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是一種品質,更是一種習慣


尊重,是一種品質,更是一種習慣

昨天辦公室來了一個人,說是到公司找我們老闆,我說老闆這會兒沒在,可以等一下,他可能不相信,說,我剛給他打過電話,說在辦公室,因為往老闆辦公室去的門沒有關,他就擅自進去找老闆,結果沒找到,出來問我:老闆沒在?我說,沒在,你可以打電話給他。打電話,老闆告訴他,讓在我辦公室等一下,這時候才善罷甘休,坐在辦公室等。

在辦公室等的時間,他用手機在看視頻,聲音外放並且很大聲音,已經影響到辦公室其他同事正常工作,我確實很反感,但礙於面子,就沒有開懟好在老闆讓我下樓幫忙收快遞,溜走了一會兒。

尊重,這個詞我們很多時候都會放在嘴邊,可大多數人在真正需要用到這兩個詞的時候,好像在他們的字典裡就沒有這兩個字。就像上邊這個人,在別人的辦公室(且不熟悉),看視頻,聲音特別大,我想就沒有人教過他應該如何尊重人。

最近正好在追《精英律師》,在職場和與人交流溝通過程中,是有很多細節需要用心去感受,因為可能自己的一個習慣,造成的不尊重,後果就會很嚴重。律師執業有很嚴格的規範,像王櫟在其中一些案子用到的手段就嚴重違反了律師執業的規範,不尊重自己職業的人,我想讓他去利用自己的專業去幫助人,是不大可能盡心盡力,大多數時候,想到的都是歪門邪道,不可能會真正用專業知識和道德手段去解決問題,事實證明,現實中也是有很多這樣的人存在。

各大視頻網站近兩年湧現了很多對底層工作人群關注的視頻,外賣員,清潔工,家政保姆,環衛工人等等,每一份職業都應該得到尊重,因為我們的目的都是一樣的,為了社會的和諧發展,如果任何一個職位的人突然暫停,這個社會可能就不能正常運轉,比如環衛工人,如果沒有環衛工人,那每天我們走的街道會被垃圾佔據,影響出行效率,影響出行安全,影響我們的心情。

前兩天在微博上看到有一個人在地鐵站對一位盲人乘客的導盲犬進行騷擾,這一幕被愛心人士用手機拍了下來,很多人感覺盲人就不應該出門,就應該呆在家中,見到盲人行動不便總會避開,而不是主動去幫忙,看到導盲犬,就想去騷擾一下,但他不知道,導盲犬對盲人的重要性。

之前,我全職做過一年多的助盲活動,對盲人群體有比較多的瞭解,現在看到很多人對盲人的態度很好,我是很開心的。在我們這裡,前幾年,公交司機看到有人盲人要乘車,大多數會拒絕,因為盲人上下車不方便,耽擱時間,但現在不一樣了,公交司機看到盲人朋友,會主動詢問乘坐幾路車,然後扶上車,下車扶下車,護送到站臺安全的地方。

在地鐵站有專門的地鐵志願者服務隊,有盲人或者殘疾人需要乘坐地鐵,會有專人引導換乘車卡,送到地鐵上,在下站處會有人專門接站,然後送到站外。其實,這並不是說,讓我們都要這樣做,只是我們在遇到行動不便的殘疾人需要幫助的時候,要伸出手去幫助,而不是置之不理,更不要對他們進行言語或者動作的騷擾,當我們都接納他們,尊重他們的時候,他們會更多地選擇到室外去活動,而不是每天都呆在家中,無所事事。

尊重,應該每時每刻都在我們心中,對事,對人,對所有的事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