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主動請戰的完子,戰必敗,敗必死。

縱觀中國歷史,出現過很多位保家衛國的將士。“ 勢必損,損陰以益陽 ” 這句話出自三十六計中的李代桃僵,意思當局勢發展到損失已不可避免的時候要捨棄局部利益,以謀取全局更大的增益。

史上主動請戰的完子,戰必敗,敗必死。

春秋時期,因名分不正上臺的田成子,繼承了齊國的君王。田成子獨攬大權,當時齊國面臨著內憂外患的局面,老百姓的怨氣很大,外面的諸侯不服,所以對此田成子整日苦無良策。不僅如此,越國藉口說他謀權篡位,準備出兵攻打齊國,這下田成子更慌了,他急召群臣幕僚上朝議政,商討對策。

有的大臣說,“ 現在齊國國內動亂四起,百姓也整日的怨聲載道,如果這個時候大規模徵兵,恐怕難得民心”。有的則建議,“大王可以割讓幾個小的城池給越國,這樣就可以化干戈為玉帛了”,爭來爭去都沒有想到一個有效的破敵良策。田成子心想,自己現在地位不穩,剛剛掌權,如果割讓城池,那簡直是顏面掃地,對以後的治理後患無窮,乃是下下策。但如果現在徵兵,傾城出動去抗擊越國,能不能打敗越國不敢說,萬一老百姓倒戈,自己將會陷入更危險的境地。

史上主動請戰的完子,戰必敗,敗必死。

正當他苦無良策的時候,他的哥哥完子向獻了一計。他說:“ 懇請大王,讓我帶兵出城迎擊越兵,但一定要選能誓死效忠大王的,而且要真打,打一定要打敗,戰敗一定要死,這樣一來,我們就能保全齊國了 ” 。他這話剛一出口,滿朝大臣無不驚歎,連田成子也十分不惑的看著哥哥問道:“ 交戰可以,但為什麼要敗 ?而且還要戰死呢 ?” 完子隨後又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大王現在剛剛繼位,朝野上下不穩,而且私下有很多議論,說王弟沒有治國之才,如若這個時候,強行徵兵,不一定有老百姓願意為你打仗。而現在越國,來犯我齊國,朝堂上,有很多驍勇善戰的賢臣主動請纓。可能你會問我 ‘ 為什麼不能派別人去?非得你去?而且還要主動戰死才能保家衛國呢?”

史上主動請戰的完子,戰必敗,敗必死。

田成子滿臉疑惑的看著他,完子接著說道:“ 越國出兵就是想在諸侯國面前耍耍威風,來假裝一個正義的討伐。但大王您要清楚現在越國的實力不可能完全的吞掉我們。而我帶領一批誓死效忠大王的勇士出城迎戰,戰而敗,敗而死,這是以身殉國。越國一看殺死了大王的兄長,可能他們討伐的目的也就達到了,不會再真的再打。而隨我一同迎戰的齊國將士,如果我死了之後,他們還沒有死,也不會再敢回到齊國來。這樣國內的人心也就穩了,老百姓都會看到大王的誠意。王兄戰死是現在最好的救國之道”。

史上主動請戰的完子,戰必敗,敗必死。

田成子聽完不停的流眼淚,最後也只好聽從了王兄的建議,哭著為他送出了城。事情的發展是。完子果然以身殉國,越國退了兵,完子犧牲自己,以自己的死來保家衛國,使得齊國民心團結、國泰民安。


加頭條號關注頭條,隨時更新歷史奇聞異事

#換做你是完子會去嗎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