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系統研究中國北部邊疆歷史與現狀

內蒙古系統研究中國北部邊疆歷史與現狀

學者們對18世紀至20世紀清代檔案進行整理編纂出版的學術成果。(內蒙古社科院供圖)

新華社呼和浩特4月8日電(記者勿日汗)記者從內蒙古自治區社會科學院獲悉,經過500多名專家近10年的努力,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北部邊疆歷史與現狀研究》取得階段性成果,目前已出版40部研究成果,另有60部專著也將陸續出版。

據瞭解,這項系統研究中國北部邊疆歷史與現狀的學術項目,於2010年10月啟動,研究領域不僅涉及匈奴、契丹、蒙古、滿、達斡爾等北方民族的歷史,還聚焦中蒙關係、中俄關系以及內蒙古政治、經濟、文化、民族、宗教等諸多方面。

内蒙古系统研究中国北部边疆历史与现状

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北部邊疆歷史與現代研究》部分學術成果。(內蒙古社科院供圖)

作為《北部邊疆歷史與現狀研究》的其中一項研究項目,蒙古族部落史研究對歷史上蒙古族各個部落的歷史演進脈絡和文化發展進行全面系統的研究。

關於達斡爾族的系列研究,對這個人口較少民族的社會、文化和文學發展規律進行深入探討和總結,彌補了以往此類研究缺乏的遺憾。

在這一項目中,中國、蒙古國兩國學者還合作對一些歷史檔案進行整理編纂。

內蒙古經濟學家蓋志毅的專著《將內蒙古建成我國北方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研究》是作者歷時10年、走遍內蒙古全境寫出的研究成果。這部專著深入探討了如何解決自然生態失衡問題,從而使經濟、社會和生態保持協調發展。

據瞭解,還有一部分有關北方民族思想史、宗教信仰史、政治制度史、民族關係史的研究成果近期將陸續出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