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試題難度降低?教育部正式迴應,老師:要改變複習策略

3月31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佈會,解釋了高考延期一個月的原因,並就社會廣為關注的今年受疫情影響,高考試題是否降低難度這一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受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國各地都延期開學,給今年高三學生的複習迎考帶來了不利因素。雖然在延期開學期間各地均開展了“停課不停學”,但缺乏老師的面對面引導,學生網絡複習效果普遍不佳。

隨著高考日期的迫近,很多省市高三年級還未返校復課,學生和家長的迎考壓力也與日俱增。經請示國務院同意,教育部決定2020年高考延期到7月7、8兩天舉行,這也是時隔18年後,高考重歸七月舉行。

2020年高考試題難度降低?教育部正式回應,老師:要改變複習策略

對於今年高考為何延期一個月,教育部作出瞭如下解釋:

一、衛生防疫專家認為高考延期一個月舉行疫情防控風險相對更小。高考是涉及千萬考生的大規模選拔性考試,必須堅持“健康第一”,採取最穩妥、風險最小的方案,切實保障廣大考生和涉考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二是堅持“公平第一”,切實把疫情對廣大考生特別是農村和貧困地區考生複習備考的影響降到最低。高考的基本價值取向是確保公平公正。高考延期一個月舉行,可使考生有更多時間按教學計劃在校集中學習,從而最大限度地保障教育公平。

2020年高考試題難度降低?教育部正式回應,老師:要改變複習策略

今年高考之所以延期舉行,主要基於兩點考慮:第一是確保考生和涉考工作人員的生命健康安全,因為目前疫情還未完全解除,海外疫情正呈暴發之態,我國面臨持續的輸入性病例壓力;第二是出於公平原則,疫情對不同地區的影響不一樣,對不同地域的考生複習備考影響不一致,延期一個月,有利於學生進行充分複習備考,更具備公平性。

2020年高考試題難度降低?教育部正式回應,老師:要改變複習策略

有很多人猜測因疫情影響,學生普遍備考不充分,為減低學生高考心理壓力,2020年高考試題難度會有所下降。對此,教育部也作了正面回應:

2020年高考命題將以立德樹人為鮮明導向,充分體現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要求,著力加強關鍵能力考查,並綜合考慮疫情因素和考生複習備考的實際情況,在保持命題總體穩定的前提下,優化試題情境設計,增強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創新性,引導中學遵循教育規律,發展素質教育,助力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


2020年高考試題難度降低?教育部正式回應,老師:要改變複習策略

這段話還是含有很大信息量:

1、命題的指導原則不變,仍緊緊圍繞“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

2、“綜合考慮疫情因素和考生複習備考的實際情況”,這說明今年高考命題與往年有所不同,會考慮考生因疫情備考受到影響這一因素,因而試卷難度會有調整,大概率要降低試題難度;

3、“增強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創新性”意味著試卷突出基礎知識,中等難度的試題比例應該會加大。

2020年高考試題難度降低?教育部正式回應,老師:要改變複習策略

對此,我們高三考生在僅剩下的近90天的複習備考中要調整策略,著重做好以下幾點:

一、迴歸課本,強化基礎。

通常在高考試題中基礎知識的考查要佔到八層左右,所以在複習迎考的最後階段要回歸課本,查缺補漏,夯實基礎。今年高考試題理應增大基礎題,所以考生更應重視迴歸課本,強化基礎。

二、摒棄“難、怪、刁”型題。

試題一般設置10%左右的難題來區分拔尖考生,由於今年高考命題會“考慮疫情因素和考生的複習備考實際情況”,所以拔高題比例會減小,考生在複習備考中不必浪費過多時間,以免影響到迎考信心的積累。

2020年高考試題難度降低?教育部正式回應,老師:要改變複習策略

三、加強試題訓練,熟悉各類題型。

高考前的最後幾個月,一定要加強對高考模擬題的訓練。通過多做題來培養答題手感和思路,從做題中發現自己知識漏洞,熟悉各種基本題型的解題技巧。還可通過大量做題訓練來提高解題速度,培養解題信心。

高考試題難度的降低,所有考生成績會水漲船高,彼此分差縮小,更需每分必爭。高考錄取是按考分成績排名擇優錄取,所以名次是最重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