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一季度投資總結及後市展望

2020年一季度投資總結及後市展望

本文始發於微信公眾號“轉債研究所”。


定期的投資總結,是對賬戶中躺著的那些賬面數字的最大尊重,畢竟,錢是靠它們掙的。


一、2019年投資總結

寫2020年一季度總結之前,把2019年欠下的總結簡單做一下回顧。

2019年是運氣比較好的一年,收益率略微跑贏滬深300,全年收益率38.66%,同期滬深300漲幅36.07%。這個成績對於2019年這樣的行情來說壓根不算什麼,因為2019年動輒翻倍甚至幾倍的人數不勝數,但是對於從來不加槓槓的我來說,已經感到非常滿意。

2019年的投資策略很簡單,概括來說主要是三點:

1、放棄選股,重倉藍籌指數。2018年12下旬開始,重倉上證50,這裡貢獻了我2019年的主要利潤。我買的不是場內的510050,而是場外的110003,從歷史業績來看這隻基金的增強效果還不錯。雖說放棄個股,2019年還是買了三隻股票作為門票股:海螺水泥、伊利股份和招商銀行。

2、多賬戶港股打新。A股新股一簽難求,於是把手伸向了港股,不過出手有點遲了,錯過了10月份的魯大師、傲迪瑪汽車等大肉,只吃到了後面的康龍化成、九毛九、阿里巴巴、保利物業等幾隻新股。

3、小倉位可轉債。2019年並沒有大倉位放在可轉債,因為就2018年底的市場點位來說,我覺得股票市場更具吸引力,所以可轉債並沒有給2019年貢獻多大的收益。

總的來說,2019年主要是運氣好,踩中了大盤的低位。


二、2020年一季度投資總結

從2019到2020年,全年在2900點上下波動,3000點得而復失失而復得,賬面利潤也跟著上下波動。

此時,股市有一個很重要的特徵:雖然大盤點位依舊在2900點上下徘徊,但是很多白馬藍籌的估值已經高了很多,雖然不貴,但是也不便宜。

為了避免頻繁的利潤回撤,2020年春節之前,我做了我至今認為非常重要的倉位調整:

清倉上證50,重倉雙低可轉債,策略是攤大餅+重倉優質轉債。

那時的可轉債還沒有被遊資爆炒,市場熱度還不算特別高,價格110以下且溢價率15%以內的可轉債還有很多可選。

後面的事情大家也知道了,股市萎靡不振,轉債市場風景獨好,可轉債被遊資爆炒,我賬戶中攤大餅的轉債一個接一個地賣出止盈。

我事先並不知道可轉債會被爆炒,移倉的原因只是為了避免利潤的過大回撤,因為可轉債比正股抗跌,恰好當時的可轉債性價比也高。

簡單總結下第一季度的利潤功臣:

1、重倉白電、九洲轉債:這兩隻可轉債因為新基建概念起飛了一把,白電轉債最高去到139元,九洲轉債最高去到155元。而我的成本價都在106元附近,因為是重倉,所以這兩隻轉債貢獻了我一季度的大部分利潤。我從不貪心,進入130以上的可轉債,會陸陸續續分批賣出。

2、低價大餅倉:

大餅倉位起飛了非常多,像威帝、通光、迪貝、智能、今飛、鈞達等等,這些基本面一般都比較差,買入的原因只是因為低價,不然還真看不上,成本價都在10X元。後面既然被遊資盯上了,動輒就炒上150、160元,既然遊資那麼喜歡,那我只有便宜點130、140賣給遊資們,權當是做善事了。
3、盤中低買高賣:因為很多小盤轉債日內波動就很大,所以偶爾也會做高拋低吸把成本做到更低。

感謝遊資們的爆炒,即便大盤一路下跌,但我的賬戶卻逆市不斷創下新高,最終一季度淨收益率為10.94%,同期滬深300下跌了10.31%,跑贏300指數21.25%。

2020年一季度投資總結及後市展望

三、後市投資展望

因為疫情的影響,全球資本市場都面臨著極大的不確定性,所以我對後市的看法是謹慎樂觀。謹慎的是疫情對外圍市場尤其是美國市場的影響可能還沒到最壞的時候,樂觀的是我國的A股市場長期向好。因此,我對後市的資產配置思路大體如下:

1、可轉債:繼續把主要資產配置在可轉債上,一方面是因為可轉債本身就是“下有保底”的品種,可以應對後市的不確定性,另一方面我還可以在可轉債內部做股債性轉債的動態平衡。

基於目前的轉債市場行情,股性轉債按照“價格<115元&&溢價率<25%”的條件挑選,債性轉債按照"價格<105元"的條件挑選,然後根據大盤點位做平衡,這樣可以保證在行情好時跟上,行情差時少跌一點。

2、定投ETF:依舊長期看好科技和醫藥板塊。如果科技和醫藥板塊出現較大幅度回調,則開啟定投半導體50ETF(512760)以及生物醫藥ETF(512290)。

3、港股打新:繼續多賬戶港股打新,但並不寄予過大的收益目標,這部分目標收益率10%+即可。

4、低風險套利:偶爾做做低風險套利,博弈下修、原油基金、要約收購等。

以上就是當前對2020年投資的一些思路和想法,實踐中可能會不斷地進行修正和補充。

除此之外,2020年,依舊要多學習,尤其是向優秀的前輩們學習,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有一件一直想做卻遲遲沒做的事,那就是Python的學習,學習Python是為了能讓未來的投資分析更加高效,之前雖有一定的JAVA/C編程基礎,但時隔多年沒碰,重新拿起來覺得甚是吃力。先立個FLAG,把此事提上議程。


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就是做自己喜歡的事順便把錢賺了。投資對我來說,亦是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