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田聞一 ‖ 賈題韜闖棋城(二)

田聞一 ‖ 賈題韜闖棋城(二)

棋城觀棋

轉載田聞一 ‖ 賈題韜闖棋城(二)


賈題韜著《象棋指歸》

賈題韜穿過幾條極具西北古風的小巷,轉過幾個彎,眼前閃出好一個所在――高牆環繞中是偌大一片很有特色的建築物:飛簷斗拱,雕樑畫棟,卻又有伊斯蘭色彩;是個公園。公園裡最多的樹,是北地劍一般直指雲天的胡楊,備極幽靜幽雅。

駐足細看,門楣上有“蘭園”兩個碩大的篆刻金字。

他知道,“蘭園”在蘭州很有些名氣,如同上海的大世界。裡面,吃的、玩的、看的都有,且很是豐盛。

他對這些不感興趣,正要離去時,被門邊一個粉牌上寫的一行字吸引著了,上面寫的是:小棋王連擺三天擂臺,未遇對手;現在正下最後一盤棋,然後收擂。

賈題韜頓時感到技癢難耐,不禁步入“蘭園”,徑直往棋園走去。

不久前的一幕閃現眼前——

年前,他因公回成都短暫逗留,正值陳毅元帥出國歸來,路經家鄉成都,也作短暫停留。不知怎麼聽說了他,陳老總專門派車將他接去下榻的西郊金牛賓館下象棋。


轉載田聞一 ‖ 賈題韜闖棋城(二)


下了一盤,陳老總輸了。

重擺棋時,性格豪爽的老總哈哈笑道:“先生果然名不虛傳,不知賈先生能看多少步棋?”

“不多“ 賈題韜據實回答:“能看三十多步”,

“不下了,不下了。”陳老總的手架勢擺:“我只能看幾步棋,下不贏你。不知你會不會下圍棋?”

“剛剛學會。”賈題韜說,他知道陳老總善下圍棋,“圍棋,我還未入門,簡直談不上會。”

“那我們下兩盤圍棋如何?”

他知道陳老總素喜圍棋,說:“好,不過獻醜了。”

陳老總這便叫人將象棋換成圍棋。下了兩盤,居然一勝一負。陳老總很高興,臨別時,握著賈題韜的手,殷殷囑託:“賈先生的中國象棋功底深厚,希望你為中國象棋的發展多做貢獻……”


轉載田聞一 ‖ 賈題韜闖棋城(二)


毛澤東、劉少奇、陳毅在機場(圖片來源:中華網)

賈題韜當然知道,蘭州歷來棋風很盛,有棋城之稱;城中高手如雲。據說,近百年來,還沒有哪位棋手是在蘭州贏了棋走的。

賈題韜進了棋園。

因觀戰者太多,棋園顯得小了。兩名棋手在大院內一株虯枝盤雜的古松下廝殺:當中擺一張棋盤,乒乓桌大小,棋子一個個碗缽大小。兩位棋手各坐一方凝神對陣。

他擠進去站在第一排細看,已是殘棋。

穩操勝券者執黑。其人有二十六、七歲,穿一身很乾淨的中山服棉衣,神態安樣,雙目有神,想來必是“小棋王” 王和生無疑。

與之對奕的是位老先生,身著一件黑棉袍,外罩一件黑滾衫,戴一副老光眼鏡,面目清癯。

小棋王已揮師將對方的紅帥團團包圍。看來,老者只有兩步棋了,必輸無疑。

圍觀者全都凝神屏息,有的輕噓出聲,對抓耳搔腮的老者不勝嘆息。


轉載田聞一 ‖ 賈題韜闖棋城(二)


小棋王將捏在手中的兩枚棋子,不時拍打得山響,顯露出得意。而老者全神貫注,卻又捉襟見肘,半天走不動一步棋;一隻輕拈鬍鬚的瘦手,在微微顫抖;那麼冷的天,鼻尖上竟沁出了汗水。這一切,透露出不願認輸的老者內心的緊張、焦灼而又無可奈何。

賈題韜看出來了,老者也還不是非敗不可,有辦法改,只是老者功夫功力不夠,沒有看出其中的蹊蹺。他指著洋洋得意的小棋王,輕問身邊一位棋迷:“這下棋的小夥子是誰?”他這是明知故問。

身邊這位棋迷聽口音,知他不是本地人,翻他一眼,驕傲地說:“他是‘小棋王’王和生。在這蘭園,他一連擺了三天擂,沒有遇到對手。看來,今天這位老者也要被他宰了。今天,他們一連下了三盤,都是小棋王勝。”

“這老者是誰?”賈題韜打破砂鍋問到底。”

“聽說是外地專門趕來挑戰的高手。”

賈題韜笑了,“這麼說,這一連三天,小棋王是打遍天下無敵手了?”

“那是。”他身邊的棋迷覺得他口氣不對,不由抬眼將他細細看了一遍。賈題韜還是笑著問:“既有小棋王,想必蘭州城裡還有中棋王、大棋王?”

“正是。”這位棋迷不無得意地說:“我們蘭州城裡還有兩位棋王。大棋王,就是你說的中棋王叫魏長林;你說的大棋王,我們叫的老棋王叫彭書聖。他二人棋藝又在小棋王之上,一個比一個厲害。師徒三人這些年來,走南闖北,末遇到過對手,贏回不少集體冠軍金牌。


轉載田聞一 ‖ 賈題韜闖棋城(二)


彭述聖、王和生、賈題韜 (左起)在一起(圖片來源:蘭州晚報)

“尤其是大棋王魏長林,是老棋王的高足弟子,青出於藍更勝於藍,手段十分了得。你這位先生問得這麼細,怎麼,想會一會他們麼?”

“正是。”賈題韜說,“我先會一會小棋王吧。”說著,向場中走去。

(未完待續)

方誌四川部分圖片、音視頻來自互聯網,僅為傳播更多信息。文章所含圖片、音視頻版權歸原作者或媒體所有。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