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150萬,兩年內“換成房產還是繼續存銀行”?看完分析再定奪

現在手裡有150萬閒錢,其實還有房貸,但當時貸款利息打了8折,現在利率上浮這麼厲害,真感覺是撿了個大便宜,不想提前還貸。再買房被限購了,股市也低迷,這150萬要怎麼投資呢?至少跑贏貸款利息啊。

手握150萬,兩年內“換成房產還是繼續存銀行”?看完分析再定奪


說實話,如果這個問題十年前,不,就算是五年前問我,我都會毫不猶豫的說:你買房子吧。因為在5年前,人們似乎從沒想過票子和房子誰更值錢這個問題,大家都覺得買房能升值,比存銀行更靠譜,所以才釀就了“全民炒房”的不良風氣。但樓市到底也沒躲開物極必反的定律,愈發走高的透支消費成為了壓垮老百姓購房預期的最後一根稻草,像一盆冷水般的將盲從的人潑醒,迴歸到理性,人們終於可以冷靜的思考問題了。

手握150萬,兩年內“換成房產還是繼續存銀行”?看完分析再定奪


自去年樓市調整措施密集下達後,房地產行業一度難做,能留到現在的房企多是實力大公司。曾經一房難求的樓盤銷售也倍感壓力;熱門城市的炒房客紛紛退場,亦或是轉戰場到下一線城市去;不少城市的二手房出現倒掛,一年半載很難出手,導致不少投資客無奈斷供;“白菜房”和“高學歷落戶半價買房/送房”等新聞頻頻被爆出……這些都讓人們開始擔憂買房會不會貶值,未來“150萬現金”和“150萬房子”哪個更值錢呢?

手握150萬,兩年內“換成房產還是繼續存銀行”?看完分析再定奪


首先我們要明確,如果我們手裡面有150萬現金的話,我們有沒有更好的投資渠道,投資收益能夠超得過房產投資。

很抱歉,類似的產品不少,但是收益永遠與風險成正比,持有現金,錢只會越來越不值錢。

目前面臨貨幣超髮帶來的通脹,錢不值錢已成為一種常態。在過去十多年裡,手中現金購買力越來越低,以前蘋果幾毛一斤,現在要大幾塊、十來塊一斤,漲了十多倍。

假如你在十年前10萬現金存到現在,按照每年3-4%利率算,就算按複利獲得利息,那麼連本帶息也就不過15萬,但15萬的購買力可能不足過去的一半,即7.5萬,這無形中虧掉了2.5萬,當然,這還是保守的。即使由於經濟發展原因,未來的貨幣貶值速度有所放緩,大概率也會維持在7-8.5%以內,這也就意味著如果你的投資收益率低於這個數據,你的150萬就在變相的縮水。

手握150萬,兩年內“換成房產還是繼續存銀行”?看完分析再定奪


而作為一名普通人,達到這個收益率,容易嗎?據筆者的瞭解,很難。

比如我們都知道的股神巴菲特,其實在過去5年的複合收益率9%。比如在剛過去的2018年,為投資者帶去的收益只有3%,但是卻跑贏了市場99%的投資者。

而目前市面上所流通的投資收益,一般在2.5-4%,顯然購買力是下降的。

手握150萬,兩年內“換成房產還是繼續存銀行”?看完分析再定奪

那麼假如這150萬用來買房的話,首先我們需要明確房子還能買嗎?

從2018年樓市調控開始,其實房地產因城施策的背景之下,就是不同城市房地產發展分化的最直接體現,也就是說:普漲的時代,結束了。現在的問題就是未來房價還會繼續漲嗎?

手握150萬,兩年內“換成房產還是繼續存銀行”?看完分析再定奪


房價問題歸根結底是供需問題、貨幣問題和政策問題。貨幣問題在第一點已經分析了,從供需上講,在過去幾年,我們每年住房竣工量保持在10億平米,大概1000萬套住房出頭,同期大概有1500-1700萬人口流入,加之城市自行改善置換需求,住房總量供需基本上還是平衡的。

問題就在於供需資源存在錯配,有的地方供應多了,有的地方供應不足,這就是城市樓市、房價出現分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有人一定會問了,這波房價不是大多數城市都在緩慢增漲嗎?未來還會如此嗎?

手握150萬,兩年內“換成房產還是繼續存銀行”?看完分析再定奪

社科院發佈的《房地產藍皮書:中國房地產發展報告No.16(2019)》報告或能很好的說明這一個問題,“已完成去庫存地區將逐步退出或者減少棚改貨幣化安置,失去了政策託底,加之前期購房需求透支,三四線城市房地產市場銷售將進一步回落,要防範市場價格下跌過快” 。其實,這句話也反應了政策問題,隨著樓市去庫存政策逐步退出,城市樓市將恢復到它本來的面目。

手握150萬,兩年內“換成房產還是繼續存銀行”?看完分析再定奪

根據有關數據顯示,全國新建商品房均價已經超過9000元/平米,全國住房均價過萬城市已接近80座。買一套90-100平米房子差不多也要100萬左右,30-50萬差不多就是一套房購房首付款。現在很多城市也有購買和轉售的政策限制,所以,除了自住購房,以保值增值為目的購房需要做好長持準備。

那麼,未來兩年,手中有150萬,該 “換成房產還是繼續存錢”?

建議這樣選:

1.區域中心城市、城市群、大都市圈,建議換成房產。雖然普漲已經基本不可能了,但如果有熟悉的片區的靠譜項目,城市的發展和人口引入都沒問題,買房當然沒問題,國家中心城市和新一二線城市可以作為重點。

手握150萬,兩年內“換成房產還是繼續存銀行”?看完分析再定奪


城市化不可逆,2018年我們的城市人口已經達8.3億,但這還不夠,按照現在主流觀點看,到2030年,我們的城市化率差不多應該達到70%,也就是說在2018年基礎上,還有10來個點的增長,對應差不多有僅2億人口需要轉移。當然,這些新增城市人不全是農村人口,根據聯合國此前預測的數據看,有一半是來自農村,有一半則來自城市區域之間的轉移,也就是小城鎮人口向區域中心城市、城市群、大都市圈轉移,這也是黃奇帆在《世界華人不動產學會暨房地產業高質量轉型發展國際研討會》現場報告中提到的未來十幾年房地產3個熱點地方。

手握150萬,兩年內“換成房產還是繼續存銀行”?看完分析再定奪


2.在收縮型城市,除自住外,不建議多購房,但也不建議留存款,應把資金投向更有潛力的城市。

根據瞭望智庫發佈的一組數據顯示,在中國660個城市中,已有12%的城市處於收縮狀態,未來還會持續,這跟第一點提到的情況吻合。

有城市人口流入,自然就有城市人口流出,此消彼長。所以,在未來,這類收縮型城市除非國家再來一次樓市去庫存,當然,概率實在太低,否則,房價大概率將面臨長期滯漲,所以,在這類城市的房產,不僅跑不贏通脹,還有可能虧本。但是,手中持有現金對任何城市、任何人都一樣:貶值。

所以,我們應該把有限的資金放到第一點提到的城市,城市越大越好,資金不足可以退而求其次,發達國家城市之間資產增減變遷之路,我們也不例外。

手握150萬,兩年內“換成房產還是繼續存銀行”?看完分析再定奪

150萬在上面提到的核心城市全款買房確實比較困難,但不是沒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