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瑟夫·奈:中美應“合作式競爭”對抗疫情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約瑟夫·奈3日在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發表文章稱,中美在應對流行病和氣候變化等跨國威脅時,應做到“合作式競爭”。文章編譯如下:

在新冠病毒出現之前,中美關係就已經很棘手。如今,疫情危機使之變得更糟。

特朗普政府在應對這場危機時笨手笨腳,這等於幫了中國。在解散了國家安全委員會負責應對流行病的機構、削減了對世衛組織預算的撥款,並限制了中美在非典和流感疫情後形成的令人稱道的信息共享後,美國政府又把疫情歸咎於。當然,病毒根本不在乎人的國籍。

除了疫情危機,更大的問題是如何制定美國的對華戰略。特朗普把重點放在大國競爭和貿易戰上,這給兩國敲響了警鐘。

但是,特朗普的戰略有欠缺,因為信息革命和全球化正在改變世界政治。即使美國作為一個軍事大國,也無法獨自保護自身安全。儘管經濟全球化遇到挫折,但環境領域的全球化仍在繼續增強。流行病和氣候變化威脅著所有美國人,但人們無法獨自應對這些問題。在這個世界上,從毒品到傳染病再到網絡恐怖主義,傳統邊界面對這一切的漏洞越來越多,必須利用軟實力的吸引力,來建立應對新威脅的網絡和機構。

自尼克松以來,儘管存在意識形態上的分歧,中國和美國還是進行了合作。亞洲經濟的快速增長促使實力橫向轉移到該地區,但亞洲內部也存在實力平衡。如果美國維持其聯盟,那麼在傳統的國家間競爭中,美國離開西太平洋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在傳統的大國競爭中,華盛頓手裡握著一把好牌。問題是,它能不能打好。

對有效的國家安全戰略來說,更棘手的問題是,中國和美國能否形成這樣的心態,雙方在傳統的大國競爭領域展開競爭的同時進行合作,生產全球公共產品,以應對流行病和氣候變化等跨國威脅。雙方能做到“合作式競爭”嗎?

當前的新冠疫情危機是一個考驗。首先,雙方應同意使宣傳戰降級。第二,人們應該認識到,如果說1918年流感大流行是一個先例,那麼在第一波新冠病毒疫情消退之後,未來我們還將會看到幾波疫情來襲,因此人們必須更好地做好合作的準備。第三,新一波的新冠病毒疫情將影響應對能力較差的窮國,中國和美國應該宣佈慷慨捐款,讓聯合國設立新的基金來抗擊新冠病毒疫情,該基金向所有國家開放。第四,鑑於人類對這種新病毒仍有很多需要相互學習借鑑的地方,應該恢復十年前就存在的科學家和醫學專業人士之間的廣泛聯繫。更好的做法是,增設兩國應對新冠病毒疫情高級別委員會,以提供政治保障,減少官僚機構的繁文縟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