,我有别人所不有的耐心,我知道我自己已经完全可以胜任完成1整套设备;

4年的时间在公司里过失太多太多,数也不数不清楚,不敢提有什么贡献,都是自身的缺陷。十年学艺潜心修志啊!前4年内心不敢有争执,努力的学习技术,求得是作为生存的依靠,这样才学到了点生存的技能。

又2年内心过多的争执,不想依赖别人而生存,努力寻求的是开阔眼界,不愿混混沌沌的度日。

再4年内心不想去争执,这样才慢慢的沉淀内心。记得第一次吴工面试的时候,记得第一次被降工资的时候,内心潮起潮落啊!记得王总曾经点醒的话语,记得王总慷慨解囊,内心万分感激啊!

记得赵工的谈论,内心难过无比啊!记得李工教诲,内心醒悟清明啊!历经种种人情事故,才能促使成长;做人做事的道理太多了,有人说这是对,有人说这是错,有人赞同有人反对;

仅仅靠自己的生命中的日常经历积累的经验,然后在自己内心中反复挣扎自相矛盾,不停的否定,不停的确定,周而复始,有时想想也是多么可笑啊!如同大梦一场却不知自己是清醒呢?还是在梦中呢?

同行分享,一个在非标自动化行业磨炼4年的成长经历和颇多感触

寸长尺短因人各异,庄子有大智说:‘人各有自己的智力圈,智力不是无限的,圈外的知识是自己没法了解的;所谓求知,世人误认为就是越圈探求不了解的知识,而不是深入了解圈内的知识,认真运用圈内的知识;羡慕、憧憬、追求自己圈外的,小看自己智力圈内的’。

又说:‘人各有自己的爱好圈,爱好不是无限的,圈外的事物是自己无法爱好的;所谓批评,世人误认为就是越圈指责不爱好的事物,而不是深入检查圈内的事物,认真批判圈内的事物;藐视,厌弃,责难自己爱好圈外的,珍视自己爱好圈内的’。

仔细回忆道理是的是这样啊!从初到现在设计的设备没有不出现问题的,出现问题的应该改进的又找不到方法,找到方法的却又没有时间去验证,应该验证的却又没有实行;

今天努力解决一个问题,明天又出现问题,反反复复做了什么,解决了什么,挖空了心思想破了脑袋,搞的精疲力尽,可惜都是徒劳!左想右想这是什么缘故啊?想的头昏脑涨一时间就是想不到为什么会这样;

突然有一天好像什么都理解了,心里好兴奋啊,于是我赶紧把它记录下来写道‘是你自己根本不了解;

是你自己根本不懂的;是你自己自以为是,你本来就很愚蠢,;你总是先看到别人的问题,而不注重自己的问题;

你总是犯些低级的错误,而不注重改正;你不是一条大鱼不适合在大海里成长,你是一条小鱼只适合在小河里游荡,大海看不到波浪,小河迷失不了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