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抱琵琶半遮面 ——湘西遊記之黃龍洞

來過張家界的人無不交口稱讚其山巒的獨特,所以就有了“張家界歸來不看山”的說法。但是,卻鮮有人提及張家界的另一景觀——黃龍洞。

其實,如果說張家界的山是金光燦燦的皇冠,那麼,黃龍洞就是隱於山巒暗處的明珠,它的璀璨,比之山巒,毫不遜色,甚至更勝一籌。

猶抱琵琶半遮面    ——湘西遊記之黃龍洞

於是,在一個細雨飄飛的日子裡,我們對這個中華第一洞進行了觀瞻。

首先迎接我們的乃是洞外溪中大小不一的各式水車,沿溪而建,宛若長龍,給人以恬淡的田園之感。

猶抱琵琶半遮面    ——湘西遊記之黃龍洞

越過小橋,穿過亭子,在講解員的帶領下,我們依次入得洞來。

沒走幾步,一股股寒意即絲絲縷縷地滲進皮膚,卻不覺冷,只有涼爽。洞內,稍暗,並不陰森,沒有那種令人頭皮發麻的感覺。很奇怪啊,這裡應該是極陰潮溼之地,給人的卻是平和安靜?

洞的四壁,不時有水滲出,滴落,有時會湊巧的落在你的鼻尖,髮梢,衣端,讓你訝異,給人驚喜。地面潮溼,稍不留意也會給你意外之獲。

路面,並不平坦,多是臺階。有些地方,還要注意上方,不要“鴻運當頭”,撞個大包。但洞內之廣,之闊,還是令人驚歎,無怪乎中國地質部70多位專家的考察結論會是:黃龍洞規模之多、內容之全、景色之美幾乎包攬了《洞穴學》的全部內容,是世界溶洞的“全能冠軍”。

洞中有河,且是兩條——響水河和水晶河。這一點尤其讓我興趣滿滿。能夠在暗無天日的地下河觀光遊覽,可是人生難得的體驗。雖然只有響水河短短的八百米,也足慰我那顆好奇之心了。

猶抱琵琶半遮面    ——湘西遊記之黃龍洞

隨著人流上得船來,看著那寬寬的河面,意外之極。誰能想到,在幾十米的地下,竟然流淌著這樣一個平均水深六米的河流呢?

船緩緩行進著,而奇觀皆在右側。我捨不得拿出手機去拍照,只怕錯過美麗的畫面。璀璨的燈光透射進河水裡,愈發顯得河水的深幽,洞中的神秘。

一個又一個大小不一,形態各異的石筍,石柱從我們眼前越過,那五彩的燈光使他們有種靜默孤獨的高貴。我看得貪婪,盯得入神,腦海裡除了驚歎,就是佩服!老天,你是有著怎麼樣的匠心和審美,製造出如此驚世之作?那些鐘乳石,豈是單純的石頭呢?他們簡直就是精工細作的藝術品!

小心地撩起一把水來,竟然沒有想象中的冰涼刺骨。猶記得以前在家鄉的“神仙洞”和洛陽的“雞冠洞”,那水,可是寒進了骨子裡的。而這水,也涼,卻稍顯溫和。難道,是因為黃龍在此的緣故?

我的心裡,有諸多的疑問。

幾分鐘後,船行靠岸。而我,卻覺得穿行萬年。我看到了黃龍洞的演化,生長,變幻。響水河,流淌著黃龍洞的記憶,鐘乳石,記載著黃龍洞的歷史,而那未被允許的兩千米,不知道還有什麼樣的新奇?遺憾,期待,此時全湧上心頭。

別過響水河,沿階而上。

哇,好高!眼前這種架勢,哪裡是在洞中,分明就是一座小山嗎!拉著妞妞,我們奮力向前。

轉彎,眼前瞬間開闊。

大,高就是此時我的感覺。據說,這裡就是所謂的“龍宮”,那高高在上的最大的石筍即是龍王寶座。圍繞寶座,無數根石柱、石筍似人似物,栩栩如生,彷彿在舉行盛大的朝拜儀式。而倒垂的鐘乳石,挺立的石柱,石珊瑚,在五彩燈光的照射下,異彩紛呈,令人眼花繚亂,目醉神迷。

下行,再朝上瞅,龍王寶座越發莊嚴,不容侵犯。

及至最低處,上行。左上方聳立一又細又高的石筍,它被取名“定海神針”,是黃龍洞最高的石筍,它形狀奇特,兩端粗,中間細,距洞頂僅有六米。據說它還在生長期,再有六萬年,就真的可以頂天立地了。

猶抱琵琶半遮面    ——湘西遊記之黃龍洞

好奇特,生長好緩慢的生命!此刻,對於自然,我油然而生出敬畏。站在“定海神針”下方,我默立良久。

繼續前行。

前方,一座小橋。站在上面,俯首下望,響水河靜靜流淌,一隻又一隻小船緩緩開過。此刻的黃龍洞,猶若深山狹谷,層層分明。這只是一個洞嗎?我怎麼感覺有許多呢?

猶抱琵琶半遮面    ——湘西遊記之黃龍洞

黃龍洞,並非一般的洞穴,一條道走到頭,或者只在一個平面。它應該是幾座小山,有峽谷,有峰頂,有水流,有自己的蒼穹和世界。它是立體的,是洞中洞,洞中山,山中山,山中洞,天內天。因此,它被國家旅遊局列為全國三十五個王牌景點之一,並伴隨著張家界的對外開放而蜚聲海內外。

猶抱琵琶半遮面    ——湘西遊記之黃龍洞

沿著幾乎被水漫過的石板路,我們向回走去。

水滴,仍在萬年不變地落下,石筍,依舊以緩得不能再緩的速度生長著,響水河,也在靜靜地流淌。但,變化,卻在無時無刻進行著。也許,六萬年後,“定海神針”真的可以“頂天立地”,也許,黃龍洞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不過,誰又能左右大自然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