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染的綠水青山,令人陶醉!

李可染的山水作品經歷了由單純到豐富,再從豐富重返單純的過程,他在「師古人」和「師造化」之間,不斷思考不斷創新,不斷完善和打造著屬於自己的筆墨結構和畫面語言。

李可染的綠水青山,令人陶醉!

李可染《林區放筏》2013拍 1058萬港幣

李可染《林區放筏》,屬於七十年代以後的作品,此時畫家注重意境的營造,傳統文人之平遠構圖也讓位於高遠和深遠結構,藉助"外師造化"的寫生經驗,塑造出嶄新的山水意象。

李可染的綠水青山,令人陶醉!

李可染《山村飛瀑人家》

此畫描繪的是雨後山村飛瀑鳴泉的常見之景。一抹雨水洗滌過的清香撲鼻而來,夾雜著濃濃溼氣,宛如一曲清唱響徹林間……

作者以濃淡之墨層層積染,使得通幅幽深靜謐而又聲色並茂,再施以濃麗之綠色,令整個畫面瀰漫著溫潤清新空氣,望之令人豁然暢懷。

磚拱石橋是畫面唯一的暖色,橋下的黑色岩石和明亮的溪流又與遠處的山林瀑布相映,使畫面統一在深邃寧靜的意境中,彷彿能夠在空濛的深山中聽到泉水的叮咚聲,讓人如臨其境,有可遊可居之想。

李可染先生論畫以為中國畫高層次審美境界“不僅畫所見,而且畫所知、所想”,道破了古代畫論“造化”與“心源”的深層關係。由此,他的山水畫從“寫景”躍向“造境”,更注重寫心源、寫大意、寫山水精神!極近自然而又超乎自然,這正是此作的迷人之處,也是李家山水的魅力所在。


李可染的綠水青山,令人陶醉!

李可染《陽朔》


李可染的綠水青山,令人陶醉!

李可染《井岡山》

李可染的綠水青山,令人陶醉!

李可染《井岡山》2015年 1.265億元成交

本幅《井岡山》豎幅構圖,陽光左照。近景處作筆直雲松,松下畫軍民三組,紅旗三面 ;中景約佔畫面五分之四,寫瀑布飛流、蒼翠疊嶂井岡群峰,溝壑紋理排列肅整 ;又於中景處留白以示氤氳雲氣,蒼蒼茫茫,並向右生髮出遠山。

與畫家稍早的數幅《井岡山》相較,本幅最大的特點是在中景處明顯弱化了主峰與群峰的主次關係,群峰眾星拱衛主峰的態勢被以層疊堆壘的諸峰按遠近關係依次層疊排布的方式取代。同時,近景雖於畫面所佔比例較小,卻明顯經過了悉心的拾掇,不僅注意以濃淡筆墨區分松樹的前後關係,甚至松間點景的三組人物也十分精心的對其動態和空間排布作了處理。這樣的處理不僅保持了畫面的厚重感和體積感,景物的層次性和空間節奏也得到了加強。


李可染的綠水青山,令人陶醉!

李可染《井岡山主峰》

李可染筆下的這幅《井岡山主峰》,是那種“眾山之主”的堂堂大山。氣象雄渾,樹木豐茂,那是一種崇高壯美的審美境界。畫面的意匠經營與形象的創造也是畫家創作經驗的積累與昇華。


李可染的綠水青山,令人陶醉!

李可染《革命搖籃井岡山》


李可染的綠水青山,令人陶醉!

李可染《韶山 革命聖地毛主席舊居》


李可染的綠水青山,令人陶醉!

李可染《林區勘探》

此幅作品作於1972年,在山林的刻畫上運用傳統的寫意手法,遠景山峰暗部墨色深沉厚重,經過高度概括,大膽剪裁,最大限度的發揮筆墨、色彩的語言魅力。畫面中心,光色與水墨交融,尤其是逆光的角度,展現昏黑中有流光徘徊、有色彩融焉的意境。在黑處墨色濃重,往往畫得模糊含蓄,是相對虛的部分,光色在峰巒的邊緣跳動,於深厚中透出空靈。近者明瞭,作為畫面最精彩所在,是最吸引人的地方,這裡的留白和描繪處處精到實在。


李可染的綠水青山,令人陶醉!

李可染 西山

李可染的山水畫重視意象的凝聚。他強調作山水畫要從無到有,從有到無,即從單純到豐富,再由豐富歸之於單純。他在40年代的山水作品還留有朱耷、董其昌的影子,清疏簡淡,是一種線性筆墨結構。50年代以後的作品,藉助於寫生塑造新的山水意象,由線性筆墨結構變為團塊性筆墨結構,以墨為主,整體單純而內中豐富,濃重渾厚,深邃茂密。1954年後他以造化為師,屢下江南,探索光與墨的變幻,形成了獨特的風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