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還是原諒,你的原生家庭是如何塑造你的?

提起原生家庭,似乎首先湧入腦海的就是一連串的家庭情感熱文標題:“原生家庭的陰影和傷害”、“父母對我的感情忽視”,“童年創傷揮之不去”~等等之類,似乎人年齡長大之後,開始“幡然醒悟”,覺得自己性格中糾結不安焦躁的部分,來自父母對待我的方式,於是開始出現各類原生家庭危害論。

感恩還是原諒,你的原生家庭是如何塑造你的?


然而,我們可能需要注意的是,我們是否足夠了解自己,在瞭解自己的基礎上去了解原生家庭,去了解家人,而不是單方面地把錯誤罪責完全歸到他們身上。願意直面原生家庭的問題,本身來說就是一種覺知的進步,說明我們想要有所改變,想要弄明白這其中的關係緣由,讓以後的生活更加幸福。

感恩還是原諒,你的原生家庭是如何塑造你的?


首先要弄明白的一個問題是為什麼我們面對原生家庭常常是看到不好的一面?有些時候,那些我們身上自己不喜歡不想接納的一些壞毛病,推責給原生家庭,似乎是找到了一個宣洩逃避自我慚愧的一個絕佳的藉口。

其實在成長過程中我們不斷從家庭汲取力量,內化為自己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實際上那些來自家庭的東西,才是對一個人的影響更為持久。潛移默化根植於腦海中的優秀價值觀念,下意識的引人稱讚的行為反應,讓他人感到舒服自在的交往模式,都是來自家庭的饋贈,是鑄就我們閃光時刻的星星之火,也是黑暗時刻支撐我們的信念和力量。

感恩還是原諒,你的原生家庭是如何塑造你的?

人生的輪迴,所有人曾經都是孩子,而大部分人都會成為父母,這是一條漫長的道路,每一次反思,都是一種療愈,每一步前行,都是一次進步,成長就是走完了這段路,回頭發現過去的那個自己已然不見,成為了一個全新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