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極優待祖大壽,卻為何沒有重用他?

導語: 有一個人,他很奇怪,看似"投降",卻又沒有真的投降

祖大壽第一次降清時說了一段話,大概意思為:人都是要死的,國、家、自身三者同樣重要。現在我已經做到了盡忠報國,應該珍惜自己的生命了。祖大壽這段話,似乎說出了歷代投降者的心聲,有時候投降確實是一種無奈。

皇太極優待祖大壽,卻為何沒有重用他?

影視劇照:祖大壽

祖大壽第一次降清實則為"詐降",不久後他就逃回明朝,繼續抗清。十年後,祖大壽再次不幸被俘,這一次他真的投降了。皇太極不棄前嫌,依舊禮待於他。之後祖大壽雖在清朝過得不錯,卻再也沒有得到重用,這又是為何?

祖大壽的第一次投降

祖大壽雖然最後降清了,但他的骨子裡還是一個明朝人。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他並未背叛明朝。關於祖大壽對明朝是否忠心,我們可以從他第一次投降的經歷來看。

崇禎四年,祖大壽奉命修大淩河城,以此來抵禦清軍侵襲。可城才剛修一半,皇太極便派兵攻打,把大淩河城團團包圍住。祖大壽絲毫沒有準備,只得困守城中,幾次突圍皆不成功,援軍又被敵人擊退。無奈,祖大壽硬是守了大淩河城整整三個月。

彈盡糧絕之下,大淩河城中開始人吃人。祖大壽自知已是走投無路,為了不讓城中百姓、士兵受苦,選擇了開城投降。大清非常缺人才,皇太極又愛才,他對投降的明朝將領皆是禮待有加。在祖大壽困獸城中時,皇太極就不斷寫信勸祖大壽投降,如今祖大壽投降了,皇太極自然更加有待於他。

皇太極優待祖大壽,卻為何沒有重用他?

祖大壽第一次降清

祖大壽降清後,自然急於表現自己,他向皇太極獻計,說他可以帶著一支兵馬去錦州城中作內應,助清軍打下錦州城。皇太極聽後很是歡喜,就允許祖大壽去了。誰知,一去不復返。

祖大壽剛進錦州城,就殺掉了監視自己的清兵,加緊修固城防,繼續抵禦清軍。祖大壽繼續著自己的抗清事業,並堅持了整整十年,直至他再次被俘。

祖大壽的第一次投降是真真正正的"詐降",我們可以看出他對明朝的忠心。要不是彈盡糧絕,他又怎會就此投降。即使投降,祖大壽也不似洪承疇一般,嘴上喊著要為國獻身,而是趁機逃了回來,繼續抗清。

祖大壽的兒子、養子都被扣押在清朝,但為了國家,他不顧親人,毅然決然的逃了回來。若是祖大壽心中沒有明朝,他大可以安心在清朝做官,他又怎會出逃呢?所以說,祖大壽對明朝的忠心是毋庸置疑的。

祖大壽的第二次投降

時間來到了崇禎十四年,祖大壽已堅守錦州整整十年。清軍再次包圍了錦州城,祖大壽再次圍困城中。洪承疇前來支援,卻在松山被擊潰,洪承疇出乎意料的投降了。

祖大壽不知不覺中已困守城中整整一年,再次出現殺人相食的慘狀。祖大壽的軍隊也已所剩無幾,無奈之下,祖大壽再次投降。然而皇太極拋卻前嫌,依舊對他禮遇有加。

皇太極優待祖大壽,卻為何沒有重用他?

祖大壽石坊

同樣的情形再度上演,不過這次的祖大壽是真的投降了。史書中對於祖大壽的投降,並沒有太多的記錄,我們也不知道他究竟是出於何種原因選擇了投降。可能看到了明朝的大勢已去;也可能如同文章開頭所言,自己已經對明朝仁至義盡,這次也該珍惜珍惜自己的生命了。

投降後的祖大壽雖得皇太極敬重,但卻始終沒有被重用。自此之後,祖大壽彷彿銷聲匿跡。直到順治十三年,他才安然的去世。

皇太極對祖大壽懷有戒心

祖大壽第一次詐降,皇太極非但沒有怪罪他,反而不斷地寫信勸他回來。當然祖大壽並沒有接受,轉而選擇繼續與清朝抗爭。無奈祖大壽運氣實在不好,以同樣的方式再次被迫投降。

皇太極依然厚待於祖大壽,在這十年間,祖大壽雖不斷與清朝作對,皇太極也沒有為難他的家人。皇太極如此剋制自己的憤怒,去寬容接納祖大壽,那他為何不重用祖大壽呢?

祖大壽的詐降,給了皇太極狠狠的一劑教訓,他知道祖大壽表面降清,其實內心又對此事感到羞愧。祖大壽一直在清朝與明朝之間搖擺不定,這樣的人皇太極是絕對不敢把他放到戰場上的。

祖大壽若是上了戰場,隨時都有可能反叛。或又說回來,祖大壽既已沒了價值,皇太極又何必百般包容?

皇太極優待祖大壽,卻為何沒有重用他?

太極銅像

皇太極留著祖大壽自有他的考慮。祖大壽是明朝的得力戰將,若是他投降,清朝再優待於他,這肯定會吸引更多的明將前來投降。皇太極留著祖大壽,其實就相當於擺了一個吉祥物,只能用來看看而已。

祖大壽不願為清朝效命

其實,皇太極也曾給過祖大壽效力的機會,但祖大壽沒有抓住。祖大壽是吳三桂的舅舅,皇太極本想讓祖大壽寫信給吳三桂,勸他降清。祖大壽確實照著做了,卻是草草了事。吳三桂呢,自然是拒絕降清。

通過此事,我們可以看出,祖大壽雖已降清,但並不願為清朝做事,很多事情都是得過且過。祖大壽為何敷衍了事,這就要問問他的內心了。

皇太極優待祖大壽,卻為何沒有重用他?

祖大壽故居

祖大壽心裡很明白,自己降清不過是形勢所迫,當時城中已經發展到人吃人的地步,自己若是繼續困守,只會讓更多的人跟自己遭殃。自己已經為明朝盡心盡力,對得起自己的良心,接下來也該為自己的家人考慮一下了。

祖大壽的家人都在清軍手裡,若是他不投降,很難保證清軍不放過他的家人。為了家、為了自身的性命,祖大壽選擇了降清。

雖然降清,但也不能對不起自己的祖國。所以,祖大壽對很多事情都不積極,他不想再做傷害大明的事了。

結束語:祖大壽的"投降"應該另當別論,它不是從心底上真正的屈服,而是形勢所迫下的無奈,一種保全自身的做法。我們可以說,祖大壽既對得起大明,也對得起大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