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的兩個以武為諡號的皇帝,劉秀更配的上“武”字

古代帝王死後,朝廷根據他們的生平行為給予一種稱號以褒貶善惡為諡號。 剛彊直理曰武:剛無慾,強不屈,懷忠恕,正曲直。威彊敵德曰武:與有德者敵, 克定禍亂曰武,以兵徵,故能定。 刑民克服曰武:法以正民,能使服。 誇志多窮曰武:大志行兵,多所窮極。

漢朝有兩個以武為諡號的皇帝,分別是漢武帝劉徹和建武帝劉秀。相比於劉秀,漢武帝在人民心中的“武”字可能更為人所知,在中國絕大數人的心中,武帝這個詞已經和漢武帝緊密相連。但是相比於建武帝,在我心中劉秀比劉徹更能配得上這個武字。

漢武帝劉徹(前156年—前87年),漢景帝之子,是漢朝的第七個皇帝。漢武帝是漢景帝劉啟的第九子,漢文帝劉恆的孫子,劉邦的曾孫。他七歲時被立為太子,16歲登基,七十歲駕崩。(景帝后三年(前141)正月即帝位,後元二年(前87)二月去世,在位五十四年零一個月)54年的統治歷程。縱觀漢武帝的一生就想是一個開口向下的拋物線一樣,初登基時,雖然邊疆匈奴虎視眈眈,但是此時的漢朝的經過文景之治國庫充盈,西漢王朝的國力已蒸蒸日上,為漢武帝實現自己的雄圖大志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平臺。青壯年時期的漢武帝先平定南方閩越國的動亂。 後開始著手以軍事手段代替帶有屈辱性質的和親政策來徹底解決北方的匈奴的威脅。派名將衛青、霍去病三次大規模出擊匈奴,收河套地區,奪取河西走廊,封狼居胥,將當時漢朝的北部疆域從長城沿線推至漠北。

漢朝的兩個以武為諡號的皇帝,劉秀更配的上“武”字

漢武帝

晚年的漢武帝被自己曾經的雄才偉略衝昏了頭腦,他好大喜功,興水利,卻往往收效甚微,得不償失;他揮霍浪費,他對有功者獎賞無度,動輒數十萬金;迷信鬼神,巫蠱案致逼死皇后、太子、孫兒等等。由於漢武帝連年征戰,需要組建軍隊,就強制農民參軍,更有甚者,他為了籌備軍費,實行“鹽鐵專營”,加重了各種苛捐雜稅,致使很多百姓為了躲避這些嚴苛的政策,都不得不躲到深山老林裡去,最終,成了禍害一方的強盜、賊人。也導致漢武帝后期出現了農民起義,西漢時期的農民起義都是從他這時開始的。而且因為連年征戰,漢朝人口急速下降到他繼位初期的一半,國庫此時也消耗殆盡。在《資治通鑑》裡,司馬光將他晚年與秦始皇相比。

劉秀是漢高祖劉邦的九世孫,出自漢景帝子長沙定王劉發一脈,劉秀的先世,因遵行“推恩令”的原則而從列侯遞降。到他父親劉欽這一輩,只是濟陽縣縣令這樣的小官員了。

漢朝的兩個以武為諡號的皇帝,劉秀更配的上“武”字

與漢武帝相比劉秀更像是一個屌絲逆襲的典範,地皇三年(22年)十月,劉秀與李通從弟李軼等人從宛城起兵,史稱劉秀兄弟的兵馬為舂陵軍。更始元年(23年),西漢宗室劉玄被綠林軍的主要將領擁立為帝,建元“更始”,是為更始帝。因為對劉秀劉縯兄弟的忌憚,更始帝一直對劉秀想除之而後快,所以在昆陽之戰時派遣劉秀帶著三千兵馬對戰王莽的“百萬大軍”,但是最後劉秀取得了這場戰役的勝利並斬殺了王莽。雖然昆陽之戰劉秀取得了首功,但是劉秀的長兄大司馬劉縯在朝堂中被更始帝所殺。此時的劉秀明白如果自己再去領兵打仗,自己的下場將會和自己的兄長一樣,所以他做了一個讓人出乎意料的決定,他急忙返回宛城向劉玄謝罪,對大哥劉縯部將不私下接觸,雖然昆陽之功首推劉秀,但他不表昆陽之功,並且表示兄長犯上,自己也有過錯。更始帝本因劉縯一向不服皇威,故而殺之,見劉秀如此謙恭,反而有些自愧,畢竟劉秀兩兄弟立有大功,故劉秀不但未獲罪,反而得封武信侯。

在劉秀被封武信候後,更始帝並沒有對他真正的放下心來,為了借刀殺人除掉劉秀,更始帝派他出使河北。劉秀到河北後不久,前西漢趙繆王之子劉林即擁戴一個叫做王郎的人在邯鄲稱帝,而前西漢在河北的另一王室、廣陽王之子劉接也起兵相應劉林。 一時間,劉秀的處境頗為艱難,甚至有南返逃離河北之心,幸得上谷、漁陽兩郡的支持,尤其是上谷太守耿況之子、少年英雄耿弇,一身豪氣,對劉秀言道:“漁陽、上谷的突騎足有萬騎,發此兩郡兵馬,邯鄲根本不足慮”。劉秀高興的指著耿弇道:“是我北道主人也”。不久劉秀率軍在更始帝派來的尚書令謝躬和真定王劉楊的協助下,取得南欒之戰勝利,攻破了邯鄲,擊殺了王郎等人。值得一提的是,為了促成和真定王劉楊的聯盟,劉秀親赴真定王府,以隆重的禮儀迎娶了劉楊的外甥女——郭聖通,這也奠定了劉秀稱霸河北的基礎。此後的劉秀勵精圖治,很快便統一了河北地區。三年後開始起兵對抗更始帝,這時的更始政權不得民心,叛亂四起,政權搖搖欲墜。劉秀的軍隊勢如破竹很快便打敗了更始帝的軍隊並且俘虜了更始帝。

打敗更始帝后,隨即於建武五年起先後削平了盤踞漁陽郡的彭寵,南郡的秦豐和齊地的張步,次年又翦除了盤踞江淮的李憲、董憲和龐萌,統一了關東。後又用籠絡的手段,使關西竇融歸附。建武九年和十二年又先後平定和消滅了天水的隗囂,巴蜀的公孫述,割據安定的盧芳也於建武十六年歸附。此刻劉秀從起兵至今用了十二年的時間終於統一了全國。

縱觀兩位漢朝的武帝,建武帝更配的上這個武字,也可以稱為千古一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