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群雄涿鹿,為何獨項羽一戰功成,名垂千古?

導語

秦始皇將六國統一起來,對促進中原歷史的發展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然而,自秦朝建立以來,統治者對百姓的殘酷的壓榨,逐漸導致官民矛盾的全面劣化。公元前210年10月,陳勝和吳廣揭竿而起;次年的9月,項梁、項羽和劉邦也相繼聚眾抗暴。

秦朝的百姓掀起了反壓迫的熱潮,當然,秦朝的統治者肯定不願意就此退出歷史舞臺。一場皇權和百姓的焦灼之戰就這樣拉開大幕,那些有野心的豪傑也陸續出場。

秦末群雄涿鹿,為何獨項羽一戰功成,名垂千古?

項羽

秦始皇壓迫百姓,天下百姓聚起反抗

秦始皇大量調動軍隊進行對百姓的鬥爭,盡一切可能鎮壓農民起義。最先被擊敗和殺害的是陳勝和吳廣,齊王田儋和魏王咎的武裝力量也相繼被消滅。緊接著,章邯作為秦國的將領之一,調轉矛頭撲向反秦的楚軍的主力部隊。

這場大戰最終殺死了項羽的叔叔—-項梁。由此嚴重挫敗了起義的進展。章邯打敗項梁的軍隊以後,以為楚軍的主力就此消滅了,於是他很快帶領軍隊越過黃河向北進發。

在進攻以趙歇為首領的邯鄲起義軍邯鄲,秦軍憑藉強大的攻擊力,使得趙軍被迫撤退到鉅鹿。趙歇眼看著他的食物短缺、兵力不足加上局勢動盪,他不得不派使臣到楚懷王那裡尋求幫助。

楚懷王與官員討論後決定將軍隊分為兩路進行援助:一路是由劉邦率領直到關中,另一路是由宋義大將軍、項羽二將軍和范增做軍師,帶領的軍隊北上救助趙歇。

救助趙軍的部隊進入安陽後,宋義被秦軍的氣焰嚇到了,整整停留了四十六天不敢前進。項羽痛批宋義的懦弱行為,並在一怒之下殺死了他,自己取而代之成為了大將軍。

公元前208年12月,項羽帶領這支新軍渡過漳水,在鉅鹿發起了一場氣勢磅礴的“對戰之賭”:如果輸了,他和成千上萬的楚軍將被摧毀,也將性命不保;如果他贏了,他將有機會與秦王爭奪天下。

秦末群雄涿鹿,為何獨項羽一戰功成,名垂千古?

項羽

但從當時的情況來看,項羽在這場賭博中的勝算幾率是非常的小。項羽不得不在鉅鹿面對兩支精銳的秦軍。

一支是王離率領的,這支軍隊是由當年著名將領蒙恬創立的,大約有二十萬名士兵,他們曾經擊敗了北部的匈奴,並屢次在戰爭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章邯率領另一支同等人數的隊伍,他們經歷了多次圍攻諸侯起義軍的戰爭,並鬥爭經驗非常豐富,後輩支持充足,戰鬥力一直處於提升的過程中。

面臨強敵,項羽看出破綻巧解困局

此時,項羽的自身實力這時還非常異常弱小。當時,項羽的主力部隊擁有自己的三萬多名親兵和屬於英布和蒲將軍的兩萬左右先鋒軍。除此之外,項梁去世後還有一些殘餘力量也收歸了項羽。

總的來說,他的這支隊伍中魚龍混雜,其戰鬥力令人質疑,而且指揮他們也有很大的難度。這對項羽來說是一場毫無退路又無法長久僵持的戰鬥。如果他此戰戰敗了,毫無根基的他只能徹底告別這場秦末爭霸的大舞臺。

更為糟糕的局面也是讓項羽應接不暇。他的糧草供應此時成為了一個嚴重的約束:宋義在途中的龜速行軍已經浪費了40多天的糧草儲備,而後方沒有新的糧草可以補給。

再說一下外援,也是極其孤立。儘管所有的義軍都知道天下大局在此一舉,但他們的心情非常複雜。為了保留自己的實力,他們幾乎全部採取了隔岸觀火的態度。

秦末群雄涿鹿,為何獨項羽一戰功成,名垂千古?

秦將軍王離

那麼,在這種內外交困的情況下,項羽又是如何一獨木支危樓呢?他是如何用少量雜兵擊敗比自己人數多出幾倍的精銳部隊,並找到光明前途的呢?所謂天才就是天才,項羽只是觀察了一下,細加思索便發現秦軍的弱點。

那就是秦軍的佈局有缺陷,王離將軍率大軍鐵通一樣圍住了鉅鹿,章邯則把率軍駐紮在王將軍隊伍的南邊。這兩支軍隊就像虎鉗的兩個大夾子,它們可以隨時鎖定鉅鹿附近的任何獵物。

不過老虎也有弱點,那就是在兩個大夾子之間的心臟部位。如果項羽想要獲勝,必須切斷兩個大夾子之間的聯繫,並集中精力進攻一方。

為了各個擊破秦軍的破綻,項羽馬上派遣英布的帶隊兩萬多大軍火速穿過漳水,突襲了秦軍輸送糧草的關鍵通道。

由於秦軍一方負責運送糧草,另外一方負責攻擊救助鉅鹿的起義援軍。他們看似合圍,但是相互之間其實沒做到那麼緊密地互相援助。項羽派出的兩位將軍不出意料地擊敗了守衛通道的秦軍,項羽從中看到了秦軍的關鍵弱點---運糧通道的防禦力十分薄弱。

這時,駐紮在鉅鹿北部的叛軍首領陳餘派人請項羽迅速開始戰鬥,並承諾一定會增派兵力支援。項羽欣然接受了陳餘的要求,並指點陳餘營造出拯救趙國的大聲勢來吸引王離的注意。項羽的其他主要部隊則全都渡過了河。

秦末群雄涿鹿,為何獨項羽一戰功成,名垂千古?

秦將軍章邯

背水而戰士氣勇,砸鍋鑿船項羽大勝

為了鼓勵大家決絕地去戰鬥,項羽發表了即興演講以鼓舞士氣。他帶領全軍砸碎了做飯用的鐵鍋,鑿沉了渡河的木船,僅帶上三天的乾糧就向秦軍進攻了。同仇敵愾之下,眾人均知,勝則活,敗則死,堅定了眾人的戰鬥決心。

項羽的非凡手段引起了楚國士兵的強烈戰鬥慾望:“置之死地而後生”就是來源於此。他們不僅要打敗秦軍,還必須在三天內迅速取勝,否則就無路可退。

當時,章邯和王離互為友軍同盟,對楚軍呈合抱之勢。在軍事實力上處於極大劣勢的項軍只能利用兩軍之間的狹窄通道迅速出擊,這才可能使秦軍在短時間之內被各個擊敗。因此在整場戰爭中,項羽實實在在地擺出了一招險棋,將心理戰術發揮到了極致!

楚軍很快就加入戰局並開始行動了。項羽也親自加入了主力軍,直接襲擊了運糧通道,切斷了王離的糧食和草料供應。章邯獲得情報後,立即向王離提供了軍事援助,這可正中項羽的陷阱。

秦末群雄涿鹿,為何獨項羽一戰功成,名垂千古?

項羽秦軍對陣圖

由於英布這支大軍早就按照計劃故意製造出了騷擾戰的策略混淆了秦軍的視聽,章邯打死也沒有猜中項羽這次的真實意圖,他以為對方又是在玩截草截糧的把戲,以為項羽不過是破壞糧草倉庫後便要逃走。

因此,章邯甚至沒有安排他的部下帶領援軍去營救另外一方的秦軍。沒想到,項羽這次真的是背水而戰。與前幾次交戰相比,章邯無意援救之舉決定了一場關鍵性的天下爭奪戰。這場戰爭的結果令人大跌眼鏡, 章邯大敗,不得撤退後不休整一段時間。

項羽擊退了章邯的隊伍,當即攻向了措手不及的王離。王離的秦軍此時還圍困著鉅鹿。他們正在圍城而戰的美夢中,突然遇到項羽帶兵來犯,這讓所有的秦軍都吃了一大驚,王離只好命令自己的部下蘇角將軍趕緊倉促應戰。

由於當時的秦軍兵力鬆散,項羽的陣營巧妙地實行了交錯、分割、包圍的戰術,同時項羽親自率領部隊進攻秦軍指揮中心。史料記載,項羽成功殺掉蘇角,俘虜王離,連勝九仗。

秦末群雄涿鹿,為何獨項羽一戰功成,名垂千古?

項羽

總結

眼看形勢好轉,連同陳餘等在內的其他起義軍立即加入了這浩浩蕩蕩的攻秦大反攻的行列,其他國的小諸侯們從各個地方主動出擊秦軍。鉅鹿的起義軍則從內部突圍並殺死了王離留下的所有部隊。

項羽憑藉著在鉅鹿的大勝,由此成為了群雄敬仰的霸主,正式站在了歷史大舞臺的中央,一戰功成,名垂千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