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不理你,你得這麼回敬他

老闆不理你,你得這麼回敬他

積累的人生,是和時間做朋友,相反,時間就是你的仇敵。

01.

很多時候,因為你不強大,說出去的話,會被低估。

有一次公司組織開會,內容包括彙報工作和分享學習心得,以及老闆與員工之間的談心。

過程中,我發現自己的話對於別人來說真的不重要。

我在應邀分享的時候被忽略了,我上了橋,對方沒等我過去,就按了“炸”。

我在講話時,老闆突然讓我再詳細分享下,當時我一下子來了興趣,覺得自己受到了關注。

剛要張口說的時候,突然發現老闆竟然直接走開了。

原因是有更重要的事情,就這樣連打招呼都不打。

你可能會覺得詭異,但事實就是如此,人家並不會在意你講什麼。

那有些人可能會問了,那也不對啊,這也太不禮貌了,怎麼都不理人呢?

我們不如換一個問法:為什麼別人會這樣對你?

你的積累不夠。

別人不在乎你講話,是因為你積累不夠,能力不足,得不到他人的足夠尊重。

老闆不理你,你得這麼回敬他

02.

如果你聽相聲,一定知道郭德綱和他帶領的德雲社,但恐怕在2009年之前你並沒有聽說過他。

郭德綱出名前,住在大興的黃村,每天蹬著一輛破自行車從黃村去蒲黃榆唱戲。

有一天散了夜戲,他趕到苜蓿園汽車站,發現回大興的末班車已經走了,又沒錢打車,只好走回去。

路上碰上一個開私活的,由於沒有錢,想用手裡的表抵車錢,人家司機沒理他就走了。

到後來,他唱了兩個月,一分錢都沒拿到。

這種慘事在他身上發生了很多,但是他仍舊沒有放棄,當侯耀華想收他為徒時,他與于謙相擁而哭。

很多人當時不如郭德綱慘,卻拿不出郭德綱那種敢於堅持自己從藝這條道路的決心。

最後,因為有這份決心,他沒半途而廢,他成功了。

他堅持,獲得反饋,他再堅持,反饋越來越多,越來越好,直到現在成為德雲社班主。

不難發現,郭德綱能從之前連吃飯都成問題,到現在的紅極一時,靠的是堅持,和不斷的“複利”積累。

反觀包括我在內的很多人,都不知道“複利”的概念,“一年的工作經驗用了十年”。

擁有這樣白板的一生,誰會覺得你牛呢?

還記得上次唐山市北郊樞紐收費站拆除的時候,很多員工因為丟了工作去找政府說理。

對於他們來說,收費站就是鐵飯碗,不能離。

但他們的工作不會帶來高質量的積累,只能去類似的地方夾縫求生。

可見,不積累,面對未來,你會越來越困難。

厚積薄發在目前來講,仍舊是一個人增強自身能力的不二法則。

相對於每天渾渾噩噩,不知道刻意練習,還想大嗓門的讓別人注意你,是不現實的。

注重個人積累,才能在今後成為一個領域當中的高手,才可能被他人重視,才會有說話的機會。

所以說,應該刻意打磨自己的技能,與時間做朋友,慢慢變強。

老闆不理你,你得這麼回敬他

03.

要如何做?答案是,找到屬於你的“複利”系統。

簡單解釋什麼是“複利”系統。

你做事件A,能夠導致事件B,事件B反哺事件A,讓正面效果循環往復。

就如同金融投資領域當中的“利複利”一樣,投資時間到這樣的事情上,讓自己的能力滾雪球。

舉兩個簡單的例子。

1.寫作就是一種複利的行為。

每寫一篇就是一次鍛鍊。它是思想的留存,是學習的輸出,是對人生的思考,也是讓別人瞭解你的名片。

得到app專欄作者成甲說,堅持寫,文章會因“六度人脈”原理被一些“大佬”看見,就可能被轉,獲得更多關注。

你會更加願意寫,再次提升文筆,再度引起注意。

2.閱讀也是複利的行為。

我和你分享一個故事。一家公司裡有一位極為貌美的女士職員,身邊不乏很多追求者,連結婚的男人都想上去搭訕,但這位女士誰也瞧不上。

直到一次舞會上,一個年輕小夥子請她跳舞,結果他們一直跳到結束。

有人著急了,就問她為啥願意和那個小子在一起。

她回答說,因為他對《浮士德》等西方名著書籍瞭解的極為深刻,有自己的見解,是他的才華吸引了她。

對於《浮士德》,如果腦中的理解力礦池積等級不夠,根本不可能看懂。能看懂,而且還有見解,必然是下了功夫。

如果小夥不對閱讀行為進行“複利”,就會因為鑽研的不夠深入而遺憾落榜了。

不注意積累,到時候就別感嘆“書到用時方恨少”。

所以,為了未來的機會成本,你要找到自己可以“複利”之事,刻意去“複利”之事。

老闆不理你,你得這麼回敬他

04.

最後,我想補充一個觀點。

為了能夠掙一個說話的面子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人要學會為了自己,讓自己舒服。

並不是說只要我們有能力了,別人尊重我們了,就一定要說過癮,而是明白什麼時候可以說,什麼時候沒必要說。

蘇洵在《衡論·遠慮》裡說過這樣一句話:“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意思是,不僅要把知道的都和對方說出來,而且要把細節也說清楚。

可能因為朗朗上口的緣故,人們會忽略後面的話:“百人譽之不加密,百人毀之不加疏。”

意思是,別人可能會拿你說的話去詆譭你,也不會因此而離開你,因為他們還可以從你這裡聽到更多。

所以,和誰說,應不應該說,都是要看情況的。

別為了無聊的人,浪費你說的時間。

從現在開始,“複利”你的人生,不必過於在乎他人的看法,把話說給那些值得你對ta說的人。

讓自己舒服,才是你努力積累的真正目的。

你有自己想要“複利”的事情嗎?說出來和大家分享下吧!歡迎下方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