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坪85后“小牛王”的致富经

  阳光讯(记者 李孝华 通讯员 何丹)“现在养殖场只剩下20头种牛,山里还有30余头黄牛,其余的已经全部出售了。2019年,公司总共获利130余万元……”近日,走进镇坪县牛头店镇红星村鑫盛牧业养殖场,被村民们誉为“小牛王”的王涛,喜滋滋地算起了公司去年的收益。

镇坪85后“小牛王”的致富经

  说他是“小牛王”一点都不为过。85年出生的王涛是牛头店镇国庆村村民,高中毕业后,他先后到广东、福建、山东等地打工,十年来,碾转了不少地方,见识虽多,却很奔波。2013年,王涛决定返乡创业,回乡后同妻子一起经营着一家超市,日子越过越红火。

  由于超市进货原因,王涛长期往返安康和镇坪,在这期间,时常有朋友请他帮忙从安康捎牛肉回来。长此以往,请他帮忙的越来越多。有着敏锐洞察力的王涛发现,镇坪养牛市场仍有余量,前景可观。于是,他便将致富的目光投向了养牛产业。

  说干就干。2016年,王涛立即前往山东、河南等大型养殖场进行考察学习,回乡后便开始着手建厂,并注册成立了鑫盛牧业养殖有限公司。

  最初,王涛养殖的是本地大巴山黄牛,这种牛适合在深山放养,3年下来牛群发展到140余头,由于镇坪草资源丰富、气候适宜,在深山放养的黄牛肉质鲜嫩,品质极佳,尤其在湖南、重庆等地很是畅销,一头牛能卖一万多元。虽然效益不错,但王涛以为,黄牛生长周期长,要养足3年才能卖,这种传统的养殖方式见效太慢。

镇坪85后“小牛王”的致富经

  在跟养殖朋友取经过程中,王涛偶然了解到了“西门塔尔牛”。西门塔尔牛品种好,长得快,出栏率高,一年便可长到1500斤左右,这比黄牛的效益要高出好几倍。于是他果断选择养殖“外国牛”。 

  2019年春天,王涛再次筹集资金80万元,从东北引进61头西门塔尔肉牛。西门塔尔牛原产于欧洲瑞士,这种外国牛有个特点,不适合放养,于是他又投资十多万,盖起牛舍进行圈养,还建起了草料贮藏室。 

  牛多了,饲料成了大问题。王涛不断向养殖专家请教,通过网络、书籍等方式进行学习,最终成功掌握了青贮糖化饲料技术。他将农户种植玉米的秸秆以一斤一毛的价格回收,回收后,经过发酵的玉米秸秆,添加玉米粉、酒糟、豆腐渣后再储存做饲料极好。 

  “村里的养牛项目,一方面可以解决群众就业,特别是贫困户,另一方面在养牛的秸秆饲料上,大多是收购村民的,这不仅可以使群众增收,还能很好的消除秸秆焚烧现象。”红星村村支书董平说道。

镇坪85后“小牛王”的致富经

  如今,王涛养殖的西门塔尔牛见效快,收益高。一头牛一天吃30多斤饲料,一年就能出栏,扣除成本,一头牛能净挣6000元。但仅仅靠养殖场养殖,一年最多能养150头,想要达到广东,湖南等地客商一年签300头合同的目标还很遥远。因此,头脑灵活的王涛又以“公司+农户”的模式将牛崽分散到农户家中养,一家养三五头,农户不用掏牛崽钱,养一年后,王涛负责回收大牛销售,一头6000元的利润给农户,这样既可以让农户挣钱,也可以逐步扩大养殖规模。

  “以前我们一家人都是靠种地为生,收入微薄。如今在家门口的养殖场务工,把一部分土地流转给公司,自己一个月还能拿到3000左右的工资,日子是越过越好啦!”养殖场的饲养员夏术安说起自家的变化,满是欢喜。除夏术安外,公司还带动了红星村50多户村民实现了增收,其中贫困户有30余户。 

  当下,疫情形势向好,王涛正计划前往东北再拉回一批牛崽。“现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口号正响,我要加紧赶上这趟列车,继续扩大养殖规模,带动更多的群众从养殖业发展中享收益。”说起公司未来的发展,王涛信心满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