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超降薪困難重重,是球員貪婪,還是另有隱情?

全文約1800字,閱讀約需要6分鐘;

為什麼英超降薪目前無法達成一致?

勞方和資方的爭議焦點是什麼?

為什麼說球員最終會接受降薪?

“降薪”這個關鍵詞成為近期歐洲足壇的關鍵詞。拜仁、巴薩、尤文圖斯、馬競……許多球隊先後加入了降薪行列,一方面減輕俱樂部經濟負擔,另一方面也讓球隊有餘力保證那些工資不高的僱員能夠按時按量拿到薪水,正應了“共克時艱”這四個字。

但放到英超身上,“畫風”就變了……目前,英超球員們是否降薪還是個懸而未決的問題,沒統一方案。是因為球員摳門嗎?並非如此,曼聯全體球員表示接受將四月份減薪30%(並非長期降薪,但你可以看到球員們不是那麼在乎自己的高收入),德布勞內為首的許多球員也願意慷慨解囊,為NHS(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助一臂之力,但不是減薪。

英超降薪困難重重,是球員貪婪,還是另有隱情?

那麼,是球隊方面“獅子大開口”,降薪幅度過高?好像也不是。從各方消息看,英超俱樂部方面提出的降薪額度為30%,似乎不是什麼很難讓人接受的數字,不像巴薩和馬競那樣一砍就是七成。但是上週PFA(英格蘭職業球員協會)還是在商討之後站出來表示:談判不順利,我們對降薪提案持保留態度。

從流程上來說,如果以英超為首的所有英格蘭職業聯賽要通過一份統一的降薪方案,大概需要三方共同協商並達成一致:英超公司、英格蘭足球聯賽(EFL)和職業球員協會PFA。這三個機構分別代表了三方不同立場——英超公司代表英超聯賽以及所有英超俱樂部的利益,屬於資方;EFL代表英冠、英甲和英乙這三個低級別職業聯賽的利益,也屬於資方;PFA則是球員工會一般的存在,屬於勞方代表。說到這大家也就明白,這次降薪本質上和之前我們在NBA見過的劇情沒有本質差別,同樣是一次勞資糾紛

01

勞資雙方的分歧是什麼?

球員工會反對減薪的理由有兩個。一個是如果球員降薪可能會導致政府稅收減少——PFA給出的數據是,如果球員們在未來12個月內減薪30%,那麼減少的總工資數額在5億英鎊以上,同時也就會導致政府損失超過2億英鎊的稅收,等於間接增加醫療、公共服務等各個領域的負擔。話是沒錯,但總給人一種有些偏離焦點的感覺,球員工會明明只要代表球員立場發話就行了,怎麼還要拉上英國政府來當擋箭牌?

另一個理由則是球員們需要明確降薪的最終獲利方是誰。這個更像是球員工會乃至英格蘭各級別聯賽球員們共同的疑慮焦點。目前已經有利物浦、熱刺在內的一些英超俱樂部開始利用英國政府發佈的經濟補貼計劃,將俱樂部的一些非競技部門僱員轉為“臨時失業狀態”,由政府負責80%工資,俱樂部負責20%,以此轉嫁人力成本(利物浦已經撤回決定,並且道歉)。

英超降薪困難重重,是球員貪婪,還是另有隱情?

利物浦在官網宣佈撤回臨時解僱決定,非常抱歉

於是球員們就有想法了:我們不是不願意做出犧牲、大家一起群策群力度過難關。但既然這些部門員工的收入已經由政府買單了一大部分,俱樂部負擔已經減輕,那我們再降薪的意義是什麼?只是幫老闆省錢嗎?

從PFA的聲明來看,球員們希望瞭解他們被削減的工資到底用在了什麼地方。球員們更希望他們放棄的這部分工資能用在俱樂部的非體育部門員工身上,或者拿去支援英國的醫療和公共服務系統。為俱樂部“減壓”不是不可以,但前提是俱樂部能夠出具證明,證實球隊如果缺了我這份工資就無法正常運營下去。

明面上的矛盾焦點似乎就在這裡。資方希望一碗水端平,所有僱員一起降。勞方則對俱樂部呼籲降薪的動機表示懷疑:你們是真的這麼缺錢嗎?還是資本家想借著疫情的機會慷員工收入之慨,保自家荷包平安?

02

為什麼說球員最終會接受降薪?

勞方和資方各有各的理由,各有各的道理,眼下來看,雙方扯皮還得扯上一會。不過隨著時間推移,可以想見球員工會這邊遭受的壓力會越來越大,他們更有可能成為被迫鬆口的一方。首先,兩邊拉鋸戰打下去,小俱樂部會率先難以為繼,一旦小俱樂部遭遇困境甚至傳出破產的風聲,那麼麾下球員就唇亡齒寒,可能連工作都保不住。在大俱樂部踢球的明星球員們個個身家不菲,存款多、扛得住,但這些普通球員需要為自身飯碗去做打算,一旦這一層利害關係發揮作用,那麼PFA內部就可能出現意見分歧,無法再一致對外。

英超降薪困難重重,是球員貪婪,還是另有隱情?

曼城球員德布勞內願意捐款,但並不願意降薪,他的想法代表了一部分英超球員

其次,目前來看,來自社會各個維度的壓力,都會更多地施加到球員而非俱樂部身上。降薪已經不是一種經濟平衡手段,而是一杆“道德標尺”。英國衛生大臣漢考克,以及倫敦市長薩迪克-汗都出言表示,薪水超出一般人規格的英超球員們應當身先士卒降薪,而不是糾纏於降薪談判。

我們且不討論“道德綁架”或者是“仇富心理”這些更復雜的東西。可以看到的是,英超球員,尤其是那些高額薪金的明星球員們,正面臨著巨大、而且可能還會繼續加劇的輿論壓力。他們必須要在未來的某個時刻給出積極反饋,嘗試將事態導往能夠解決問題的方向,而不是徹底一拍兩散,讓英超陷入與當年NBA類似的“勞資泥潭”

這幾天,兩位主教練的動向很值得注意,一位是英超伯恩茅斯的主帥埃迪·豪,他自願降薪,成為英超聯賽第一位降薪的主教練;另一位是英格蘭代表隊主帥索斯蓋特,他也已經同意在疫情期間降薪,而且降薪幅度是30%——似乎挺值得玩味的一個數字。

有了輿論氛圍,有了示範效應,也許距離英超頂級球員們接受現實、同意降薪的日子,已經不會太遠了

英超降薪困難重重,是球員貪婪,還是另有隱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