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電子垃圾的思考

關於入門手機是不是電子垃圾這個論題,我覺得可以分兩種情況來討論,所得出的答案也完全不同。

第一種情況是那種配置真的很一般的百元機。如果你是手機愛好者之類的,那這部手機你或許根本不會正眼看它,它在你眼裡就是一個電子垃圾。但在一些收入比較低或者對手機要求比較低的人的眼裡,它就是一部好手機,因為基本能滿足他們對手機的需求,換句話說,如果你只是用手機來打打電話,上個微信,看個視頻什麼的,一萬多的手機能做到的,幾百塊的手機一樣能滿足你並且你還省下了一萬。

手機其實本質就跟車和房子一樣,無分貴賤,但分層次高低。不同的職業和收入導致了不同的社會階層,不同的人消費觀念也千差萬別。收入高的買輛豪車,買個幾千萬的別墅是他的本事,也是他的自由,並且可能他買東西也只會挑高端的品牌。但在當今中國,收入一般甚至較低的人群估計可能至少也還有幾千萬,而這部分人的開銷裡給手機的預算就很少了,買部入門手機也確實情理之中。

而服務好了這至少幾千萬的市場,也是一筆不錯的生意。其實不少品牌都有入門手機的生產和銷售,服務著對應的人群,正所謂存在即合理,你肯賣,我肯買,這就行了,反正人家的目標用戶又不是對手機有要求的人,又何必吵吵鬧鬧呢?但如果某些人亂評價入門手機就是電子垃圾的話,他們也就是來搗亂的。

第上面這類人,我有一句忠告,很多自認為比手機廠商聰明的人,大抵也就這個水平了。

第二種則是一些可以被稱為“增智商,添智慧”的手機,更通俗點來說,就是覺得它配不上這個價錢。對於這類手機,電子垃圾這個稱號才是受之無愧。評價一款手機是否“增智商”,一般主要看同等價位下配置跟友商的差距,是否有文字遊戲的成分,例如標的都是4800w主攝,友商用的是索尼imx586,你用的是三星gm1,而你線下宣傳或推銷時又糊弄過去,這對於很多不懂參數的普通消費者來說就很不厚道了。又可以看友商基本同配置的情況下售價多少,自己得出一個合理價位,看這個價位跟這款手機的售價的對比來得出答案。如果跟大多數人的心理預期都相差較大,就基本預定了“增智慧”的稱號。

看到這裡,估計會有人反駁我說什麼售後,品牌的加成不算錢嗎?對不起,我這裡還真不承認。其實這類手機的價位一般是在1000-2000之間,這個區間也是手機行業貓膩最大的價位段,買這類手機的一般都是追求性價比的人群,性價比的定義就是同等價錢買到最好的產品,比的就是綜合產品力,實打實的配置可比品牌的信仰加成強多了,你品牌再強,又能彌補多少體驗上的差距呢?不過如果你堅持信仰,我也不做評價。至於售後,現在主流廠商線下店覆蓋率也比較可觀了,基本不用擔心這個問題。

真心希望以後能少點這種電子垃圾,究其原因,其實很多時候,都是看廠商想不想定個好價錢罷了,不過消費者適當提高一下辨別能力和多對比還是有必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