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三項考古發現入圍終評

陝西日報

本報訊 (記者 郭青)4月6日,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初評結果揭曉,來自14個省、直轄市和自治區的20項考古發現入圍終評,陝西3項考古發現榜上有名。

陝西入選終評的項目分別為“陝西南鄭疥疙洞舊石器時代洞穴遺址”“陝西神木石峁遺址皇城臺”和“陝西西安秦始皇帝陵大型陪葬墓”。其中,“陝西南鄭疥疙洞舊石器時代洞穴遺址”位於漢中市南鄭區梁山鎮南寨村附近,是入圍終評中唯一一處舊石器洞穴遺址。考古工作者在發掘中獲得了一批豐富的古人類活動遺蹟和遺物。該遺址是中國舊石器時代考古遺址中罕見的、保留了距今10—1.5萬年期間人類化石和豐富文化遺存的洞穴遺址,具有十分重大的學術意義。同時,這也是秦嶺地區首次發掘出土早期現代人化石,為中國乃至東亞地區早期現代人演化自本土古人群假說提供了重要的考古學證據。

“陝西神木石峁遺址皇城臺”位於我省榆林神木市高家堡鎮。石峁城址是以皇城臺為核心及內、外兩重石砌城垣的結構,城外還分佈有數座線性分佈的“哨所”類建築遺蹟,構成石峁外圍的“預警”系統。石峁城址初建時代不晚於公元前2300年,廢棄於公元前1800年前後,面積達400萬平方米以上,是中國已知規模最大的龍山時代晚期至二里頭早期階段城址,被譽為“石破天驚”的最為重要的考古發現之一。它的發現引起了學術界關於中國文明起源與形成過程多元性的再反思,對於探索中華文明起源及早期國家形成具有重要啟示意義。

“陝西西安秦始皇帝陵大型陪葬墓”位於秦陵外城西側的陵區。該項目發現了到目前為止,秦代規模最大、等級最高、保存最完好的大型墓葬,墓中出土大量精美陪葬器物,與國內所見最早的單體金駱駝一同“現世”,填補了秦代高等級墓葬的空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