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前5年,這些職業選擇的“雷區”,你知道怎麼躲開嗎?

最近向陽生涯又接到一個諮詢客戶的求助,說自己今年30歲,對自己的未來有點慌。

客戶名叫小徐,是一家互聯網公司的售後技術人員,雖然不是大廠,但工資還是挺可觀的。他告訴我們,年後復工的時候公司裁了員,他自己沒上裁員名單,但好幾個比他年紀大一些的技術人員都被裁了。

一開始小徐覺得,疫情影響,企業裁員也是沒辦法,自己留下來非常幸運,沒想到和幾個被裁的同事聊過之後,才發現自己想的太天真。

同事告訴小徐,公司裁員不是因為受疫情的影響,而是覺得他們都三十好幾了,公司需要“換一些新鮮血液進來”。

這理由聽上去挺冷酷的,但卻是現實,這也戳中了小徐心裡最隱秘的憂慮,是不是再過兩年,自己也會成為被公司勸退的一員呢?

溝通期間,小徐的一句話讓人印象特別深刻,他說:“我有時候也會想,如果能回到5年前我25歲的時候,我肯定再努力一點,省得現在擔心。”

職場前5年,這些職業選擇的“雷區”,你知道怎麼躲開嗎?


25歲,在職場是非常關鍵的一段時期,能在25歲的時候打好基礎,對整個職業生涯後續的發展是能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事實上還可以把時間的範圍更擴大一些,如果在職場的前五年,合理規劃目標,安排好時間,都會讓你的未來更輕鬆。

通常來說,初入職場的前5年處於職業生涯的探索階段,他們選定了某個工作領域,開始從事某種職業,並且開始決定當前的職業是否能成為長期發展的職業。如果適合則通過發展,進入職業生涯發展的確立階段,如果不適合則需要及時止損,重新探索。

每個人的職業生涯起點是有高低之分的,在19年的職業規劃實戰諮詢中,向陽生涯發現,超過85%的諮詢問題都是因為探索階段沒處理好

那麼工作前五年最常見的是哪些選擇問題,又有哪些應對之策呢?聽聽向陽生涯怎麼說吧。

職場前5年,這些職業選擇的“雷區”,你知道怎麼躲開嗎?


01

職業興趣:我到底喜歡什麼樣的工作?

小李是一個非常典型的頻繁跳槽的諮詢客戶,他找到向陽生涯求助的原因就是希望找到自己真正喜歡,可以長期發展下去的職業。

在他工作三年的時間裡,他起先做的是本專業相關的技術崗,後來嫌棄技術太枯燥,就轉型做了銷售,試用期還沒過,又覺得銷售要背的KPI壓力太大,於是跳槽去做了運營......就這麼兜兜轉轉,又先後試了行政、策劃,3年至少換了5份工作,卻還是找不到滿意的。

見一行愛一行,然而沒過幾個月就開始幹一行恨一行,就是小李這類人的真實寫照。頻繁跳槽的壞處不用多說,每份工作都只有零星幾個月的積累,工作經歷之間根本銜接不上,甚至連崗位的核心都還沒觸摸到,更別說能從這些經歷中得到有效的沉澱了。

很明顯,小李缺乏職業規劃,但他不是不想規劃,而是興趣太多,不知道該怎麼分辨哪些興趣是可以轉換為職業興趣的。

向陽生涯建議:

興趣可以轉變成職業嗎?能,但是不能輕易把所有興趣都變成職業,比如你喜歡唱歌,但是天生五音不全,自娛自樂還好,想成為一個音樂人未免有些太為難自己。

不過,通過興趣展現出相關的特質,其實能給人一些參考。而想要做一個職業興趣的自我評估,可以用一些測評工具,比如霍蘭德職業興趣測試,或者MBTI性格測試,這些測試在世界範圍內,都被廣泛使用,比較能直觀地展現一個人的特質。

比如霍蘭德測試中的6種興趣類型中,R型的人往往動手能力強,I型善於思考,A型藝術性強,S型樂於助人,E型富有事業心,C型井井有條,這些特質並沒有好壞之分,只要用對了地方,都能發揮所長。

如果覺得解讀出的結果和自己可能沒那麼像,也可以試試求助專業的職業規劃師,讓專業的人幫你答疑。找到合適的方向,不僅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隨著自己在專業上能力的提升,自我實現的價值感也在不斷增強,因此不會出現後勁不足的情況。

在職場的前五年,如果能迅速找到適合自己的職業,從職業生涯的探索階段順利過渡到確立階段,無疑是非常幸運的。

職場前5年,這些職業選擇的“雷區”,你知道怎麼躲開嗎?


02

工作味如嚼蠟:想改變,我能做什麼?

小琳原本計劃畢業後留在大學所在的一線城市打拼,但父母卻希望她回到家鄉發展,並託關係給她安排了一份穩定的工作。

然而工作雖然穩定,卻像一潭死水,兩年幹下來,只覺得每天味如嚼蠟,對生活也失去了熱情。有時她也會思考未來的發展,然後深深地懷疑自己:為什麼明明每天都有在辛苦工作,但還是覺得看不到未來?

像小琳這樣的諮詢客戶,嘗試改變的同時,新的疑問也會跟著冒出來:除了現在的工作我還能幹什麼?換工作真的會變得更好嗎?

向陽生涯建議:

想改變卻找不到方法,毫無疑問是非常讓人糾結的。需要重新做職業規劃,就需要重新回到職業生涯的探索階段,改變自我認知不足的現狀。

首先,通過職業規劃,需要盤點自己的興趣性格,盤點自己這些年培養了哪方面的能力,盤點有哪些可以借力的人脈資源等等,通過粗定位,可以得到一個大致的方向。

然後,需要進一步有針對性地培養自己向目標靠攏所需要的能力,增強自己的目標感和競爭力。裸辭大可不必,但工作8小時外的時間,卻是一定要好好積累和安排的。

每個人一天都只有24小時,唯一的不同就是你如何利用,有的人能把24小時過成48小時,而有的人卻只能過成1小時,還總是感嘆時間不夠用。

那些能把一天過成48小時的人,必定善於管理時間、管理自我,他們也一定獲得的更多。

正如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所說:“有偉大成就的人,向來善於自我管理。”

職場前5年,這些職業選擇的“雷區”,你知道怎麼躲開嗎?


03

搖擺不定:面對幾個選擇怎麼選才對?

常常聽說選擇大於努力的說法,不是努力不重要,而是選對了之後,你的努力才是有效的努力,才能發揮最大的作用。

尤其當你還在職場的前5年,你的職業發展路徑和工作理念都尚未定型,在這期間進行有效職業探索,能幫你在發展的十字路口,迅速找到快車道。

從第一份工作開始,職場人就一直在做選擇,是選擇高薪還是選擇興趣,是選擇安穩平淡還是冒險進取,是堅持自己的主見還是遵從別人的建議?

猶豫不決中終於做完了決定,但又會擔心自己是不是做了錯誤的選擇,耽誤自己未來的發展,開始新一輪的糾結。

向陽生涯建議:

每次遭遇職場選擇,都需要再一次梳理自己的職業規劃。做出選擇之前,你的職業價值觀就是你心底真正的聲音。

談戀愛時我們常說要三觀一致,你有你的愛好,我有我的追求,我們互相接納並陪對方做喜歡的事,一定是讓人羨慕的。但如果反過來,你看不慣我,我嫌棄你,沒法共處同一個頻道上交流,這日子真的是沒法兒過下去。

把以上的場景代入到工作中,把角色換成你和公司,甚至你和老闆,是不是也同樣道理。如果企業的價值觀是高效的,狼性的甚至996的,而你本人則是一個追求安全穩定甚至輕鬆自在的人,你們的價值觀根本不在一條線上,雙方都不滿意,就只能一拍兩散。

選擇一份工作之前,不僅僅要在技能上人職匹配,更要在價值觀上匹配,才能真正做到人盡其責,才得其用,實現個人和企業發展雙贏的效果。

時間真的不等人,特別是當你的職業生涯發展不順的時候,時間的車輪依舊滾滾向前,你在職場前5年沒想到的那些事,很可能就變成了未來的雷區,而這些都是可以提前躲開的。

從職場前5年開始,一步步做對選擇,10年後回頭再看,才有雲淡風輕,可以一笑而過的底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