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陷入消沉情緒,父母先別焦慮,他在為更好的成長蓄力

每一個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很多人在教育孩子時,都會告訴孩子要迎接挑戰,勇敢面對生活中一切的不如意,這樣才能夠成為一個更優秀的人,所以對孩子的消沉焦慮是非常接受不了的。

因為最近疫情的原因,很多的線下輔導都搬到了線上,孩子的英語課也不例外,在平時的孩子總是非常討厭英語培訓課。

如果課程比較簡單,老師要求記的單詞比較少,孩子還比較喜歡,當單詞量比較大時,孩子就會退縮,甚至不想去上培訓班。

孩子陷入消沉情緒,父母先別焦慮,他在為更好的成長蓄力

到了線上之後更是如此,孩子總是三天兩頭的逃課,之前的我總是看在眼裡,急在心裡,甚至會用各種各樣的強制方式逼迫著孩子去學英語,但最近的我發現,如果能夠給孩子一些特殊的機會,讓孩子消極的去對待幾天英語,之後他會厚積薄發,反而比之前的成績還要優秀許多。

01、消極焦慮代表孩子對成功的渴望更強,適度消極焦慮有這些好處

有的孩子因為經歷的挫折過多,或者對此類事情沒有任何興趣,所以表現得非常消極,在做事情時沒有一點積極性,甚至因為長時間的打擊,導致孩子愈加焦慮。但是,正是因為他們進行了多次嘗試,才發現這件事情不適合自己。這也表示他們在一次一次的向成功靠近。適當的消極焦慮,其實也是他們在保護自己。

孩子陷入消沉情緒,父母先別焦慮,他在為更好的成長蓄力

1、舒緩壓力,放鬆身心

很多人在平時壓力非常大,但並不會表達自己的情緒,只是默默的承受著這一切。人不是機器,是會有疲勞時期的。

如果一味的勇敢前進,身體就像一個氣球一樣,到達一定程度,就會爆炸的。適當的消極情緒其實也是身體的自我保護機能,通過這種方式可以舒緩壓力,放鬆身心。

有的父母從小就教孩子,要積極樂觀,每次當孩子有消極情緒出現時,孩子心裡的小人就會快快告訴自己:不能消極不能消極。所以,很多孩子在應該放鬆身心時還是選擇了負重前行。

時間長了之後,孩子可能再也壓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由於不懂得舒緩壓力,保護自己。當壓力過大時,他可能會通過輕生來了解自己的生命,從此不再承受任何壓力。

孩子陷入消沉情緒,父母先別焦慮,他在為更好的成長蓄力

2、厚積薄發

由於之前一直運用積極樂觀的情緒去面對生活中的所有困難事情,難免會有身體扛不動的時候。在這個時期,把腳步停下來,用消極的情緒對待生活,其實也是為了養精蓄銳,從而厚積薄發,讓自己有一個更大跨度的跳躍。在經過這一段時間的緩衝之後,身心都得到了調理,所以更容易成功。

3、選擇最適合自己的

並不是所有的困難都需要自己全部都跨過去,有的困難是可以躲避的,正當人們氣喘吁吁的跨過這個坎時,會發現這個困難根本不需要跨越,反而是白耗了力氣。

人們從小就有趨利避害的見解,當發現這件事情對自己非常不利,跨過去難度又非常大時,難免會選擇另一種比較輕鬆的方式。

孩子陷入消沉情緒,父母先別焦慮,他在為更好的成長蓄力

用消極的情緒面對這件事情,也可能是他在用逃避的方式,去選擇最適合自己走的道路。

02、父母應該如何面對孩子的消極情緒?

每一個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夠積極健康的成長,當孩子出現消極情緒時,難免會非常焦慮,尤其是當孩子出現焦急情緒的時間過長,總是擔心孩子會破罐子破摔,甚至會做出一些應激行為。用以下幾種方式,父母可以更好的引導孩子走出著急焦慮期。

1、降低對孩子的期望值

消極焦慮的孩子一般都對成功渴望性比較大,他們自身已經對自己要求很嚴格了。如果父母此時再給孩子提比較高的要求,很容易導致孩子變得更加焦慮,對孩子的發展非常不好。

父母應該引導孩子正確的認識自己,從實際出發,為孩子制定一個可行的、科學的計劃。 有許多父母總是喜歡拿自己孩子與別人家孩子比較,由於著急焦慮的孩子本身就比較敏感,再加上父母長期拿自己家的孩子與別人的孩子進行比較,反而導致孩子變得更加敏感、更加消極,這種方式是極其錯誤的,父母要根據孩子的性格特點、自身能力,進行合理的評估。如果孩子確實在這方面沒有那麼優秀,父母可以降低期望值,不要逼迫孩子太緊。

孩子陷入消沉情緒,父母先別焦慮,他在為更好的成長蓄力

2、增強孩子的自信,鼓勵他們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每一個過於消極焦慮的人,總是喜歡與別人比較。如果常常用自己的短處去與別人的長處比較,這樣會使自己越來越焦慮,父母要增強孩子的自信,及時的鼓勵他們,讓孩子及時發現自己的長處。

在孩童時期,消極焦慮的情況很容易發生在學習當中,父母要給予孩子自信心,不要讓不要讓他與別人比較,要讓他學會與自己比較。

只要每次都比自己之前進步一點點,那就說明孩子已經走向成功之路了。通過這樣的方式也可以增加孩子自信心,幫助孩子及時的走出消極焦慮的情緒。

孩子陷入消沉情緒,父母先別焦慮,他在為更好的成長蓄力

3、與孩子及時的溝通

在孩子處於消極焦慮期間,也是孩子自身處理不良情緒的一個過程,一般情況下,孩子都可以自身走出來。但在這個時期,如果能夠有父母的及時助力,對緩解孩子這種情緒是非常有效的。父母在平時發現孩子有這種異常行為時,可以與孩子及時溝通。引導孩子及時的走出這種困境。

在現在的生活中,獨生子女居多,父母對孩子的保護力度也非常大,甚至都比較寵溺,由於他們所受到的關注太多,當他們承受不了時,往往會變得消極焦慮。

父母在平時可以適當的降低對孩子的期望值,即使孩子消沉焦慮的情緒,父母也不必太過於著急。只要孩子在恰當的時間內能夠走出這種情緒,不會給孩子自身帶來大的影響,父母過多的干擾反而不利於孩子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