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群雄涿鹿,为何独项羽一战功成,名垂千古?

导语

秦始皇将六国统一起来,对促进中原历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然而,自秦朝建立以来,统治者对百姓的残酷的压榨,逐渐导致官民矛盾的全面劣化。公元前210年10月,陈胜和吴广揭竿而起;次年的9月,项梁、项羽和刘邦也相继聚众抗暴。

秦朝的百姓掀起了反压迫的热潮,当然,秦朝的统治者肯定不愿意就此退出历史舞台。一场皇权和百姓的焦灼之战就这样拉开大幕,那些有野心的豪杰也陆续出场。

秦末群雄涿鹿,为何独项羽一战功成,名垂千古?

项羽

秦始皇压迫百姓,天下百姓聚起反抗

秦始皇大量调动军队进行对百姓的斗争,尽一切可能镇压农民起义。最先被击败和杀害的是陈胜和吴广,齐王田儋和魏王咎的武装力量也相继被消灭。紧接着,章邯作为秦国的将领之一,调转矛头扑向反秦的楚军的主力部队。

这场大战最终杀死了项羽的叔叔—-项梁。由此严重挫败了起义的进展。章邯打败项梁的军队以后,以为楚军的主力就此消灭了,于是他很快带领军队越过黄河向北进发。

在进攻以赵歇为首领的邯郸起义军邯郸,秦军凭借强大的攻击力,使得赵军被迫撤退到巨鹿。赵歇眼看着他的食物短缺、兵力不足加上局势动荡,他不得不派使臣到楚怀王那里寻求帮助。

楚怀王与官员讨论后决定将军队分为两路进行援助:一路是由刘邦率领直到关中,另一路是由宋义大将军、项羽二将军和范增做军师,带领的军队北上救助赵歇。

救助赵军的部队进入安阳后,宋义被秦军的气焰吓到了,整整停留了四十六天不敢前进。项羽痛批宋义的懦弱行为,并在一怒之下杀死了他,自己取而代之成为了大将军。

公元前208年12月,项羽带领这支新军渡过漳水,在巨鹿发起了一场气势磅礴的“对战之赌”:如果输了,他和成千上万的楚军将被摧毁,也将性命不保;如果他赢了,他将有机会与秦王争夺天下。

秦末群雄涿鹿,为何独项羽一战功成,名垂千古?

项羽

但从当时的情况来看,项羽在这场赌博中的胜算几率是非常的小。项羽不得不在巨鹿面对两支精锐的秦军。

一支是王离率领的,这支军队是由当年著名将领蒙恬创立的,大约有二十万名士兵,他们曾经击败了北部的匈奴,并屡次在战争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章邯率领另一支同等人数的队伍,他们经历了多次围攻诸侯起义军的战争,并斗争经验非常丰富,后辈支持充足,战斗力一直处于提升的过程中。

面临强敌,项羽看出破绽巧解困局

此时,项羽的自身实力这时还非常异常弱小。当时,项羽的主力部队拥有自己的三万多名亲兵和属于英布和蒲将军的两万左右先锋军。除此之外,项梁去世后还有一些残余力量也收归了项羽。

总的来说,他的这支队伍中鱼龙混杂,其战斗力令人质疑,而且指挥他们也有很大的难度。这对项羽来说是一场毫无退路又无法长久僵持的战斗。如果他此战战败了,毫无根基的他只能彻底告别这场秦末争霸的大舞台。

更为糟糕的局面也是让项羽应接不暇。他的粮草供应此时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约束:宋义在途中的龟速行军已经浪费了40多天的粮草储备,而后方没有新的粮草可以补给。

再说一下外援,也是极其孤立。尽管所有的义军都知道天下大局在此一举,但他们的心情非常复杂。为了保留自己的实力,他们几乎全部采取了隔岸观火的态度。

秦末群雄涿鹿,为何独项羽一战功成,名垂千古?

秦将军王离

那么,在这种内外交困的情况下,项羽又是如何一独木支危楼呢?他是如何用少量杂兵击败比自己人数多出几倍的精锐部队,并找到光明前途的呢?所谓天才就是天才,项羽只是观察了一下,细加思索便发现秦军的弱点。

那就是秦军的布局有缺陷,王离将军率大军铁通一样围住了巨鹿,章邯则把率军驻扎在王将军队伍的南边。这两支军队就像虎钳的两个大夹子,它们可以随时锁定巨鹿附近的任何猎物。

不过老虎也有弱点,那就是在两个大夹子之间的心脏部位。如果项羽想要获胜,必须切断两个大夹子之间的联系,并集中精力进攻一方。

为了各个击破秦军的破绽,项羽马上派遣英布的带队两万多大军火速穿过漳水,突袭了秦军输送粮草的关键通道。

由于秦军一方负责运送粮草,另外一方负责攻击救助巨鹿的起义援军。他们看似合围,但是相互之间其实没做到那么紧密地互相援助。项羽派出的两位将军不出意料地击败了守卫通道的秦军,项羽从中看到了秦军的关键弱点---运粮通道的防御力十分薄弱。

这时,驻扎在巨鹿北部的叛军首领陈余派人请项羽迅速开始战斗,并承诺一定会增派兵力支援。项羽欣然接受了陈余的要求,并指点陈余营造出拯救赵国的大声势来吸引王离的注意。项羽的其他主要部队则全都渡过了河。

秦末群雄涿鹿,为何独项羽一战功成,名垂千古?

秦将军章邯

背水而战士气勇,砸锅凿船项羽大胜

为了鼓励大家决绝地去战斗,项羽发表了即兴演讲以鼓舞士气。他带领全军砸碎了做饭用的铁锅,凿沉了渡河的木船,仅带上三天的干粮就向秦军进攻了。同仇敌忾之下,众人均知,胜则活,败则死,坚定了众人的战斗决心。

项羽的非凡手段引起了楚国士兵的强烈战斗欲望:“置之死地而后生”就是来源于此。他们不仅要打败秦军,还必须在三天内迅速取胜,否则就无路可退。

当时,章邯和王离互为友军同盟,对楚军呈合抱之势。在军事实力上处于极大劣势的项军只能利用两军之间的狭窄通道迅速出击,这才可能使秦军在短时间之内被各个击败。因此在整场战争中,项羽实实在在地摆出了一招险棋,将心理战术发挥到了极致!

楚军很快就加入战局并开始行动了。项羽也亲自加入了主力军,直接袭击了运粮通道,切断了王离的粮食和草料供应。章邯获得情报后,立即向王离提供了军事援助,这可正中项羽的陷阱。

秦末群雄涿鹿,为何独项羽一战功成,名垂千古?

项羽秦军对阵图

由于英布这支大军早就按照计划故意制造出了骚扰战的策略混淆了秦军的视听,章邯打死也没有猜中项羽这次的真实意图,他以为对方又是在玩截草截粮的把戏,以为项羽不过是破坏粮草仓库后便要逃走。

因此,章邯甚至没有安排他的部下带领援军去营救另外一方的秦军。没想到,项羽这次真的是背水而战。与前几次交战相比,章邯无意援救之举决定了一场关键性的天下争夺战。这场战争的结果令人大跌眼镜, 章邯大败,不得撤退后不休整一段时间。

项羽击退了章邯的队伍,当即攻向了措手不及的王离。王离的秦军此时还围困着巨鹿。他们正在围城而战的美梦中,突然遇到项羽带兵来犯,这让所有的秦军都吃了一大惊,王离只好命令自己的部下苏角将军赶紧仓促应战。

由于当时的秦军兵力松散,项羽的阵营巧妙地实行了交错、分割、包围的战术,同时项羽亲自率领部队进攻秦军指挥中心。史料记载,项羽成功杀掉苏角,俘虏王离,连胜九仗。

秦末群雄涿鹿,为何独项羽一战功成,名垂千古?

项羽

总结

眼看形势好转,连同陈余等在内的其他起义军立即加入了这浩浩荡荡的攻秦大反攻的行列,其他国的小诸侯们从各个地方主动出击秦军。巨鹿的起义军则从内部突围并杀死了王离留下的所有部队。

项羽凭借着在巨鹿的大胜,由此成为了群雄敬仰的霸主,正式站在了历史大舞台的中央,一战功成,名垂千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