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年,我要继续做一个“鸡血爸爸”

在家长圈中,“鸡”变成了一个动词,指以打鸡血的状态辅导孩子学习。

其中,最常见的是“鸡血妈妈”。

在家长圈中,“鸡”成为了一个神奇的字眼。

那些焦虑的鸡血妈妈,一听到这个敏感词,立马精神为之一振。脑海中浮现了荤鸡-语数英、素鸡-音乐美术体育编程等等等等。

猪年,我要继续做一个“鸡血爸爸”

鸡血妈妈,仿佛是一群“神”一般的存在。

我在等待Abby上课时,周围就有一群这样的妈妈。聚在一起时,讨论鸡娃仿佛可以聊个三天三夜且不重样。

但是归根结底,讨论的内容无非是两大主题:

第一:交流经验,如何鸡娃;

第二:吐槽“猪队友”。

这里的“猪队友”,自然是孩子他爸了。

来自妈妈的吐槽

从几何时,“猪队友”成为了爸爸的代名词。

猪年,我要继续做一个“鸡血爸爸”

网上,吐槽“猪队友”的段子层出不穷。

妈妈A:我在家鸡娃被孩子气得不行,想让他教育一下,他竟然说孩子要放松一下做作业的状态会更好,来一起看会电视……


妈妈B:让他在补习班接送孩子,每次都因为打游戏,成为最后一个进教室的家长,是每一次!


妈妈C:我在家吼孩子时,最理想的环境就是,他去另一个房间关起门来,不然影响我心情。


妈妈D:让他给孩子讲数学题,他讲解了一遍就说孩子理解不了就算了,美其名曰孩子还小理解力有限,长大自然会懂的……


妈妈E:我家的队友,能做好司机工作,我就心满意足了。


妈妈F:……


每次听到这些吐槽的声音,我都真是觉得难以理解,真的有那么夸张吗?

我为什么要做一个“鸡血爸爸”

我想每一个爸爸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出人头地。

有些爸爸不愿意参与孩子的教育,并不是不爱自己的孩子。

而是想继续孩子出生前舒适自由的生活状态,不想在育儿方面投入时间和精力。

猪年,我要继续做一个“鸡血爸爸”

但我一直认为,父亲对于孩子的教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甚至是不可替代的作用。

所以,对于Abby的教育,我跟Abby妈很早就做好了分工。妈妈负责辅导钢琴,爸爸负责辅导除了钢琴外的一切……

我之所以要做一名所谓的“鸡血爸爸”,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第一:发挥学科的特长

猪年,我要继续做一个“鸡血爸爸”

相比较Abby妈,我比较擅长理科。

以前在学校时,自己也是小学霸一枚(害羞)。

所以语数外这种传统科目的重任,自然落到我的肩上。

第二:减轻妈妈的负担

Abby现在每天都要练琴至少一小时,Abby妈全程陪伴。

弹得好也就算了,一旦表现不佳,少不了一顿吼。

此时再让妈妈辅导功课,必然身心俱疲,也不会有好效果。

猪年,我要继续做一个“鸡血爸爸”

如果换上爸爸登场,换一种套路,无论对于妈妈还是孩子的情绪,都可以起到缓和效果。

鸡娃的时间是宝贵的,我们的宗旨是效率至上。

第三:性格使然

从小当惯了学霸,得第一已成为理所当然。

这种情绪也影响到了对待孩子得教育上。

记得Abby一次思维启蒙班上期末考试名次排在倒数,我下课后满脑子都是如何鸡娃。

那天真是仿佛灵魂出窍了一般,走楼梯还崴了脚,拄了一个月的拐杖……

这个梗已经被身边人笑了好多回了。

但是没办法,性格使然。

爸爸鸡,容易出效果?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真正的牛蛙一般都是爸爸“鸡”出来的。

这里当然不是自卖自夸,我也有过失败的经历,我们家Abby也不算是真“牛娃”。

但我从周边人的道听途说,从育儿群的经验分享,还有辅导机构老师的介绍中发现,这个现象还是挺靠谱的。

猪年,我要继续做一个“鸡血爸爸”

这里当然不是对妈妈们的努力做出否定,我分析了一下这其中还是有些原因的。

首先,一般家庭的配置是“鸡血妈妈”+“猪队友”。

如果家里有个鸡血爸爸,很少有妈妈会成为“猪队友”。

夫妻合力,其利断金。

爸爸妈妈一起鸡,才能发挥1+1>2 的效果!

其次,爸爸能鸡,说明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孩子的遗传基因必然不会差。

请注意了,这些鸡血爸爸即使没有拿过奥数奖项,但至少也是985、211毕业的高智商学霸。

孩子的智商随父母,这也是有基因学的科学依据的。

猪年,我要继续做一个“鸡血爸爸”

此外,鸡血爸爸大多曾经是学霸,有着傲娇的学习经历,也希望让孩子复制自己的成功。

这些学霸不鸣则已,一旦投入到教育中来,不仅学习能力强,还讲究学习方法,通过各种方式鸡娃,多管齐下!

最后,就是家里的学习氛围,对孩子的熏陶很重要。

试想妈妈在鸡娃时,爸爸在打游戏或者读书,哪个对孩子的影响更好。

学霸爸爸们,必定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家里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言传身教,比吼一万遍更管用。

所以家长圈才会流传着这么一句话:“爸爸鸡才是真的鸡!”

榜样的力量

在面对要不要“鸡”的问题上,总会有很多的争论。

我之前的文章也提到过,学习是每个人成功的必经之路。

但无论是语数外还是兴趣班,都应该要做到循序渐进,讲究方法。

所以,不是不赞成鸡血,而是反对过度鸡血。

但我也知道,有些爸爸确实很忙,往往回到家孩子已经快要睡觉了,根本没有时间辅导功课。

要做一个合格的爸爸,并不是要放弃自己的事业。

其实哪怕每天放学回家,陪孩子读十几分钟的绘本,或者玩十几分钟的游戏,甚至仅仅是漫无目的的跟孩子闲聊十几分钟,对孩子的成长都十分有好处。

猪年,我要继续做一个“鸡血爸爸”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当孩子知道爸爸是个很有事业心的人,知道爸爸是个爱学习的人,潜移默化的,孩子也会跟爸爸一样,争取成为一名优秀的人。


想要交流更多育儿经验,获取更多教育资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