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貿易戰”助boss稱霸,被稱為青樓始祖,諸葛亮尊他為偶像

說起貿易戰

早在兩千多年前

中國就出現了一位牛人

他堪稱“世界貿易戰鼻祖”

他就是“管鮑之交”中的

——管仲


當年管仲和鮑叔牙是一對好基友

好到什麼程度呢?

打“貿易戰”助boss稱霸,被稱為青樓始祖,諸葛亮尊他為偶像


曾經他們合夥做買賣

管仲家裡窮,出的本錢沒有鮑叔牙多

可到分紅的時候卻要多拿

鮑叔牙從不與他計較

後來管仲做了三次官

可每次都被罷免

鮑叔牙認為是管仲沒有碰到賞識他的人

管仲曾帶兵打仗

卻在進攻時躲在後面,退卻時跑在最前面

手下士兵都瞧不起他

鮑叔牙為他辯解說因他家有老母要侍奉

管仲後來感慨道: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



之後管仲和鮑叔牙都從政了

在鮑叔牙的力薦下

齊桓公將管仲拜為丞相

並尊稱“仲父”

從這個時候開始

管仲卓越的政治才能得到了施展和發揮

在他的輔佐下

齊桓公成功晉升為春秋五霸之首


在春秋混戰

諸侯間多以軍事取勝的背景下

齊國稱霸更多依靠的卻是“經濟戰”

其幕後策劃者就是管仲



商人出身的管仲認為

商業不僅是致富手段

還可用於國家間的博弈

他總結出“物多則賤,寡則貴;

貴則散,輕則聚”的規律

並運用這個規律向他國頻頻發起貿易戰

可以說是世界上第一個發動經濟戰爭的高手


在齊國“經濟戰”下

魯國、楚國、代國、衡山國紛紛敗下陣來

接下來,就請欣賞管仲帶來的

幾大足以載入商學院教材的經典案例:


1、魯國購布


齊魯是近鄰,也是競爭對手

管仲將這場貿易戰的著力點

鎖定在魯國外貿中的“拳頭產品”

——一種叫綈(tí)的紡織品上

管仲僅用“四步走”

就讓魯國乖乖投降


Step 1

“綈服熱”

管仲勸齊桓公穿綈做的衣服

國君帶頭穿

使齊國上下掀起一股“綈服熱”

供不應求,綈的價格自然大漲

打“貿易戰”助boss稱霸,被稱為青樓始祖,諸葛亮尊他為偶像


Step 2

大量購綈

管仲看綈的賣方市場已成

就對魯國和梁國散佈消息

說齊國現在急需進口大量的綈

如果有人能從魯國販來1000匹綈

除正常盈利外,還有可觀的獎勵



商人們一聽都瘋了

於是爭相向齊國販賣綈

魯國及梁國的很多百姓

甚至放棄了糧食生產

紛紛投入到綈的生產中



Step 3

改變風向

當魯國幾乎全民生產“綈”時

管仲突然建議齊桓公改穿帛

“綈服熱”在齊國瞬間降溫

並且“閉關,毋與魯、梁通使”

綈價迅速“跳水”

以成本價都賣不出去,損失慘重


更糟心的是

魯國樑國糧食種植面積已大幅減少

“魯、梁之民餓餒相及”

不得已花錢到齊國去買糧食



Step 4

抬高糧價

管仲又指使齊國商人抬高糧價

幾十錢一石的糧食賣到了上千錢

魯國、梁國實力大損

不得不向齊國屈服



2、楚國買鹿


楚國是戰國七雄中最先稱王

實力雄厚不好對付

那怎麼才能打敗它呢

管仲說:“可高價收購楚國的鹿。”

同樣

“四步走”

楚國國力大損


Step 1

高價購鹿,大量囤糧

一方面派人到楚國高價收購活鹿

價格有多高呢?

“您給我販來活鹿,二十頭就給您黃金百斤;

十倍(二百頭)就給您黃金千斤。”

另一方面對外大量收購糧食


Step 2

棄耕捕鹿

楚王得知後,異常高興:

“齊國用錢財收買我們的害獸,

這是楚國的福分,

是上天用齊國的金錢惠及楚國”

於是讓楚國百姓都去尋找活鹿,

百姓們紛紛放棄耕種去捉鹿了

打“貿易戰”助boss稱霸,被稱為青樓始祖,諸葛亮尊他為偶像


Step 3

與楚隔絕

等到齊國糧食囤夠了

楚國錢財賺夠了

管仲說:“楚國可以攻克了。”

於是派人封閉關隘,不和楚國互通使節。

得意的楚王開始拿錢去求購糧食

但幾個月都買不到糧食

買一石糧食要四百錢


Step 4

低價賣糧

管仲又命人將糧食

運到楚國邊境低價販賣

楚人十分之四都投降齊國

三年後,楚國不得已做老二

齊國穩坐一哥

打“貿易戰”助boss稱霸,被稱為青樓始祖,諸葛亮尊他為偶像


以上成功經驗同樣被管仲用於代國、衡山國

高價收購代國的狐皮、衡山國的攻城機

兩國也不攻自破



說到底

管子玩經濟戰的手段

其實就是炒高敵國奢侈品,使之形成泡沫

然後再不費吹灰之力輕輕捅它一下

跟如今房價的泡沫危機有些相似



另一點就是搞垮敵國的農產品

古代農業作為國之根基

一旦動搖就無力迴天

最後結果可想而知



管仲不僅採取“經濟戰”打了幾場漂亮仗

不戰而屈人之兵

在對內經濟發展上也有獨特的主張

比如:


1、鹽鐵論


與後世的鹽鐵官營制度不同

管仲採用鹽鐵專營

把鹽鐵這種國家資源的所有權歸於國家

而把經營權讓渡給民間商人

這是中國最早的“資產國有,承包經營”

在不影響商品經濟的同時

國家實際控制了農耕文明中最重要的支柱產品鹽和鐵

穩定了經濟秩序



2、緩解貧富差距


管仲認識到貧富差距增大帶來的危害

指出“貧者重貧,富者重富,失準之數也”

認為貧富失衡是國家陷入動盪的最根本原因

並採取了一系列治理貧富失衡的策略

如:救助貧弱者、對農業進行扶持、

對商人採取輕賦稅等

打“貿易戰”助boss稱霸,被稱為青樓始祖,諸葛亮尊他為偶像


3、開設“官方妓院”女閭


“女閭”制開了國家經營娼妓業的先河

管仲實行“女閭”制目的有四:

一是為了增加國家收入

二是為了緩解及調和社會矛盾

三是招攬遊士,網羅人才

最重要的目的是為從中收稅以作軍費

對當時國家穩定和經濟發展起到一定作用

管仲又被稱為“青樓始祖”



他的一些經濟學、消費觀

即使在今天也很前衛

有人甚至覺得

管仲是一個現代經濟學家穿越回春秋時代

可見其思想的先進性



管仲在政治上無與倫比的魅力

還讓他收穫了一批大咖級粉絲

後世的孔子稱讚說如果沒有管仲

我們如今都是野蠻人了

諸葛亮更是常自詡為管仲

其又被後世譽為

“聖人之師”、“華夏文明的保護者”、“華夏第一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