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经济学》:解析经济学两大思维模型——理解社会,看清时代

如何能更深刻地理解人类社会的现象与规律?

答:构建“经济学思维模型”。

本文基于罗辑思维推荐的《一课经济学》之精华,总结归纳经济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与模型,解析几个典型的经济学谬误和思维误区,让您了解经济学的学科本质掌握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

《一课经济学》:解析经济学两大思维模型——理解社会,看清时代

《一课经济学》——全球畅销半个多世纪

什么是“经济”学?

“经济”一词,最早是日本思想家福泽谕吉对英文economy一词的翻译,来源于《抱朴子·审举》中“经世济民”一说。

者,与“纬”相对,代指“规划”;者,也,也。所以——

经济学(经世济民),就是研究规划人类活动的规律,包括价值的创造、转化、实现的规律,以帮助人民提高生活水平。

经济学对社会对国家来说,都是管理者必须掌握的基础学科;而经济学对于个人来说,也是帮助认知世界运行规律、理解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甚至自我分析决策的重要思维工具

《一课经济学》:解析经济学两大思维模型——理解社会,看清时代

世界经济活动早已超出了国界——“全球经济一体化”

经济学两大基本模型

经济学的初学者或爱好者,掌握了一些因素的影响机制,最喜欢的就是“因果分析”;但是,一定要注意,如果没有两大基本模型的地基,无论多么富丽堂皇的大厦也会轰然倒塌,这两大基本模型也是《一课经济学》全书能篇26章都在讲的核心内容:

模型一:时间模型——即时影响与长远影响

简言之,就是要考虑长远影响,而不是只考虑当前短期内的影响;一些政策在短期内会明显有效果,但是长期来看却是灾难性的,这其实就是违背了经济学的最基本模型,那么无论再怎么计算分析,也是没有意义的。

中国人的历史源远流长,我们常常习惯于从长远角度考虑问题,中文里有大量的成语形容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长远利益,比如——

杀鸡取卵

”、“饮鸩止渴”、“拔苗助长

可见中国人早已看透了这种只看眼前实则损害长远的幼稚行为,而实际的经济行为中,往往并没有这么显而易见,大多数问题出现在了最优化模型上,我们往往会选择短期最优解而不是长期最优解,这种情况主要源于目光过于短浅,更合适的古语可能是:“鼠目寸光”

《一课经济学》:解析经济学两大思维模型——理解社会,看清时代

鼠目寸光的问题不在“视力”,而在于“视角”

千里眼称这种思维陷阱为“鼠目寸光陷阱”,源于对时间的视角过短

模型二:对象模型——特殊群体与所有群体

简言之,就是只考虑了特殊群体的利益,而忘记了还有其它群体的利益。比如一些政策的实施确实让某一个群体受益,却损害了其它群体的利益,我们不能只看到前者而忽视后者。

也就是毛主席常说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看见局部却忘记整体,无异于“井底之蛙”——

《一课经济学》:解析经济学两大思维模型——理解社会,看清时代

井底之蛙——局部不等于全部

千里眼称这种思维陷阱为“井底之蛙陷阱”,源于设定对象的范围过窄

破窗谬论

有这样一个场景,镇上一个孩子踢球打破了面包店的玻璃窗并跑掉了,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一课经济学》:解析经济学两大思维模型——理解社会,看清时代

有人分析了,玻璃碎了,那么就要产生修玻璃的消费,玻璃店主有钱了还会去别的商店消费,这样连锁反应下来,碎了一块玻璃却带动了无穷多的消费和工作机会,小孩打碎玻璃不仅不是坏事反而是造福社会的功臣!?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说清楚这其中的问题出在哪。其实,我们要结合上面总结出的两个思维模型考虑,就迎刃而解了。

首先要注意,如果玻璃没坏的话,修玻璃的钱原本可以用来买一套衣服的,也就是说,玻璃店的生意其实是从服装店转移过来的,这个所谓工作机会也是转移过来的,并不是创造出来的

也就是说,我们只注意到了面包店与玻璃店双方这个“特殊群体”,而没有看到那个没有机会出现的服装店主。我们只看到了两天内玻璃店的生意好了,面包店换上了新玻璃,却没有看到长期视角下,镇上永远损失了一个玻璃的价值,无论它是以何种形式损失的。

这就是“看得太近”和“看得太窄”得到的“鼠蛙之论”

战争是福谬论

其实还有很多理论都是“伪装了的破窗谬论”,比如——“战争是福论”

这些人说,因为战争的损坏使得人们需要大量的物资,会促进经济更快速发展,二战后正是这样啊!?

《一课经济学》:解析经济学两大思维模型——理解社会,看清时代

战争促进生产,所以战争是好事?

其实,跟破窗谬论一样,战争带来的损坏并没有创造需求,只是把需求从其它地方转移了过来,战争改变了产业结构,让资源发生了倾斜与重新分配而已。

破坏就是破坏,它不能产生需求也不能产生供给。

“需求”与“供给”只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而已,是从不同角度来观察同一件事物。

“生产力”与“购买力”也是同理,战争中,生产力被摧毁多少,购买力就被摧毁多少。

“创造工作机会”谬论

美国历史上经常遇到失业率攀升时就会动用资金兴建桥梁,美其名曰“创造工作机会”;“创造工作机会”这样的话也经常在媒体上看到。

《一课经济学》:解析经济学两大思维模型——理解社会,看清时代

政府造桥,真的可以创造出更多工作机会吗

这一定是好事吧,你看人家“创造”了工作机会呀!?

这其实还是一种“鼠蛙之论”。关键在于,造桥使用的资金是纳税人的税金,如果这些钱还在纳税人手中,纳税人也是还会想方设法寻找办法使用这笔钱,比如工厂就可以扩建,小商店就可以多进货等等,也就是说,工作机会没有被创造,它只是被转移到造桥上来了

对于造桥工程师和工人们,工作机会显然是增加了,但是对于没有看到的那么无法扩建的工厂,无法进货的商店呢?

除了大自然的免费馈赠之外,我们取得任何东西都是要付出代价的。

机器会减少工作机会?

一直都有一种论调,机器的诞生会导致工人下岗,会减少工作机会,因此不应该发明机器!?

《一课经济学》:解析经济学两大思维模型——理解社会,看清时代

这种论调“从短期和局部来看很有道理”呀,原本需要100名工人的生产线,现在只需要5名工程师,确实会有大量的人失业呀。

但是,一个重要的事实是,工厂管理者之所以会用机器来代替人工,必然是机器的成本更低,(成本低当然也包括效率更高、质量更高等),那么就直接带来“超额利润

”,这部分超额利润怎么用掉呢?只有三个途径:

  • 扩大生产,比如购入更多机器,生产更多产品;
  • 投资到其它行业;
  • 消费。

无论如何用掉这笔资金,都会另外增加就业机会。

机器的意义,在于提高生产力,因此是真正地创造了价值。

提高生产力 = 创造价值

机器的发明,其实也提高了工作机会的质量,从低薪到高薪,从体力到脑力;当然,机器以及近年来的人工智能,一定会在短期内使得一些人失业或转行;但是,从另一面考虑这个问题,只要我们努力学习、跟上时代,就一定能抓住机遇,成为在智能化浪潮中的升级者而不是淘汰者

总结

学习和运用经济学的基础,就是避免两大思维陷阱:“鼠目寸光”和“井底之蛙”,牢记这两个成语就足以分辨出许多经济学的谬论,也可以辨别出一些公知人物的言论的真伪,理解这两种思想模型就可以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及其背后的本质逻辑

需要说明的是,经济学不同于自然科学,没有以数学为基础的严谨推理,在模型中引入了大量的简化,而且经济学与人类的行为、政治、心理、等都有关系,所以经济学是一门很复杂的学问实际上并没有一成不变的定理或理论。比如《一课经济学》一书,其实只是一种自由主义经济学的理论而已,其中对于政府在社会资源的有效分配方面的分析并不能使人信服。所以,读书要辩证地读,不要盲目。

科技千里眼头条号,长期致力于以最易懂的讲解诠释科学技术知识,与中国所有自我教育者一同学习、理解科技、认识世界。已发布专栏包括线性代数、微积分、概率统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MATLAB、有限元、多物理场、材料科学等各个方面,抓住核心思想,提炼学科精华,重构知识体系,用生动极简的语言,极速理解理论力学学科精要,轻松掌握学科应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